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用這桶醬湯,牛大骨筋道入味,日售百余根!6款大骨頭,客人搶著點


    大骨頭菜一直是
    各家餐廳的“硬貨”
    就連“西貝”近兩年
    也在不斷更新菜單
    新增羊棒骨、牛棒骨、羊蝎子等
    限量銷售、去晚了只能等下次
    大骨頭為何如此暢銷
    小微覺得不僅僅是味道好
    最重要的是有
    大口吃肉的氛圍感
    今天,小微就給大家
    介紹6道大骨頭菜
    豬棒骨先用北方醬料腌
    再入川式辣鹵制熟
    成菜兼具醬香、麻辣
    香氣濃郁、滋味醇厚
    牛腿筒骨以醬湯鹵熟
    筋和肉軟而不爛
    上桌先喝骨髓
    再用刀將筋肉剔下食用
    每天能賣100多根
    筒子骨先用鹵水鹵熟
    再加辣椒面、醬料等收濃湯汁
    香辣入味、非常過癮
    想在店里推出一道
    桌桌必點的招牌大骨菜嗎?
    一定不要錯過這篇分享哦~

    良品醬棒骨

    制作/謝志勇
    餐廳/成都金沙元年

    棒骨先用北方醬料腌,再入川式辣鹵制熟,成菜醬香、麻辣兼備,香氣撲鼻、味道濃厚。


    棒骨的初加工:
    1.黃酒300克、蔥段、姜片各150克混勻不斷揉搓,使蔥姜汁充分滲入酒汁;巖豆2500克入溫水泡漲。

    2.棒骨20斤(
    需選用帶瘦肉較多的
    )沖去血水,瀝干后放入盆中,加黃豆醬250克、甜面醬150克、五香粉30克以及步驟1做好的蔥姜酒拌勻腌制5小時,取出入燒沸的川式辣鹵,小火鹵2小時,關火再浸泡30分鐘至充分入味,撈出棒骨剔肉,骨、肉分別入保鮮盒冷藏存放;泡漲的巖豆同樣放入川式辣鹵中鹵2小時至熟,保鮮存放即成。

    走菜流程:
    1.開餐前將棒骨放入辣鹵水中回熱,撈出瀝干,從中斬斷,兩段棒骨為一份擺入盤中。

    2.食客下單后,取剔骨肉300克、巖豆100克一同入辣鹵中重新回熱,撈出圍在棒骨邊,澆入少許辣鹵汁,點綴雪梨球即可走菜。

    辣鹵水制作:
    1.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蒜瓣、姜片各30克爆香,放入香菜段50克、洋蔥80克、泡姜段100克、泡蘿卜、泡紅辣椒各150克、芹菜段180克、白蘿卜片250克大火煸干水汽,撈出瀝油,包入紗布制成蔬菜包。

    2.八角、南姜各25克,砂仁20克,靈草、草豆蔻、桂皮、千里香、蓽撥各15克,肉蔻、香葉各10克,丁香、草果、香果各5克,將以上香料入溫水浸泡30分鐘,干紅花椒30克入白酒浸泡20分鐘。

    3.鍋入色拉油400克燒至四成熱,放入糍粑辣椒300克小火炒4分鐘,待油色變紅、香味溢出時關火,濾渣留紅油,下入泡好的香料小火炸2分鐘出香。

    4.骨湯20斤放入湯桶中,倒入炸好的紅油和香料,放入蔬菜包,加干辣椒8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20分鐘,調入老抽2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60克、糖色80克、鹽100克、味精120克繼續熬5分鐘關火即成。
    Q∶棒骨加醬料腌制后,再經過鹵水的浸泡,肉上所帶的醬料不就全部飄走了?這樣腌制有何意義呢?
    A∶
    在腌制時,我們使用了兩款北方醬料,加上川式辣鹵,醬香與麻辣南北結合,味道更濃厚;而由于腌制時間較長,醬料的味道已深入肉中,即使經過鹵水浸煮,散逸的也只是表面的那層味道。由于鹵制時湯面不能沸騰,而是用微火將棒骨浸熟,這樣也能減少腌料香味的流失,煮好的肉更加細嫩。

    棒骨入辣鹵水中回熱,撈出斬斷裝盤

    棒棒骨

    制作/姜寧凌
    餐廳/南京好外婆私房菜館

    這款棒骨所用的鹵水,是姜寧凌在星級酒店工作時跟一位香港大廚學會的,里面加入了大量的干香菇和黃豆粉,前者使鹵菜更香的同時也能吸附掉雜味,后者的祛腥增香效果極佳。

    制作流程:
    1.香料包:南姜250克、桂皮100克、白芷70克、陳皮、小茴香各55克、干香茅草、甘草各35克、白豆蔻、干辣椒各20克、丁香10克、草果8個、羅漢果3個,以上香料混合后裝入紗布袋。

