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訂閱,學習餐企三力打造
跟上海、北京一樣,深圳也是餐飲人一直想要征服的風水寶地。 深圳作為廣東省的標桿城市,甚至是中國的標桿城市,一直倍受餐飲人喜愛,那么深圳的餐飲發展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深圳各業態市場份額分布情況如何?深圳餐飲在廣東省和全國分別處于怎樣的地位?深圳餐飲的商圈是如何布局的?深圳商圈各自競爭力強度如何呢?《2017深圳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行業趨勢篇》為您一一揭曉答案。 深圳經濟總體發展現狀 1、深圳經濟處于穩步發展階段 2016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為19492.6億元,比上年增長9.0%。 受國家經濟轉型發展的影響,進入2014年以來,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2016年的同比增長率仍高于全國(6.7%)。 2、深圳外籍人口占全市人口約三分之二 作為一個新興城市,深圳市常住人口中多數為外來人口。 截至2016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190.8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84.52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2.3%,非戶籍人口806.32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67.7%。 3、深圳居民消費需求不斷上升 2016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512.76億元,比上年增長8.1%。 其中住宿餐飲業占比11.49%(高于全國的10.8%),批發零售業占比88.51%。 4、深圳居民在食品煙酒方面的支出持續增長 在“民以食為天”和餐飲大眾化的背景下,食品煙酒仍然是人們日常消費性支出中占比最大的支出。 2016年深圳居民日常人均消費中,食品占比最高,為32%。其次為居住和交通通信。 受國家整體經濟環境影響,深圳居民在食品煙酒方面的支出也有所波動。 2014年居民在食品煙酒方面的支出同比有所下降,但在2015年快速回升,同比增長8.4%。 深圳餐飲產業發展現狀 1、深圳市餐飲收入平穩增長 近兩年來,深圳餐飲收入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但增速有所放緩。 受國家政策、經濟等環境影響,2013年深圳餐飲收入比上年稍有下降,但進入2014年后又快速回升。2016年深圳餐飲收入達633.44億元,同比增長7.6%。 2、中式餐館仍然在深圳占據主要位置 根據餐廳菜系國別、就餐方式、烹飪方式等的不同,將深圳不同類型的餐廳分為中式餐館、小吃快餐廳、輕餐飲和外國餐廳四大類。 其中,中式餐館的占比最高,為42.2%。受深圳生活節奏快、人群年輕化的影響,小吃快餐廳占比較高,為34.36%。 另外,輕餐飲在深圳的占比也較高,為19.09%,僅次于小吃快餐廳占比,并且明顯高于外國餐廳的占比。其他餐飲的占比僅為1.24%。 在中式餐館中,粵菜占比最高,為29.91%。 其次為火鍋。湘菜和川菜的占比也較高,在所有菜系中合計占比約32%。 另外,東北菜、江浙菜、潮汕菜在深圳也比較受歡迎。 在小吃快餐廳中,快餐簡餐小吃的占比最高,為74.45%。這與深圳的生活節奏快有關。 其次為燒烤,占比為7.6%。披薩、自助餐、小龍蝦等其他品類在深圳小吃快餐店中占比較少。 在輕餐飲中,甜品飲料占比最高,約占輕餐飲門店總數的41.12%。 其次,面包蛋糕在深圳的輕餐飲門店的占比相對較多,在輕餐飲門店總數中僅占比29.62%。而咖啡廳、面包甜點、茶館、西式甜點的占比較少。 在外國餐廳中,相比較而言,日、韓料理占比較高,合計占外國餐廳數量的54.88%。 其次為東南亞菜,占比接近6%。而牛排、法國菜、意大利菜等歐美品類的占比較低。其他外國餐廳占比約為三分之一。 3、深圳餐廳網點在中心市區集中較多 據辰智科技中國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數據庫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餐廳總數為124534個。 從餐廳網點在不同區域的分布來看,2016年寶安區的餐廳網點最多,為28710個,占餐廳總數的23.05%。 其次為龍崗區,餐廳數量為24025個,占餐廳總數的19.29%。 