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播報
美團點評上市
高光時刻還是僅為起點?
9月20日,期待許久的美團終于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港交所在完成上市制度改革后第二家同股不同權公司。
開盤價報72.9港元,較發行價格69港元升5.65%。
美團IPO此次在香港計劃發售4.8億股股份,其中在香港公開發售有0.24億股,僅占IPO擬發售總數的5%,發售總數的95%,即4.56億股留給了基石投資者、投資機構及專業人士。此前新聞報道,美團一直試圖找尋550億美元左右的企業估值,在上市前一日,美團公布了發售價及配發結果公告,每股發售定價為69港元,也就是說美團的最終估值定價為534億美元。
公開認購部分獲得約1.5倍認購,相當于超額認購約0.5倍,不知道是否由于連續幾年虧損影響了散戶信心,相比同是在港股同股不同權上市的小米超10倍的認購盛況還是有些差距的。現有股東騰訊持股比例達20.14%,成為第一大股東,王興占股達11.44%,紅杉資本持股比例11.43%,騰訊、紅杉資本、老虎基金、今日資本等都在今天與美團一同成為贏家。
艾瑞網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了美團此前的融資過程。
從19日美團點評暗盤數據顯示,市場還是報以相當信心的,開市價報69.2港元,收盤報71.5港元,較招股價漲3.62%。(注:暗盤交易即買賣雙方進行匿名配對,買賣盤價與報價人的身份不向公眾披露,不經過香港交易所,而是通過券商自行設立的內部系統進行報價撮合,交易時間一般為新股正式上市日前一個交易日下午4時15分至6時30分。)美團此次也有李嘉誠、劉鑾鴻和鄭志剛等大佬認購,助力美團在國際配售部分挽尊不少。
據騰訊新聞摘取香港知名股評家潘鐵珊的撰文顯示,騰訊的加持可助力美團發揮資源優勢,在外賣這一低毛利但高頻、剛需的領域做到市場規模第一,相比于追求短期利潤,美團更著眼于長期價值,取得絕對的入口流量優勢。
美團在招股書中寫道:“我們的使命是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Eat better,live better!)。”看似質樸的愿景卻基本涵蓋了每個人日常的一切行為。
2017年,在美團點評平臺上完成交易數超過58億件,交易金額共計3570億人民幣,同時為全中國超過2800個市縣的3.1億交易用戶和440萬活躍商家提供了相關服務。
根據艾瑞報告顯示,美團點評是2017年全球最大的餐飲外賣服務提供商以及中國最大的到店餐飲服務平臺。
王興被很多人評價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充滿野心的人,他不是想著如何掙更多的錢,做的更多的是站在競品方的角度替他們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能夠打敗美團,從而完善自我的產品。他認為只要創業企業能保持高速增長,所有的問題都至少在短期內能夠被容忍,被掩蓋,或者不會爆發,“可能很多問題當時是個問題,你長大十倍、百倍之后它就不是問題了,甚至不需要解決它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在美團點評上市當日,紅杉資本合伙人沈南鵬發布公開信表示,感謝王興和張濤等人,并稱“這可能是我們十幾年投資歷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經歷百團、千團大戰,O2O一撥撥企業的跌宕起伏后,美團一直在不斷拓展新的本地生活領域。”
國內移動互聯網的格局在幾年間發生了劇變,美團和點評棋逢對手,最終又握手言和,美團把紅杉當作并肩作戰的戰友,紅杉也一路支持美團,參與了他們的每一輪融資,“美團為全球服務業電子商務貢獻了新的商業模式,可以說是近十年移動互聯網在中國飛速發展的最佳實踐之一”。
這期間的戰爭和劇變持續了7、8年之久。
2011年的中國互聯網網民們正在為一個叫“團購”的新鮮事物感到興奮不已。霎時間出現了5000余家團購網站,這段時間也被業內稱作“千團大戰”,拉手網、大眾點評團、美團網、窩窩網、糯米團……都盼望著能在亂世中成為最后佇立的那個梟雄。
或許也是從這個時刻開始,中國互聯網開始進入到一種略微有點畸形的形態——補貼戰。
做團購的、做網約車的紛紛擲下重金砸向用戶,砸出市場,這種無序的競爭模式直接拖垮了沒有雄厚資金支撐的中小型企業,但資本市場卻嗅到了血的味道,加碼助力,O2O戰場就此打開。
美團很快的從 1 vs 4999 走到了 1 vs 1,彼時站在它對面的只有大眾點評一個身影,但在2015年的金秋,他們從對立面走到了同一陣營,美團與大眾點評正式宣布合并,統稱“新美大”,而這個時期以后的美團也跨入了另一個戰場。
2012年底的美團實現了首次的盈虧平衡,如何帶領企業進入到一個新的良性軌道中成為重點問題,彼時的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決定重新組建一個產品部,專做外賣。
當時的餓了么已經做掉了大半的外賣市場,也已經順利拿下C輪融資,但憑著果敢的決判,美團認為外賣市場的規模未來一定會超越團購市場,并且將快速擴張,美團在各城市設立了外賣團隊與之配合,同一時期美團的酒店業務也開啟了。據美團方面公開事財務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7年,美團營業收入分別為40億元、130億元和339億元,同比增長223.2%和161.2%。其中餐飲外賣占據主導地位,占公司年度收益的60%左右,尤其是2015年至2017年,美團點評的餐飲外賣營業收入發展迅速,分別達到了18億、53億和210億元。同一時期下,到店及酒旅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了38億、71億和109億。
美團=亞馬遜?