    2.蔬菜包:干香菇120克、蔥段、姜片各100克、蒜瓣、芹菜段各80克、干蔥頭50克、香菜段30克,炸香后裝入紗布袋。

    3.調料:鹽400克、生抽350克、冰糖250克、雞精100克、李錦記草菇老抽90克。

    4.棒子骨30斤從中間敲破,汆水至變色,撈出后沖去表面浮沫備用。

    5.鍋入清水50斤,放棒子骨,添蔬菜包、香料包以及所有調料,再加入肥肉片500克、黃豆粉40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煮90分鐘,關火再泡30分鐘即可取出走菜。

    技術關鍵:
    1.肥肉片的主要作用在于彌補新鹵水油脂不足、滋味寡淡的缺點,而熬過五六次棒骨后,新鹵變“老”,則不必再放肥肉,以免口感過膩;黃豆中含有油脂,炒香壓碎后能很好地釋放香氣,為棒骨補味。

    2.鹵水每天使用完畢后要過濾一遍,撇凈浮油、浮沫,裝入桶中冷凍保存,再次使用前先燒開,再補入適量清水,重新續入調料、香料包、蔬菜包,再次燒開后才能鹵制食材。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紅燒肉汁)
    大桶牛大骨

    制作/何宏杰
    餐廳/北京九如軒家府菜

    這道牛大骨是元老級的招牌菜,吃過的人都稱贊其香味濃郁、形式特別。制作時有五個關鍵點:一是選料,從內蒙進購的牛腿筒骨,約1尺來長,成年人手臂粗細,每根重6斤,其骨腔中富含骨髓,肉中帶筋,十分有嚼勁;二是醬湯,以豬棒骨特別吊制,加北方的干黃醬、四川的紅醬油調味,從開業使用至今,滋味深厚;三是火候,醬制時要用小火,加熱時湯面平靜,不能有氣泡產生,保持此狀態煨6個小時,使牛骨上附著的筋和肉軟而不爛,骨髓也不會流失;四是走菜形式,牛骨以直徑一尺的木桶盛裝,豎立擺放,澆入醬湯持續保溫,呈現最佳的口感與味道;五是就餐方式,每根骨頭比人臉還大,上桌時配著吸管和刀叉,先吸骨髓,再用小刀片下牛肉進食,粗獷的方式獲得男性食客的一致喜愛,每天要賣百余根。

    批量預制:
    1.牛腿筒骨50斤洗凈瀝干,放在細流水下沖3小時,以便充分去掉血腥和異味,撈出從中鋸開,汆水備用。

    2.醬湯燒沸,下入牛骨,轉小火煨6小時,關火繼續浸泡至走菜。

    走菜流程:
    取5段牛大骨裝入木桶,舀入燒沸的醬湯浸泡,起到保溫和持續入味的作用,帶吸管、刀叉走菜即可。

    醬湯制作:
    1.吊豬骨湯:豬棒骨40斤沖水瀝干,從中斬斷,下入湯桶,添沸水100斤大火燒開轉小火吊3小時,再轉大火催1小時,打去渣滓,約得豬骨湯70斤。

    2.炒干黃醬: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大蔥段、洋蔥絲炒香,待水分全失、顏色變得焦黃,打去渣滓,下入干黃醬750克,小火不停翻炒出香味,起鍋備用。

    3.炸料頭&香料:鍋入色拉油750克,下入蔥段、姜片、蒜瓣各250克炸至焦黃、失水,撈起原料裝入紗布袋,制成料頭包;在油中下入八角、香葉各30克、花椒25克、桂皮、白豆蔻各6克炸香,撈起裝入紗布袋,制成香料包,鍋中的料油留用。

    4.兌醬湯:在豬骨湯中倒入步驟2炒香的干黃醬,以及料頭包、香料包、料油,放紅醬油1瓶(
    500克
    )、二鍋頭(
    提香祛腥
    )200克、蠔油150克、鹽80克、味精40克,燒沸后熬15分鐘即可使用。

    技術關鍵:
    1.這款醬湯純正香濃,但香料的配制十分簡單,只有八角、香葉、花椒、桂皮、白豆蔻五種,其中前三者的量大一些,剩余兩種的用量只有八角的1/5,否則香味太濃、太雜。

    2.調制醬湯時選用四川德陽產的紅醬油,其咸中帶甜、色澤紅亮、質地濃稠,牛骨的顏色就是靠調節醬油的用量來掌握的。大廚們也可用當地出產的“土醬油”代替,其質樸的發酵濃香比市面上常見的鮮味醬油要好得多。

