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成餐飲商家表示不會提供小份菜;陸正耀“趣小面”改名“趣巴渝”

    份菜難度高,七成餐飲商家表示不會提供; 運營3月,陸正耀“趣小面”改名“趣巴渝”。詳情請看紅餐網《每日餐訊》

    △點擊查看《每日餐訊》視頻播報

    小份菜難度高,

    七成餐飲商家表示不會提供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行動方案》,其中提到鼓勵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主動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主動提供“小份菜”“小份飯”等服務,在菜單或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的展示頁面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分量、規格或者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

    對此,南都民調中心社會調查與公共輿情研究課題組實地走訪并測評廣州市內36家餐館,同時線上測評這些餐館的美團點餐頁面,包括酒樓、茶餐廳、粉面粥店、火鍋店等。

    測評發現,多數商家在顧客點餐時會主動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也多在網絡點餐頁面標注餐品分量、可供食用人數等,但所測評的餐館中僅有10家供應小份飯菜,兩家正在考慮,近七成商家明確表示不會提供。談及原因,成本利潤、標配分量、餐品本就小份或食材不適宜小份等均是商家的主要考慮。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參與測評的業內人士透露,對于線下餐廳來說,制作小份菜會加大后廚工作量以及各類燃氣和食材用料成本,而小份菜如果定價為半價的話,利潤會少,但比半價高的話,顧客點單意愿不高。

    其次,有些菜式、分量都是總部在成本和市場考慮下統一制定的,并形成固定標準,難以做成小份菜、小份飯。另外,還有一些售賣的菜品原本分量就小或是食材不適宜制作小份。

    由此可見,對于無需現場制作的普通快餐店可能會更適合小份菜,但對于現制的線下餐廳操作起來難度較大。因此,未來餐飲行業如何更好地減少浪費,還需繼續探索。

     

    運營3月,陸正耀“趣小面”改名“趣巴渝”

     

    據Tech星球消息,11月5日,正式運營還不到3個月,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最新的創業項目“趣小面”正式改名為“趣巴渝”。據公開信息顯示,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10月18日申請了“趣巴渝”商標,目前,該商標正在等待審查過程中。根據趣小面小程序顯示,趣小面在全國共有13家店鋪營業,14家店鋪顯示休息中。

    據悉,陸正耀在財務造假風波過后離開瑞幸,于今年六月正式注冊餐飲品牌“趣小面”,并且積極尋求融資。此前有媒體報道,趣小面關聯公司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企業注冊資本從1000萬元人民幣變更為1.98億元人民幣,增幅約1887%。但,目前來看,發展情況似乎并不太樂觀。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業內人士分析,趣小面從項目籌備到真正開業,只用了3個月時間。或許是缺乏對市場的認知,趣小面在過去3個月中并沒有像當初瑞幸咖啡一樣迅速打開市場。用戶對趣小面的評價也沒有像瑞幸咖啡一樣高。

    如今,“趣小面”改名是否意味著該品牌已面臨經營不善,或是有其它更大的品類拓展,我們持續關注。

    不得設置低消!

    北京市餐飲反食品浪費行為規范發布

     

    據中新社消息,近日,《北京市餐飲反食品浪費行為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正式發布。此《規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北京市反食品浪費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北京市制止餐飲浪費有關工作要求,由北京市相關餐飲單位和行業協會等共同參與,經專家組質詢、討論和審查評議,一致同意通過評審,并發布實施。

     

    《規范》提出,餐飲服務經營者可采取多種方式在大廳、包間(廂)、餐桌等餐飲場所的醒目位置清晰顯示反食品浪費信息,菜單上有適量點餐、理性消費的溫馨提醒;鼓勵設置專門的文明用餐勸導員,對明顯過量點餐、取餐的行為進行提醒、勸導。

     


    圖片來源:攝圖網

    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明示服務項目及其收費標準,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額,不得誘導、誤導或者迫使消費者超量點餐;鼓勵對實施“光盤行動”的消費者給予獎勵或者優惠。

     

    外賣服務平臺應當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推廣小分量、多規格餐品或者可選套餐;同時,餐飲經營者應當使用符合標準的餐盒、餐袋和保溫、清潔的配送容器,提供外賣服務時宜使用可降解綠色包裝材料,避免過度使用一次性餐具。

     

    據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規范》作為團體標準,屬于行業推薦性自律規范,旨在通過明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具體規范和要求,促進餐飲企業減少浪費、降本增效,引導消費者文明、健康、理性消費,遏制餐飲消費環節浪費。

     

    韓國餐飲業現“用工荒”!