而光明新區、坪山新區、大鵬新區、鹽田區這四個區相對離市中心較遠,人口也較少,其餐廳數量較少。 從深圳不同區餐廳網點(街邊店)與商業綜合體餐廳門店的對比來看,深圳光明新區的商業綜合體餐飲門店較少。 光明新區街邊店與商業綜合體餐飲門店的比例是273:1,意味著光明新區每一個商業綜合體門店對應273個街邊店。 而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的商業綜合體餐飲門店較多,每一個商業綜合體門店對應的街邊店在17-27個之間。大鵬新區目前還沒有商業綜合體餐飲門店。 深圳餐飲與全國餐飲對比分析 1、深圳人均餐飲收入在全國排名第二 2016年我國餐飲收入35799億元,其中,廣東省為3496.59億元,在全國排名第一。 其次是山東省和江蘇省。 深圳市2016年餐飲收入為633.44億元,與全國平均值(1158.58億元)還有一定的差距。 從萬人餐飲收入來看,深圳2016年每萬人餐飲收入為0.466億元,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27),在全國排名第二。 這表明深圳居民在餐飲消費中的花費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僅次于天津市。 2、深圳萬人餐廳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一 從餐廳數量來看,2016年深圳餐廳數量為124534個,低于全國平均值(194583個)。 在全國餐廳數量排名第一的為廣東省,其次為江蘇、山東等經濟較為發達,且人口較多的省份。 從萬人餐廳數量來看,2016年深圳每萬人餐廳數為109.6個,與全國各省相比排名第一。明顯高于全國平均值的44個,這表明深圳餐飲網點密度非常高。 深圳餐飲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從深圳各類餐飲細分市場近四個季度的發展趨勢來看。小吃快餐總體上保持上升趨勢,從2016年第三季度的占比26.75%上升至2017年第二季度的38.02%。 而中式餐館的占比與2016年第三季度相比呈現下降趨勢。 在深圳占比較多的輕餐飲在近一年來的占比稍有下降。而外國餐廳近一年來的占比基本保持不變。 深圳餐飲商圈布局分析 1、深圳主要餐飲商圈分布 隨著深圳政治、經濟地位的逐步凸顯,在1992年的寶安、龍崗、南山、福田、羅湖五區的基礎上劃分為現在的包括光明新區、坪山新區、龍華新區、大鵬新區在內的10個區。 據辰智科技中國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數據庫數據顯示,深圳各類餐廳共計124534個。 寶安區、龍崗區、福田區、南山區、龍華新區五個區的餐廳數量最多。合計占比超過80%。 其中,寶安區最多,占比23.05%,龍崗區、福田區、南山區、龍華新區次之,占比在10%-20%之間。最東邊的大鵬新區餐飲網點最少,占比不足1%。 2、深圳商圈競爭力分析 結合各區餐廳網點、人口、面積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們對深圳10個區的競爭強度和商業機遇進行排名,將競爭強度和商業機遇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從而分析出深圳各區餐飲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 高競爭高商機區:福田區、羅湖區 中競爭低商機區:南山區、龍崗區、龍華新區、寶安區 低競爭低商機區:坪山新區、鹽田區、光明新區、大鵬新區 3、商圈競爭力分析案例 以福田區益田路某一點500米范圍內為例: 該區屬于商業區商圈,整體繁榮指數較高。其中餐飲業態占比68%,購物占比9%,服務和休閑共占比21%。該區人口聚集、交通便捷、客群消費指數都較高。 以該點為圓心,500米范圍內有競爭對手1468家,人均消費72元,餐飲菜系包括中式快餐、中式正餐、簡餐、小吃、西式簡餐等,品類比較齊全。 客群分析:該點500米以內,主要客群為大學本科學歷,以20-30歲的年輕上班族為主。
來源:辰智(chenzhi_CZC)編輯:Eddy | 統籌:鶴九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云味館|Kao鋪|蠔門九式|西尾抹茶達美樂|丸龜制面|撒椒|沙縣小吃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炒作】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wuya099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