    3.調醬湯時要用豬骨湯,油潤、濃厚、起香;另外,還要炸蔥、姜、蒜,連同炸制料頭的油一起倒入高湯內,增香效果特別好。

    4.每次醬完骨頭后要撇掉上面的油脂,再次使用前要根據口味適量添加炸料頭、炸香料、醬油、鹽、豬骨湯等料,每三天需將醬湯過濾一遍,充分清理桶底的渣滓。
     
    Q∶牛骨不應該冷水下鍋嗎?為何要下入燒沸的醬湯?
    何宏杰:
    老話說“冷水汆、熱湯鹵”:汆燙時要冷水下鍋,隨著溫度慢慢升高,原料中的污物和血沫充分析出;鹵制時要把湯燒沸后再下原料,若是直接放入涼鹵水,成菜的顏色會變深,影響賣相。

    肖毅:
    每次鹵制新原料前,需要先在鹵水中添入適量香料、醬油、鮮湯、鹽等,調至味道適口,然后開火將湯燒沸,使剛剛投入的調料與老湯充分融合后再放原料,才能使成菜咸度適宜、上色均勻——這也是先將鹵湯燒沸后再投料的原因。
     
    Q∶醬湯中干黃醬的用量少不少?調制時不需要加糖色嗎?
    何宏杰:
    牛肉易于上色,鹵制時每斤湯中放7.5克干黃醬即可,加上紅醬油,已能充分為其補色。若是鹵制豬肉,則每斤湯中應放入12克左右的干黃醬。另外,紅醬油里已有糖色,無需另外添加,否則鹵好的牛肉顏色過深。

    肖毅:
    我也認為不宜另加糖色,紅醬油里的糖量已足夠補色入味。

    1.牛骨沖水,從中鋸開

    2.牛骨先汆水,再放進醬湯煮至入味、成熟


    3.走菜時,按照就餐人數準備小刀和吸管端上餐桌

    4.每根牛骨比女孩子的臉還大

    5.骨頭上桌后,先插入吸管,吸出骨髓

    6.再用小刀切下骨頭上的肉品嘗即可

    古記醬骨頭

    制作/古方云
    餐廳/景德鎮古記餐飲

    鹵水調制:
    桶內加高湯100斤,下香料包(
    干辣椒200克、香葉150克、甘草150克、陳皮10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白芷20克、良姜20克、丁香10克洗凈后裝入紗布包
    ),加炸蒜子500克、拍散的生姜1塊大火燒開,下老抽1000克、鹽、冰糖各500克調勻即可。

    提前預制:
    每天上午10時30分開始加工,選本地土豬的筒子骨80斤,斬斷后洗凈、飛水,入鹵水大火燒開,轉中火煮45分鐘,關火后加蓋燜15分鐘。此時即將開餐,將預制好的骨頭盛出,裝入保鮮盒待用。

    走菜流程:
    凈鍋滑透,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姜蒜末、粗辣椒面爆鍋,下甜面醬50克炒香,烹紹興老酒30克、醬油10克,淋高湯600克,下筒子骨10塊大火收至湯汁濃稠,淋少許水淀粉勾薄芡后盛出,帶煮好的面條一同上桌。

    制作關鍵:
    1.這款鹵水經循環使用后成為老湯,越用越香濃,每次鹵完骨頭后不但要把料渣打掉,還要把頂端漂浮的油打凈,以免鹵出的骨頭過于油膩。

    2.走菜時要烹入紹興老酒,醇厚的酒香與微甜的料汁能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使得成菜滋味濃郁,上桌滿屋都能聞到它的香氣。

    Q∶大骨只浸泡15分鐘時間不短嗎?
    古方云:
    不短。此菜成品要求肉能脫骨但不散爛,口感略帶嚼勁,因此鹵制的火候和時間必須精準,我先將骨頭中火煮45分鐘,再浸泡15分鐘,前后整整一小時,剛好可以達到出品標準。

    同行探討
    范智偉:
    湘菜中通常將筒子骨白鹵后用青椒炒,突出清香味,而古大師這款贛式醬骨用甜面醬收汁,醬香醇厚,湘、贛兩地人口味不同造就了各具特色的王牌醬骨。

    1.開餐前將鹵好的筒子骨撈出

    2.走菜時為鹵好的骨頭收汁

    (戳這里,看老板如何賣這只雞!)
    招牌炒骨頭

    制作/陳慶華
    餐廳/長沙青瓷1310湘菜館

    這道菜所用棒骨是由鄉下送來的新鮮貨。先用清水煮熟,然后加入鹵水和自制醬油回鍋燒制,大火收濃湯汁,最后小火炒入味,成菜不留湯。這樣一來,棒骨不但更入味,也保留了豬肉本身的香味。

