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餐飲業總收入達4.69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18.6%。
其中,中國火鍋市場的總收入達到了5218億元,較2020年增長了19.13%;
而火鍋的市場規模又是中式餐飲中的第一品類,占比達到了14.2%。
在疫情不斷反復的情況下,火鍋行業仍有這樣的增長趨勢,不僅源于消費者對于火鍋的喜愛,也說明火鍋這一品類的抗風險能力越來越高。
盡管火鍋這一賽道從來都很擁擠,但參賽選手卻不僅想要跑得更快,甚至還會跑入其他的賽道。
退伍軍人轉行做餐飲 十余年時間締造美食名片
隨著第一家“碟滋味火鍋”開在新疆,曾光輝不僅將這四川美味帶到了新疆,也實現了從軍人到餐飲人的身份轉變。
回首創業之初,對于行業和管理都不太懂,只憑著十多年軍旅生涯所造就的獨特氣質,將這個初創團隊打造成了一支善于學習、懷揣夢想、充滿信任的隊伍,也將自己的火鍋店打造成了烏魯木齊生意最好的一家火鍋店。
到了2013年,曾光輝帶著團隊回到四川簡陽建立了30多畝的生產基地,用于生產各類火鍋產品。2016年,碟滋味推出了自熱小火鍋品牌『巴蜀懶人』,在保留火鍋美味的同時,
改變了傳統的食用方式,通過私域營銷取得了近2.5億的驚人業績。
火鍋品類持續創新 品牌連鎖穩中求增
數在2016-2020年間持續增長,2020年已經達到504個,其中內資連鎖餐飲總店數達到323個。
疫情發生至今兩年多時間里,盡管火鍋品類的門店數明顯有所下滑,但是品牌的連鎖門店數卻呈逆勢增長,火鍋連鎖化率從2019年的15.1%大增至18.3%,超出餐飲行業的 平均連鎖化率15%。
百家以上門店規模的連鎖品牌門店數占比同樣出現大幅上漲,從2019 年的12.7%增長至16.2%,占比增長了 3.5個百分點。
所以,對于光琿集團來講,市場仍然還是巨大的,但同時也是嚴苛的。
品牌門店的基礎上,
繼續
保持
直營+加盟
的
形式進行拓展,
在未來3
-5年時間內,
三大品牌
門店總數力爭突破500家,其中巴蜀懶人預期在
兩年內達到100家分店,
矮冬瓜紅茶火鍋達到150家分店。
盡管
總體數量不多,
但在曾光輝看來,每個品牌能輻射上百家門店是來之不易的,連鎖品牌的門店
要堅持3-5年才能算是成活,
而
光琿
集團必須
要
保證
連
鎖門店
的成功率達到90%以上。
涉足供應鏈 創新賦能連鎖品牌持續發展
除傳統麻辣口味之外,新口味也被逐漸開發出來,如骨湯、番茄湯、印度咖喱、松茸菌湯、海鮮等。
行業內
火鍋鍋底的創新也再度啟發了曾光輝,在接受第一食品資訊采訪時談道:
除了茶香、奶香味型的鍋底,公司正在研發測試酒糟椒味型,通過酒糟與辣椒的融合、發酵形成獨有的醬香與辛辣口感,并且很多食材
在這樣的鍋里可以“久煮不
爛”。
尤其對于具有一定口味特色要求的連鎖餐飲企業,口味的標準化和穩定性是其快速擴張所具備的重要條件。
傳統人工炒制方法成本高且口味不穩定,于是,從火鍋門店往產業鏈中游擴張,對碟滋味來說也就成了順其自然的選擇。身處行業中游的火鍋調料及火鍋料供應商,一方面可以利用上游提供原材料生產產品供應下游火鍋門店,另一方面也可以生產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產品。天味食品,頤海國際,安井食品等都是這一環節的知名企業,在研發能力、產品產能和市場應變方面都是業內的佼佼者。
打通一二三產 布局鄉村農業
二產
則主要
是調味品的生產和代加工,
為自己品牌門店
供應
的同時,做好流通和銷售。在保證集團連鎖餐飲與食品銷售兩條腿走路的情況下,尋求多品牌發展,將市場的觸角伸向西北等地,并加大食品領域的建設,在保證現有產品和產能的基礎上,尋求肉制品加工的突破。
對于正在打造的
農業示范
基地,
主要是針對
四川二荊
條和美人椒,
用于制作面向消費者的
剁椒
醬
,將發動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到產業當中,
計劃在明年
實現5000畝的農業訂單,生產開袋即食的下飯菜,將是企業下一步的重要戰略方向。打造集參觀、旅游、采摘等體驗于一體的農旅產業,不僅可以帶動就業,更可以提升鄉村農業經濟的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