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飲創業坑,
坑坑不一樣。
01
加盟坑
案例:“小白創業者加盟了某奶茶店,店還沒開業,品牌方就跑路了。由于之前毫無餐飲經驗,只能選擇閉店,結果整套全新的設備等都全部折舊賣掉。
分析:
項目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雖然顯得有點極端,但也反應了當下加盟的市場亂象。
小吃飲品等項目,易操作市場大投資小等特點,成為加盟的首選,但也是加盟投訴的重災區。
02 選址坑
案例一:“一位老板投資了100多萬開了一家主題的串串店,每月房租高達3萬多,卻租在了位置不好,連門頭都沒有的二樓”。
案例二:“還是餐飲小白,選在郊區的商場里開火鍋店,因為人氣太差,僅僅20多天就關門了,更夸張的是連商場沒多久也倒閉了”。
分析:
上述兩個商家雖然閉店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卻都犯了同樣的“選址錯誤”。
首先,在選址的原則中,有“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而“二樓”由于流量差,往往最不招人待見,除非是頭部品牌(或純外賣品牌)自帶流量,否則絕不可輕易選擇二樓。
而案例二中的商家雖然選擇了人流量較為集中的購物中心,自去年疫情以來,購物中心嚴重過剩,很多流量差的購物中心也“自身難保”。而該商家對選址沒有做深度研究,不然開業20太難就倒閉了。
03
房租坑
案例:“一家日料店被迫關門,是因為生意太好。房東看到生意好就開始坐地起價,續租的時房租翻倍,無力承擔高額房租,只能選擇關店”。
分析:
這樣的事情想必很多老餐飲人都有碰到過,房東看到租戶的生意就想坐地起價漲房租,或者把租戶趕走自己干,不僅僅是個人房東,購物中心的房租也是逐年上漲。
對于餐飲創業者來說需要把房租控制到合理范圍內,在簽約合同時,一定要對租金繳納方式,續租,押金等問題明確規定下來,用來約束房東,保護自身權益。
04
裝修坑
案例:“900平米的新疆菜館,裝修投入400多萬,三個月結束;投資630萬的火鍋店,僅設計費就高達20萬,直到到閉店時也沒有收回成本。
分析:
很多餐飲人對在門店裝修有著“強迫癥”,總想著在設備上,桌椅上花很多心思,但是從來不在“選址、用人、”等問題上下功夫,往往裝修三個月,營業兩個月。
餐飲作為重資產,投入大,風險高,在餐飲裝修上往往遵循“重裝飾、輕裝修”的原則,達到降低經營風險的目的。
05
設備坑
案例一:“一餐飲老板大價錢買的涮烤一體的電鍋,但卻沒有核對門店的電壓,導致電壓不夠,整套全新的設備只能當廢品甩賣”。
案例二:“上海的三個姐妹合資開了一家100平米的烘焙店,總投資300多萬,光設備就花了150萬,但開業三個月不到就閉店。
分析:
案例一種的情況不少見,很多餐飲小白創業者對餐飲設備了解較少,對于設備對電壓的要求,商電的成本,消防等要求都不大熟悉,盲目采購心儀新設備,不關注其實用性,導致后期無法轉讓。
在回收站中,不管多么精挑細選的設備,都只能當成超低價收購,餐飲回收二手設備和二手汽車行業一樣成熟,缺少規范,不易保值,流通性也很差,上萬的設備當成廢品賣都是極為普遍的事。
06
退場坑
案例:“商家經營不善要閉店,并要求限時恢復到毛坯狀態,并暗示只能選擇物業方推薦的拆除隊”。
分析:
對于大部分的餐飲小白來說,在租賃合同當中有一條隱藏條款被忽略掉,就是在退租時,對于恢復店內毛坯原始狀態是否有明確規定。創業初期,大多把關注點在房租等條款上,忽視掉“退出成本”,即便是有明確規定,很多商家對于恢復所需要花費的金額沒有概念。
小結:
創業很殘忍,而檢驗你成敗的時限,通常只有“三個月”甚至更短。后疫情的餐飲創業,面對內循環的經濟大勢,需要用新思維去看新環境,未來仍然可盼。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zhang 本文來源: 贏商網(www.winshang.com) 作者:蔡妍妍;圖:網 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餐影人書店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