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去應聘新職位時,試菜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在這個過程中,有的老板就會打著招聘的名義,借機偷師,推出同款菜品謀利。
那么在試菜過程中,如何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手藝,又能避免被偷菜呢?
本文轉自紅廚網(ID:hongcan18),作者江流。
前段時間紅廚網發布的《
騙錢又騙菜!這些招聘的套路害慘了多少廚師!
》,其中一個套路便是試菜被偷師。
文章發布后,很多廚友留言表示,被偷師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如果毫無防備就去試菜,對方只需要安排三五個人圍觀,暗自記下操作步驟,就能剽竊你的菜品。
5年前,姚國斌還是福州某酒樓的點心主管,一直在尋找跳槽升職的機會。恰好,在當地另一家大型酒樓任職的朋友,跟他說酒樓正在招點心總廚,讓他過去試菜。
朋友所在的酒樓規模很大,有2個大廳、20多個包廂,姚國斌心想:如果能在這家酒樓當上點心總廚,對自己以后的發展會大有裨益。
當然,姚國斌自己也是有底氣的,因為他有一款獨家產品——香蔥五香包,這款包子當時銷量很好,幾乎每桌必點,加之純屬自己研發,在福州算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點心。
出于對自己手藝的自信,加上又是朋友介紹,姚國斌沒有任何防備。他提前跟對方總廚溝通,開出制作包子需要用到的用料清單給到對方,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試菜。
這款包子制作分幾步,先是調制餡料,炒制餡料,放涼后拌入香蔥,然后和面、包包子、醒發,隨即入柜蒸制,需要上菜時再入油鍋炸至皮脆……整個過程姚國斌做得一絲不茍,全然沒有在意現場圍觀的四五個廚師。
試菜的效果十分不錯,總廚對他的這款產品贊不絕口,對他的創意和手法也十分滿意。但當姚國斌問起何時可以上班,總廚卻以“這幾天還有幾位過來試菜”為由,讓他回家等消息。
姚國斌回去以后左等右等,卻沒有等來任何通知。一周后,他再次登門,想詢問一下試菜結果,順便看看好友,結果還沒進到點心房,就發現這家酒樓的菜單上出現了自己的香蔥五香包了!
姚國斌立馬點了一份,吃過以后,能夠明顯感覺到味道上與自己做的還是有差別,但環顧四周,發現幾乎每桌食客都會點,這才明白自己被偷師了。
“估計就是圍觀的時候被偷偷記下配方和操作過程了,當時我也大意了,因為調料配比是非常看個人經驗的,不同分量配比,出品效果就不一樣,所以很難百分百復原,但沒想到還是被偷師了。”
事實上,點心的配方是比較難偷學的,但架不住招聘方有意安排人手圍觀,可謂防不勝防。
那么,廚師去試菜時應當如何避免被偷師呢?為此,紅廚網記者采訪了數位經驗豐富的師傅,大家都給出了一些十分實用的防偷師招數。
粵廚姜博師傅說,這招是跟自己的師父學的。他說以前和師父跑場子試菜時,師父總會讓自己帶上用了很多年的小港秤。
在試菜的過程中,師父都會用這桿小港秤去稱食材、調料。由于很少有餐廳會用港秤,即便想偷師,圍觀的廚師也只能干瞪眼。
如今姜博將師父的這個習慣保留了下來,每次試菜都是帶著小港秤,避免被偷取配比。
比如制作燕鮑翅等菜式,姜博去酒店試菜時,往往會自備提前熬好的鮑魚汁和黃燜汁,比起處理食材的步驟,醬汁的調配熬制才是高檔粵菜的核心。通過自備醬汁,試菜過程即使被再多人圍觀,也只是學到烹飪手法,而學不到核心,自然就避免了被偷師。
△姜博師傅制作的宮保蝦球,醬汁是獨家調制(受訪者供圖)
廚師老余有一手絕佳的鹵水配方,誰也不知道他的配方。每次試菜,他都會提前跟對方溝通,開采購清單給對方備料。
配方直接給到別人,老余也不擔心對方會把自己的獨門配方偷走,因為他會在采購清單上“做加法”。比如,制作獨門鹵水的鹵料只需用11種,他開采購清單時就會開23種,對方即使按照采購清單復原,也做不出他的鹵水味道。
而在試菜的時候,老余還會屏退眾人,把要用的鹵料混在一起打成渣,做成鹵料包使用,不用的就偷偷丟掉。因為每一種的量都不多,即便丟了也不會浪費。
這樣一來,自己的配方就不會泄露出去了,即使遇到想偷師的,對方也只能根據采購清單慢慢試,根本偷不到什么。
川廚劉顯春有一道經過10多年不停改良的招牌“秘制香辣蟹”,在當地餐飲圈子頗有名氣。即便如此,每次去試菜,他都會大大方方地展示這道秘制蟹的做法,絲毫不擔心會被偷師。
原因就在于,除了需要用到自己特制的紅油和香辣醬,這道蟹還十分考驗制作者對火候的把控。
劉顯春介紹,做這道蟹需要先用小火慢慢把香辣味“浸”入蟹中,而且小火炒出來蟹肉才會完整,等到收干蟹肉多余的水分后,再用大火收汁,只有這樣才能做出香辣入味的效果,否則調味只會流于表面。
這些年只要去試菜,劉顯春就會展示這款蟹,因為最核心的東西別人根本無法偷學。
東哥說,
