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幸上市5天,股價跌回原型,是泡沫將破裂還是未來剛開始?

    圖片來源:瑞幸App

    5月17日,瑞幸咖啡登陸納斯達克,開盤25美元,較17美元的發行價上漲超50%,市值當日即達47.4億美元。

    但好景僅維持了幾天,5月21日,瑞幸咖啡股價已大跌至17.33美金,距離破發一步之遙。

    這是泡沫要破裂的跡象還是中國國產咖啡希望的開始呢?一切,等待驗證!

    瑞幸拿什么一路高歌挺進IPO

    從創立到IPO僅用了19個月的時間,瑞幸的上市之路堪稱“極速”。19個月的瑞幸被很多人奉為“創業楷模”。

    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在敲鐘現場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其表示:“IPO是公司發展的重要理程碑。”

    盡管質疑聲不斷,但瑞幸一路“高調”、“高速”地走來,繼而挺進IPO,亦有因可循。

    1、“燒錢”搶占用戶

    很多人認識瑞幸咖啡來源于“鋪天蓋地”的“小藍杯”,當張震與湯唯拿著“小藍杯”說“這一杯,誰不愛”出現在線下、線上各種場景中時,人們就已經感受到了它的來勢洶洶。

    果不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瑞幸的高額用戶補貼。瑞幸開展了一系列的首單免費、復購打折、分享有禮等活動,用于吸引新用戶與提升復購率。

    如今,瑞幸APP擁有1680萬用戶,消費咖啡的數量約9000萬杯,未來,瑞幸依然將不斷“燒錢”搶占用戶。

    2、無限場景的創新概念

    瑞幸咖啡的創立與崛起恰逢新零售風愈刮愈盛的時期。瑞幸提出了“無限場景”的新概念,即將曾經特定于咖啡廳、辦公室等地方的咖啡消費延伸至無限的場景中去,可以是家中,車站,甚至是路上,瑞幸以此強調出了咖啡的“日常感”。

    而支撐其實現無限場景的正是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新零售模式。“來”喝咖啡時,全國有超過2000家門店;“想”喝咖啡時,線上APP下單送餐上門,瑞幸欲基于新零售的“無限場景”將咖啡帶進國人的日常。

    3、資本接軌

    在上市之前,瑞幸已拿到了三筆融資。2018年7月,瑞幸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半年后,瑞幸又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今年4月,瑞幸在B輪融資基礎上,額外獲得共計1.5億美元新投資

    幾乎每半年“輸血”一次,這也是瑞幸能夠持續燒錢“請用戶喝咖啡”的強力支撐。

    4、規模效應

    曾有媒體評論瑞幸“把星巴克走了17年的路,一年走完了”,指的便是瑞幸瘋狂的擴張戰略。短短18個月的時間,瑞幸在全國的門店已超過2370家,而來到中國17年的星巴克目前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為3684家。

    2019年初,錢治亞還曾宣布,2019年瑞幸咖啡將新建門店超過2500家,總門店數量超過4500家,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規模化后,瑞幸獲得了充分的議價話語權,其邊際成本、原材料成本均大幅降低。規模效應讓瑞幸的成本得到持續優化。

    5、持續的產品優化

    輕食作為咖啡最“自然”的“拍檔”,瑞幸早在去年就將其加入了菜單,并且以五折進行“虧本”銷售。在今年,瑞幸又推出了多款茶飲新品……

    其實,在喧鬧營銷的背后,瑞幸也在追求產品的更新迭代,以滿足用戶愈發挑剔和多樣化的需求。

    上市后的瑞幸還面臨三大難題

    瑞幸招股書顯示,2018年公司凈收入8.4億元,凈虧損16.2億元;2019年截至3月31日一季度凈收入4.8億元,凈虧損5.5億元……

    錢治亞在媒體連線中表示,虧損符合預期,目前瑞幸不考慮盈利。

    按照瑞幸的戰略,將依然堅守擴張的腳步,且持續通過補貼鎖定用戶,這樣的瑞幸,上市后依然面臨諸多難題。

    1、規模化與燒錢補貼產生的資金難題

    即使錢治亞一再強調,瑞幸的補貼將持續3-5年,但上市后,人們依然紛紛猜測,股東將會“請”用戶喝多久的咖啡?持續虧損的瑞幸又能堅守多久?也正因如此,有大批網友質疑,瑞幸就是下一個ofo。