    制作流程:
    1.新鮮豬棒骨用電鋸一分為二,放在細流水下沖30分鐘去凈血水,冷水下鍋焯去血沫,然后放入鍋中,添清水、加入蔥姜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煮90分鐘,撈出棒骨,原湯打渣留用。

    2.鍋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蔥段20克、姜片10克煸香,下入原湯1500克,調入湘式鹵水40克、自制醬油25克、鹽7克、味精、雞粉、白糖各5克,放入四根豬棒骨,大火燒開中火燒7分鐘,然后大火收至湯汁變濃,小火翻炒1分鐘,點綴蔥花5克走菜即可。

    自制醬油:
    海天生抽、李錦記草菇生抽、龍牌醬油按相同比例混合即可。

    制作關鍵:
    1.要選新鮮豬棒骨,冷凍的豬肉發“死”,做出來不香。

    2.豬棒骨要選兩頭大,中間小的那種,兩邊扁扁的骨頭骨髓較少,難以滿足食客“敲骨吸髓”的欲望。

    特點:
    醬香、鹵香復合。

    煮熟的棒骨
    辣鹵龍門大骨

    制作/楊洪
    餐廳/成都蓉城熙客吊鍋菜

    豬脊骨成本低,但整塊入菜不便食用,將其砍成小塊,既入味又好“下嘴”,每塊骨頭上都連著肉,食客非常享受這種“肉搏”的快感。除此之外,這款鹵水和川式鹵水相比有兩個改良點:一,增加干二荊條辣椒和干紅花椒的用量,只用少許甘草、八角、白蔻等增香,突出麻辣的口感;二,油鹵中油和湯的用量比例為5∶1,油分覆蓋湯汁表層,既能保溫又能防止香氣揮發,成菜油重香濃。

    批量預制:
    1.豬脊骨10斤用砍刀改成4厘米見方的塊,放入加有適量蔥段、姜片、料酒的沸水中汆2分鐘至脊骨表皮變白,撇去浮沫,撈出后放在細流水下沖10分鐘。

    2.將脊骨塊放入油鹵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煮30分鐘,關火浸泡2小時入味。

    3.撈出脊骨塊放入不銹鋼托盤,加蒜末70克、干紅辣椒段、小米椒碎各50克、香料粉50克、紅油100克、鹵油100克(
    油鹵表層漂浮的油脂
    )、熟花生碎200克、芝麻粒50克攪拌均勻。

    走菜流程:
    取一份拌好的肉塊(
    約重500克
    )裝盤,點綴香菜葉即可走菜。

    油鹵的制作:
    1.干紅花椒200克、甘草50克、沙姜、白芷各30克、豆蔻25克、八角、桂皮、干青花椒各20克、小茴香、草果各15克、丁香10克用溫水浸泡20分鐘,撈起瀝干,包入紗布袋制成香料包。

    2.鍋入熟菜籽油、色拉油各10斤燒至六成熱,下入蔥段、姜片各300克、干二荊條辣椒300克、鮮紅小米椒圈、芹菜段各250克炸至出香,繼續放入香料包炸30秒至香氣逸出時,關火撈去渣滓;待油溫降至五成熱時,加永川豆豉200克小火推勻炒香,倒入鮮湯2000克中火熬開,調入糖色60克、老抽20克、香料粉80克攪勻,小火熬20分鐘即成。鹵制原料時將炸制的香料包重新放入。

    香料粉制作:
    孜然1000克、干紅辣椒500克、良姜350克、花椒、八角、小茴香各300克、桂皮、白豆蔻、草果各200克、姜黃150克、丁香125克、砂仁、陳皮、百里香各100克、甘草60克混勻,放入凈鍋干炒出香,取出打碎后加味精250克攪勻即成香料粉。

    1.豬脊骨砍成大塊,放入油鹵中煮熟

    2.撈出后加蒜末、小米椒、香料粉、花生碎拌勻,放在明檔售賣
     
    編輯/張可丹
    END

    名廚網課

    ▼ 鎮店大菜在這里輕松落地 

    你可能還想看

    砂鍋大骨面

    (點擊圖片看做法)

    咨詢電話:

    0531-87180101

    17865187085(薇薇)

    18963082175(寧寧)


    關于餐飲
    你剛好需要,我剛好專業
    努力有得 真誠有應
    莫問收獲 但問耕耘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精彩菜品!

    原創文章,作者:大廚微閱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28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3日 18:03
    下一篇 2021年12月23日 18: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