• 九毛九“硬剛”胡海泉,反被指“利用明星炒作”?這波你站誰?

    最近,九毛九挺“上火”,旗下火鍋品牌“慫重慶火鍋廠”,似乎陷入了一輪又一輪的維權風波。

    總第 2785 
    餐企老板內參  戴麗芬 王盼 | 文
    干起來了!
    抄襲糾紛 相互“撕咬”

    “平白無故喜當爹,今天又多一個兒?” 6月29日,九毛九旗下火鍋品牌“慫火鍋”于官方渠道發聲。公開指責杭州火鍋品牌“灥喜鍋”抄襲自己。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胡海泉為“灥喜鍋”聯合創始人,持有44%的股權,相當于是品牌股東。


    與發聲同步的,是慫火鍋在公眾號發表圖文,列舉多個抄襲細節。比如:菜品方面,心形蒜泥油碟與大盤鮮切黃牛肉均在灥喜鍋出現;飲品方面,兩家的茶包和營銷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慫火鍋以多圖對比的方式,從Logo形象、餐廳裝修風格、擺設、口號多個維度直接“抨擊”灥喜鍋,并要求對方即刻停止抄襲行為。


    該事件在近日有了動態:灥喜鍋潮牌火鍋制造廠發布《灥喜鍋官方聲明》稱,已發送律師函,“雙方一切爭議由法院裁決”。

    更讓人感到“神反轉”的是:灥喜鍋公開對媒體表示,其認為慫火鍋還涉嫌侵犯合伙人胡海泉的肖像權。“若出現某品牌利用我司明星合伙人作為惡意炒作噱頭,以達成其深圳新店宣傳目的的行為。”


    企查查上顯示,“灥喜鍋”商標由間接持股聚匠喜鍋的廣州江泉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而明星胡海泉則持有上述公司44%的股份。聚匠喜鍋餐飲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17日,品牌首店杭州銀泰門店于2021年5月才在杭州開業,兩個時間點均晚于慫火鍋2020年8月首店開業時間。



    槍打出頭鳥

    九毛九“招惹”誰了?

    說來也怪,九毛九旗下的各個子品牌,今年頻頻出現類似糾紛。
    今年四月底,九毛九的“好大兒”——太二酸菜魚,狀告“太七酸菜魚”侵犯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在廣州市天河區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最終,法院判決,“太七酸菜魚”賠償“太二酸菜魚”30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次“硬剛”明星胡海泉的火鍋品牌,且事態一度發展到被“反咬”的地步,不禁讓人捏一把汗。

    內參君就此事聯系了慫火鍋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正在起訴階段,對方不停止侵權行為,我們會繼續依法維權。”

    針對“灥喜鍋”的公告,該負責人回應:“首先我們認為本篇聲明并未有正面回答是否抄襲的問題,而是避重就輕強行扯開話題;其次,有關惡意炒作的說法是完全不成立的。慫重慶火鍋廠是九毛九集團旗下的品牌,是我們團隊歷經兩年時間,辛苦鉆研出來的成果。我們認為明星開火鍋店更應該尊重、保護原創,履行好社會責任。”


    一面是知名餐飲品牌四處“維權”,另一面,是行業內“抄襲”之風四起。這其中,既有大IP加持的明星餐廳,也有不少蹭熱度的小作坊。

    在明星開店領域,去年就發生過鄭愷“火鳳祥”火鍋店因為裝修風格雷同,被同行指責抄襲,一度在網上引起熱議。不過,事件發生后,鄭愷迅速做出回應:如有侵權,立即整改,決不姑息。是否“抄襲”另當別論, 但這樣的回應,也表達出其對于“原創”的尊重態度。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一旦某個品牌名聲大噪,吸引而來的一定是各類“想走捷徑”的團隊。比如茶顏悅色起訴“茶顏觀色”不正當競爭,最終法院判決“茶顏觀色”敗訴;同樣,“現象級”品牌文和友也曾狀告“紋和友”商標侵權。

    內參君在企查查上搜了搜關鍵詞“察顏”,依然發現大量類似的“高仿”:察顏閱色、察顏奶茶、奈顏茶朵等……讓人不禁感慨:餐飲的“白嫖時代”已到鼎盛期?



    抄襲和反抄襲“雙雙升級 ”

    創意抄襲如何反擊?

    這一次慫火鍋與灥喜鍋的抄襲之爭,與餐飲品牌“山寨糾紛”稍有不同。

    餐飲法務官創始人侯其鋒律師告訴內參君:“餐飲行業的抄襲,主要表現形式是兩種:一種是侵犯注冊商標,另一種是不正當競爭。像這種裝飾、裝潢、特定風格的抄襲,屬于不正當競爭的范疇。具體能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最終是由法院作出裁量的。”


    比起“茶顏觀色”對“茶顏悅色”這類“赤裸裸”的抄襲,創意抄襲似乎更難界定。餐飲設計上的的相互借鑒學習,素來有之。擺盤、門頭、風格等等餐廳設計,大大小小的餐廳之間,也經常互相“走訪學習”。

    創意抄襲的界限何在?

    侯其鋒律師向內參君介紹,法律對商品裝潢的保護主要考慮兩大因素:

    • 第一,商品裝潢具有一定的顯著性,是指相應商業標識經過使用,在一定范圍內已經讓公眾可以區分商品(或服務),且指向唯一的某件商品(或服務),或者該商品與其他同類商品區別開來。

    • 第二,相關商品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商品裝潢在市場上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品。通過以上兩點將不同商品區分開來,避免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

    有的品牌擅長學習,在其他餐廳原有的設計上,結合自身特色進行創新,最終形成餐廳的特色,這是行業常態。但超出限度,就可能構成不正當的市場競爭。




    一快就“亂”
    餐飲門檻到底高了還是低了?

    今年以來,餐飲這門生意闖入了更多人的視野:一是,明星頻開餐廳;二是,資本“哄搶”餐飲項目
    這兩個現象背后,都暗示著,餐飲行業的“錢景”可觀。多方資源涌入餐飲,正在催化這個行業的生長速度,同時也可能讓這個“慢慢耕耘”的辛苦行業,被攪動得浮躁起來。
    要快速開店、快速流量變現、快速吸引資本……“唯快不破”的行業共識下,越來越多的人將“跑馬圈地”作為核心戰略。這一點,在明星餐飲領域更加明顯,畢竟,明星有強大的IP資源,開出的品牌自帶光環。在這種前提下,明星們更希望以“省力”的方式最大限度流量變現。
    尤其在火鍋、茶飲賽道,更是明星店“扎堆”,這與品類的標準化程度高有直接關系。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伴隨而來的,是內卷和同質化泛濫成災。
    但不容忽視的是,餐飲終究是一個重模式的行業,跑得再快,也要緊貼地面發展。一旦竭力追求速度,必然會導致另一個維度的失衡。
    無論灥喜鍋和慫火鍋事件終局如何,都提醒著每一個入局者,看似低門檻的餐飲行業,越需要靠內功運轉,品牌、產品、運營,缺一不可。


    輪值主編|戴麗芬     視覺|張勁影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內參視頻號矩陣推薦:
    精致餐飲更要沉淀下來做好深耕,不盲目獵奇。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掃碼關注“秦朝餐見”視頻號

    ↓ ↓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 ↓

    商務合作: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57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29日 17:03
    下一篇 2021年7月29日 17: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