    逾七成商家招工難

      

    據界面新聞消息,韓國《亞洲日報》近日報道稱,據韓國餐飲產業研究院公布的“餐飲行業人力難及可用人才不足問題”報告書,近四分之三的餐飲業店主認為招工難問題日益顯現。該結果為此機構于9月面向207家餐飲業店主進行問卷調查所得出。

     

    據該調查顯示,74.9%的受訪者認為餐飲行業人力短缺現象正在加重,認為招聘難問題得到改善或沒有變化的受訪者僅占到4.8%和20.3%。從餐飲類型來看,中餐、日餐、西餐等外國餐飲店勞動力短缺問題最為嚴重,占比達到80%;其后為韓餐(77.7%)、披薩炸雞及紫菜包飯等其他簡易便餐店(53.6%)。

     


    圖片來源:攝圖網

    調查還顯示,餐飲店主普遍認為招聘外國人員工的難度要高于招聘韓國員工。理由主要是,招聘外國員工手續較為復雜,以及新冠疫情的暴發使得外國勞動者出入境受到限制。

     

    據此前媒體消息,中國國內的餐飲業近年來也處于招工難、留人難的窘境之中,其原因不僅是疫情造成行業人才流失,更多是餐飲行業本身工作性質對年輕人有挑戰,以及對人才的培養和管理缺乏標準、有效的激勵機制。

     

    如何才能解決“人才荒”的問題,可能是全球餐飲行業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外賣垃圾怎么解決?

    “共享餐具”概念引關注

     

    據廣州日報11月8日消息,近日,獲得“廣州高校垃圾分類治理創意大賽”外賣餐具治理組金獎的廣州大學參賽學生在校園內組織校園分享會,詳解獲獎作品共享餐具的概念,并與業內人士探討智慧方案可行性,以求進一步擴大方案推行的覆蓋范圍。

     

    據悉,該項目具體操作設想是,將植入了芯片的餐盒從中央消毒工廠消毒、性能檢測后配送至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發往各個商家,商家裝好食物后由外賣小哥放入共享智能餐柜,用戶食用完畢后送回共享智能餐柜,外賣小哥取出送回中央消毒工廠,工廠進行廚余垃圾的回收以及餐具消毒檢測程序。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目前,該項目指導老師團隊正在商談快遞餐盒的芯片植入和整個產業鏈的建設問題。若是落地成功,廣州市的餐飲和外賣平臺將首先迎來非常有意義的一次餐具革新。

     

    項目創始人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研發一次性替代材料不是解決外賣垃圾問題的最佳方案,而應當是探索更加完善的可循環的工作體系。近年來,環保型經濟成為政府和民眾關注的熱點話題,餐飲行業在將來的發展中勢必也會分享到各項環保舉措的成果,以及環保經濟發展的紅利。

    注:本文由紅餐網整合自南方都市報、Tech星球、中新社、界面新聞、廣州日報公開信息。如需轉載,請標明來源。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整編 | 紅餐網_阿   真

    出鏡 | 紅餐網_鄧海藍
    剪輯 | 紅餐網_永   亮



    延伸閱讀



    ?鄭州封控區、西寧全市餐飲店暫停堂食

    ?“老鄉雞”也要上市了?

    ?商務部:生活物資完全有保障

    ?餐廳服務員上榜人社部公布“最缺工種”

    紅餐網已同步入駐: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36氪、虎嗅網、21財經、鈦媒體、前瞻網、贏商網、億歐網、億邦動力、雪球網、投融界、知乎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微博、騰訊新聞、新浪財經、搜狐新聞、網易新聞、界面新聞、鳳凰網、一點資訊、天天快報、抖音號、視頻號、B站、UC大魚號、封面新聞、360圖書館、聯商網、商業新知、東方財富網等近40家媒體平臺,并同全國數百家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ango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46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8日 17:03
    下一篇 2021年11月8日 17: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