美團傳出上市消息以來,一直低調行事,謹少有對外公開活動,此前美團大肆宣揚“美團打車”新業務,并喊話拿下一半以上市場份額,但在新業務上線后不久就進入到提交招股事和籌備上市相關事宜階段,而網約車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北京開城蓄勢許久卻杳無音訊,美團在更新招股書中表示,基于目前的市場情況,預期不會進一步拓展美團打車項目。
不得不令人對美團的新業務感到擔憂。
打車業務被視作最難取得高地,滴滴“獨斷專行”的霸主地位穩固已久,極少有相當背景的企業敢于切入,美團的高調入局確實為出行市場帶來一針興奮劑。
收購摩拜單車也是美團一項在情理之中又令人感到突然的舉動。在收購成功后,《財經》記者采訪王興時他回答道,“接摩拜是要很大決心的,單車是比外賣、網約車更累更重的業務,而且看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Uber現任CEO科斯羅沙曾公開表達為何優步選擇從出行領域擴展到外賣行業,并對外賣行業給予厚望,他認為外賣這一個品類所蘊含的商機是非常巨大,優步的估值一度超過600億美元,這家公司必須要找到增長足夠迅速的業務來證明自己,而外賣恰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雖然業內一直對美團的“業務邊界”有所質疑,但事實上,美團點評的商業定位非常清晰。
王興將美團點評稱作是服務領域的亞馬遜,致力于要成為一個“food+platform”的超級平臺,覆蓋整個“online-offline”的消費周期,吃喝玩樂是明顯的高頻和剛需消費,美團點評旗下的三款主要產品美團、美團外賣和大眾點評相互導流,為美團構建起一套絕對高流量高頻率高留存率的商業生態圈。數據顯示,2017年,美團點評82%的交易額來自于2016年的重復用戶,且2010-2013年的早期活躍用戶中,至2017年的留存率仍為50.4%。
亞馬遜也正是靠著當初來自于當初背靠圖書業務從而建立起一套優質的基礎設施,隨即進軍其他領域,科斯羅沙認為,未來的企業模式也將會是這樣。
上市前遇老對手
一同陪伴美團從千團大戰走過來的還有餓了么和百度外賣。
原本是三分天下的局面,被百度外賣委身餓了么打破僵局,雙寡頭格局沒穩固多久,餓了么又投奔口碑的懷抱。
而口碑是阿里的嫡子,隨后口碑聯手餓了么對美團開展了追擊攻勢。
美團之于阿里更像是錯過之后的反擊,美團創始人王興在接受《財經》采訪時曾經透露過當年在美團點評合并后去拜訪馬云的細節,他希望能夠同時獲得阿里和騰訊的支持,但被阿里全盤否定:我們可以投你,10億美元也可以,20億美元也可以,但你不能再要騰訊的錢。
現在回過頭看這段小插曲,似乎也不難理解阿里急于將餓了么收入麾下,花大手筆重捧口碑網的原因。既然直接收購行不通,扶持一個直接對手要比重新培養劃算的多。
從去年雙十一開始借用支付寶為口碑鋪路,到今年88節更是直接拉入了餓了么成為淘寶超級會員的一份子,兩者在阿里新零售業務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口碑能夠帶來線下商家的完整銷售體系和支付數據,餓了么則擁有強大的配送能力與本地生活服務資源,兩者相互作用,打通線上線下,為阿里新零售的各條戰線不斷輸力。
就在上個月23日美團爆出通過上市聆訊的消息后不久,阿里最新的財報顯示,阿里巴巴設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將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旗艦公司,持有餓了么和口碑兩大業務,并已獲得超過30億美元投資承諾,此后餓了么的外賣服務和口碑的到店消費將形成更緊密的協同。
阿里近幾年的業務重點布局在新零售,盒馬鮮生的優異表現和加緊與傳統零售巨頭的合作,都讓阿里逐漸掌握在新零售領域的話語權。
美團也將新零售劃分在自己的業務版圖里,業內對美團最常用的一句評價就是“謎一般的業務邊界延伸”。美團點評在2017年下半年時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把外賣、打車等業務納入到新美大打車與新零售事業部;點評業務與到店業務合并到“到店事業群”——這與阿里的新零售四路大軍計劃穩穩地對應上了。
據悉,阿里的新控股公司CEO將由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兼任,而張勇則是前段時間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宣布一年后退休角棒繼承阿里董事局主席之位的人選,可見阿里對新零售業務也是傾注了相當心血。成立新公司后的餓了么和口碑會繼續保持獨立運營,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分進合力,加速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升級。
此前艾瑞網曾梳理過TMD投資版圖,其中有詳細的記錄了美團所有公開對外投資業務,能夠很明顯的看出生活服務和新零售是美團的投資之重。
美團的外賣業務目前依然處于虧損階段,而毛利率高的部分也是來自到店及酒旅,再加上老對手的貼身肉搏,未來外賣行業的競爭格局將進一步白熱化,有證券分析師認為美團上市后短期內盈利可能性不太樂觀。
結語
今年3月4日,王興在微博上轉發了自己8年前發的一條微博:Every timeyou spend money,you are casting a vote for what kind of world you want。
在當年千團大戰的時候,王興或許并沒有想到,多年后的敲鐘上市,會有如此多的文章媒體在記錄這個時刻的輝煌,還不到40歲的王興創辦了國內獨一無二商業模式的企業,而那些被刻意描繪的創業史和人物傳記也為他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然而這一刻的鐘聲這會是美團最高光時刻么?
還是,只是它另一個高峰期的起點。
(文:王鑫 來源:艾瑞網)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