他去試菜時,會做一些看似簡單,但其實內有竅門的菜,“只要我不說竅門在什么地方,別人光是用眼睛看是看不出來的。”
據東哥介紹,有一次他去廈門應聘頭鍋的職位,一開始的時候,對方總廚說是不用試菜,直接人過來就可以了。可沒想到人到了后,總廚卻說要試一下他的手藝。
東哥一聽,馬上知道這總廚是不懷好意,就找借口翻了翻廚房的冰箱,看看里面什么原料是沒有的,然后表示“我想做的菜,你這兒沒有那些原料,我就隨便炒個小炒吧。”
隨后,東哥便隨意抓了一些原料,開始制作。制作的時候,也是很多人過來圍觀。
做好后,圍觀的人包括總廚,每人一筷子很快就把那道菜吃光了,大家都表示炒得很香、很好吃。
可東哥沒想到的是,他的菜很快就被模仿了,而且,快得離譜。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天午飯吃經理餐時,那總廚就端著一盤同樣的菜放在桌上,向各部門經理吹噓“這是我剛研發的新菜,大家嘗嘗,很香很好吃的,這菜呀,就是要炒到這么干才夠香。”
東哥說,當時他的肺都要被氣炸了,“我還坐在這兒,他就敢這樣說,長這么大還真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
看著各部門經理你吹我捧地夾菜品嘗,在氣頭上的東哥也強忍著怒火夾了一筷子,一吃,馬上就露出了鄙視的笑容,“剛入口我就知道他模仿失敗了,他只看到了我把菜炒得夠干身,卻不知道我是怎么把菜炒香的。”
看到東哥的鄙夷笑容,那總廚也夾了一筷子,放進嘴里后,“連他自己也皺起了眉頭。”
“可能那時候他心里在想,怎么照著炒也沒那個香味呢?呵呵……”東哥說。
東哥還介紹,如果去應聘一些小場子的總廚職位,試菜時他還會帶一個電飯煲,做一道焗蔥香雞。
這道菜做法很簡單,靚雞洗凈吸水,內腔抹五香鹽,表皮燙水,抹上一層生抽,然后過油定色,在電飯煲底放入炒香過的洋蔥、香蔥、干蔥,把雞放進去,再調一個美極水,焗熟就可以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東哥做出來的雞,往往能夠比其他人做得蔥香味更濃,而且能夠滲入雞肉當中,別人做的卻沒有這樣的效果。
東哥表示:“竅門就在于我自己帶去的電飯煲,只有這種電飯煲的熱力,才能把蔥香味焗進雞肉里面。因為我試驗過很多次,用別的電飯煲,熱力過大,香味還沒滲入雞肉里,雞已經熟了,出品效果是不夠香的。所以這里面的竅門,如果我不說,看的人只能看到我是用電飯煲焗,覺得這很簡單,很容易復制,卻不知道這其中的道道。”
東哥還有一招,在接一些比較高檔或者大型的餐廳總廚職位時,會帶上兩三個助手,而開的菜單里面,會有幾道大菜。試菜的時候,東哥會把一道可以自己單獨做的大菜,拆分成幾個人一起完成,而且把比較重要的部份交給助手處理。
“因為偷師的人,大多只會關注主廚在做什么,很少去關心助手在做什么。”
“比如我做一道龍蝦球,本來我可以用滑油去處理,但我卻把它改成了蒸,而且蒸完之后,還要拿過來爐頭擺盤、打芡,打芡之后,還要入蒸柜回一下熱。”
△圖片來源:攝圖網
東哥介紹,這其中最關鍵的,就在于打芡和回熱這兩步。
“我讓一位助手去熬松露油,等我鍋里的芡汁差不多完成時,再倒進來,淋完芡后,再讓上什入蒸柜回一下熱,才能上菜。”
東哥說,如果這兩步,你不知道為什么要助手在一旁熬油、沒有留意上什回熱的手法,到你復制的時候,成品就沒有光澤、沒有香味,上桌后不夠熱,還會泄芡、出水。
要做到這一點,可以自己預制醬料帶過去試菜,可以在開采購清單時多加幾種不重要的原料釋放“煙霧彈”,讓有心偷師的人一頭霧水。
配方可以抄襲,比例可以偷學,但廚師對火候的把控、對不同菜品獨特的理解,是看一兩次試菜很難被偷學去的。
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紅廚網認為,廚師去試菜,還是要多留個心眼。不過,真正有實力的廚師是無懼偷師的,畢竟配方、步驟都是死的,廚師自身具備的手藝、經驗還有研發能力,是別人怎么都偷不了的。
? 廚師面試要試菜,試的到底是什么?
? 老師傅總結的訣竅,再也不怕老板試菜!
? 廚師試菜,你真的懂門道嗎?
紅餐網已同步入駐:
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36氪、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前瞻網、贏商網、億歐網、億邦動力、雪球網、投融界、知乎、人民智作、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微博、騰訊新聞、新浪財經、搜狐新聞、網易新聞、界面新聞、鳳凰網、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抖音號、視頻號、B站、趣頭條、UC大魚號、封面新聞、360圖書館、聯商網、商業新知、東方財富網等近40家媒體平臺,并同全國數百家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