    況且,讓瑞幸面臨資金難題的還不只持續的高額補貼,還有高速擴張產生的運營成本,這些都意味著,上市后的瑞幸依然需要面對不小的資金難題。

    2、高速擴張留下的管理難題

    按照瑞幸的規劃,今年國內的總店面數量將超過星巴克。一個還未滿兩歲,一個已經擁有近20年的中國運營積累,在管理運營經驗上,瑞幸與星巴克注定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未來,面對龐大的連鎖體系,瑞幸需要擁有超強的運營把控能力,供應鏈、人才架構等也都需隨之優化,運營管理也將成為一大難題。

    3、品類優化與產品創新

    錢治亞表示:“瑞幸咖啡今后會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門店拓展,以及品牌建設和市場培育方面進行持續的大規模投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堅持高速擴張戰略,堅守品質,推進咖啡消費平權。”

    在這段講話中,除了持續的擴張戰略外,人們還注意到了瑞幸對于產品的重視。

    未來,拋卻補貼,如何利用產品本身,以及品類優化來提升復購率,才是瑞幸長遠發展的基礎步調。

    對標星巴克,瑞幸任重而道遠

    一直以來,瑞幸一直以“星巴克對手”自稱,是“蹭熱度”也好,“碰瓷營銷”也罷,在一輪又一輪的強勢轟炸下,瑞幸與星巴克已經產生了“捆綁”。

    那么,對標星巴克,瑞幸到底還有多遠的路要走呢?

    1、咖啡文化的全面覺醒

    錢治亞曾經在宣傳中“辟謠”,咖啡是一種健康飲品。顯然,相較于西方國家,國人的咖啡消費意識并未完全養成,咖啡飲用習慣也未被普及開來。

    我們看到,瑞幸一再強調“日常感”,強調“咖啡不是一種奢侈品”,以及它的健康性,目的便是為了提升人們的咖啡消費意識。

    所以,瑞幸的發展還將伴隨著國內咖啡文化的全面覺醒,顯然,這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2、從售賣產品到售賣品牌

    日前,星巴克的貓爪杯被炒到千元以上,很多網友對此表示不能理解,其實,除卻炒作因素外,網友們還忽略了星巴克品牌本身所產生的溢價空間。

    對于很多熱衷粉來說,他們買的不是貓爪杯,而是“星巴克”的貓爪杯。從售賣產品價值到售賣品牌價值,當下瑞幸品牌還不足以收割忠實粉,所謂的售賣品牌價值也便無從談起。

    3、從中國品牌到國際品牌

    當下,瑞幸的目標是要做“中國版的星巴克”。未來,當瑞幸就是“中國的瑞幸”,無需借助任何其他的標簽,當瑞幸不只在國內市場做得風風火火,在國際市場上也獲得一定的話語權時,瑞幸才真正實現了從中國品牌到國際品牌的蛻變。

    參某說

    一邊擴張,一邊虧損;一邊虧損,一邊補貼……一旦停止補貼,能否保持相當的用戶活躍度與復購率,還是未知數。所以,也無怪會產生大量質疑的聲音。

    不過,在質疑的背后,瑞幸所做出的努力也不容忽視。從營銷到產品,從模式優化到渠道完善,瑞幸也在不斷成長,也在不斷蓄力以持續保持競爭力。

    與此同時,值得一提的還有,瑞幸的成功上市,也讓很多創業人士看到了中國咖啡市場的希望,是以,“瑞幸現象”也不失為對國內咖啡市場的一種鼓勵。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飲品報 | 作者:大箏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大申利生煎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云味館蠔門九式胡桃里|丸龜制面|西貝

    石客照明|熊貓設計新餐飲創新營銷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掃碼立即報名↑↑↑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寒斌:16620780467

    微信號:Media-PR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1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5月22日 20:30
    下一篇 2019年5月22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