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高鐵奶茶上線”與“高鐵奶茶被吐槽不如1塊錢的香飄飄”兩個話題同時登上微博熱搜。
話題源于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動車組餐飲公司近日推出了高鐵奶茶,奶茶也有個很文藝的名字,叫“那個女孩”。
但價格為26元的“那個女孩”,價格比市場上大部分同類產品更高,但口感體驗上并沒有“說服”消費者。有網友表示,“26塊奶茶的味道,還不如香飄飄一塊一包的茶包”……
盡管只是網絡的吐槽,但有業內人士指出:
“消費升級背景下,消費者對產品品質和性價比也會有更高的要求,這是需要產品提供方重點去關注的。”
或者,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思考,在以奶茶為代表地新式茶飲市場熱鬧喧囂的背后,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到底是什么?又該如何理解市場對比高鐵奶茶和香飄飄價格背后的消費邏輯?
“口紅效應”是指因經濟蕭條而導致口紅熱賣的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在美國,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
收入環境差的時候,人們的消費就會轉向購買廉價奢侈品。口紅雖非生活必需品,卻兼具廉價和粉飾的作用,能給消費者帶來心理慰藉。
而在如今的中國的社會生態里,靠“磕”奶茶給自己的生活補充甜分的“年輕人奶茶文化”無疑是一種“口紅效應”:價格較低、有心理慰藉作用、與同價位消費品相比安慰作用更強。
因此,
消費者消費的并不僅僅是單純一杯奶茶。它象征著一種活力體驗,代表著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是一種能夠“低成本地收獲快樂”的方式之一。
從商業角度而言,以奶茶為代表地新式茶飲市場前景十分可觀,吸引鐵路部門入局也是理所當然。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此前發布的《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中,預計2023年新茶飲市場收入規模有望達到1428億元。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
考慮到高鐵上特殊環境的因素,產品可以有一定溢價,但溢價跟品質之間要相符、都要維持在消費者內心可以接受的幅度范圍內
。如果價格合理且產品口味、口感得到保證,那么消費者購買率會很高,且屬于長期忠誠性消費,畢竟高鐵上可有的選擇有限;但如果消費者承受了這部分產品溢價,卻沒能獲得預期品質的產品,那么高鐵奶茶業務便不具備足夠的競爭力。
或者,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理解成為,奶茶消費仍然離不開“性價比”。
從網民吐槽“高鐵奶茶”的評論中可以看出,經濟下行正在改變國民的消費習慣,所謂的“城市中產”也開始對商品價格敏感,同樣的產品轉而求其次,品牌知名度、設計方面不再是第一購買決策要素,反而是有價格優勢的品牌更受歡迎。
事實上,疫情讓浮躁的市場進入了冷靜期,“新勢力”正在快速崛起,“老品牌”自我重塑,龐大的下沉市場將成為食品飲料企業的新賽道,行業發展將迎來新拐點。
這是個人人都在講“市場下沉”的時代,商業大佬們早已看得明明白白:
大城市市場日趨飽和、互聯網流量紅利衰退,未來的市場增量已經開始逐漸轉移。
公開數據顯示,未來十年,中國城市家庭消費中產階級及以上占比將于2022年達到81%,成為中國消費升級的最主要貢獻。其中,三四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將成為未來占比增長最快的群體。
據Quest Mobile下沉市場報告顯示:下沉市場用戶規模超過6億,占比超過一半。下沉市場的潛力可觀,讓新式茶飲品牌們也不斷在下探,例如喜茶推出三、四線品牌喜小茶,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等也在該市場上開了連鎖茶飲品牌。
美團數據顯示,一線城市茶飲店數量近兩年增長遠不及其他低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新式茶飲店比兩年前增加了138%。相較已趨于飽和的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匯聚“小鎮青年”的下沉市場具備消費潛力。
而來自線下“奶茶大王”香飄飄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累計賣出奶茶超過130億杯,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下沉市場,這也讓香飄飄始終保持著杯裝奶茶行業內領先地位。同時,在渠道下沉的過程中,涌現出了一些成功的樣板市場。例如安徽渦陽縣的一個縣級經銷商,一年的奶茶銷售額就高達數千萬。
或許,對于下沉市場用戶而言,低至5到10元一杯的喜小茶或蜜雪冰城,可能都沒有3元一杯的香飄飄實惠。因此,下沉市場是香飄飄近年來的發力點之一。
菁財資本投資人曾分析道,由于全國消費水平的不平均,一二線城市與三四五線正經歷消費升級的不同階段。三四五線城市仍在升級的初級階段,在經歷升級之后,性價比仍是王道,消費者對于一些商品的態度終歸佛性。
因此在這一議題上,就目前而言,“性價比”依然是當下不少消費者繞不過去的標簽,所以,26元的“高鐵奶茶”注定了會接受到來自消費者更為嚴苛的消費審視。
其實,從消費者心態分析,消費者對價格肯定是有感知的,但好的產品永遠不用擔心沒市場,消費者在意的是產品價格是否提供了相匹配的價值。
“比如26元一杯的奶茶,如果給到的是普通奶茶粉沖泡出來的口感,那消費者很可能會選擇直接買好速沖奶茶產品帶入車廂。”有網友如此評論到。
聲明:
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伊利股份三季報“超預期”:前三季度凈利近80億超去年全年 養元、露露、可口可樂、東鵬飲料等18家企業的三季報披露:8家雙增5家雙降 百事、海天、洽洽等食品巨頭先后提價,全球“漲聲一片”將給市場帶來什么影響?
從創新到創“心”,今麥郎引領方便面市場創新“新范式”
瞄準健身運動人群!洽洽小黃袋要“keep”新增量市場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