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如何讓餐飲首店既火爆又長紅?

    「改版后有些用戶會接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2月份,一則開店的消息刷屏了整個餐飲界。消息的主角叫Blue Bottles,一家來自于美國的咖啡品牌。整個開業期間,從排隊到進店平均需要花費6小時。甚至有人6點鐘就起來排隊,就只為喝一杯Blue Bottle的咖啡。

    而它之所以能夠如此火爆,除了本身品牌的魅力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它是中國首店。

     

    “首店”指某地理區域范圍內出現的第一家門店,通常承擔著早期市場教育及招募拓展物業資源的作用。它的區域唯一性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而引入首店的商業體也會因此迎來更多嘗鮮的人流量。

     

    例如星巴克2017年在上海興業太古匯開設的首個中國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開業一年后便成為星巴克全球銷售額最高門店。一年累計接待量超過數百萬人次,幾乎成為了一個上海景點。

     

    這就是首店,或者說,這就是首店效應,一個曾令萬千商家瘋狂,消費者癡迷的詞語。2022年,首店還能繼續“香”下去嗎?

    01

    2021年

    首店依然很熱

    2021年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支持中心城市做強“首店經濟”和“首發經濟”。

    為了促進首店經濟,全國多地都出現了相應扶植政策,城市之間的首店經濟爭奪戰日趨激烈。

    2021年,局部疫情反復爆發又趨于平靜,中國面對疫情已經沒有呈現初期的手忙腳亂,在此基礎上,商業地產迎來爆發,首店經濟一片向好。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2021年全國總共開出超3000家首店,成為一個首店熱年。僅以4個代表城市為例:

     

    1、上海,首店數量第一

    在所有引入首店經濟的城市中,魔都實力依舊不容小覷,不僅是商業地產品牌的煉金石,更是各品牌的煉金石。

    上海首店引入數目為1078家,位列全國第一,比排列第二的北京多了近百家。

    就拿才剛剛拉開序幕不的2022年來說,除了上述所說的Blue Bottles。

    1月3日,風靡全球的蛋糕界網紅品牌—Black Star Pastry海外首家旗艦店登陸上海,開啟試營業階段。

     

    2、北京,首店第一梯隊

    2021年北京落地了901家首店,其中15%是國際化品牌。北京已經處于全國“首店經濟”的第一梯隊。

    其中,全球首店10家、亞洲首店5家、中國首店96家、華北首店6家、北京首店784家

    從業態分布來看,餐飲比例超50%,零售至30%,文體娛、生活服務、兒童親子、生活配套合計約18%。

    3、成都,品牌西南試驗場

    如果說上海、北京是首店“收割機”,那成都就堪比首店“戰斗機”。

    隨著首店經濟效應逐漸由京滬蓉向周邊城市蔓延,成都是國際范兒與成都味兒完美融合的首店經濟第三城。

    2021年,成都總共引入首店801家,成為“新消費”品牌制造地。

     

    其中,中國大陸品牌新店比例提高,同比上升15.1%;且2021年成都首店類型更豐富,且新增場景創新類首店,品牌開始重視打造創新網紅場景來吸引消費者打卡。

    4、深圳,首店270家

    2021年深圳共開出品牌首店270家同比上升178%。其中,全國首店65家,華南首店84家,深圳首店121家。深圳萬象天地以54家首店獨占鰲頭。

    其中,餐飲品牌首店達123家,占比46%;零售品牌首店112家,占比41%。

    十大城市近三年首店經濟數量對比圖

    從全國主要城市統計的餐飲首店分析來看,呈現如下幾個特點:

    1、餐飲占據首店業態半壁江山

    從首店業態層面來看,餐飲以1745條數據占比最重,將近半壁江山。其次是服飾的770條數據占比20%,零售的648條數據占比17%。

    2022年,餐飲品類頻頻受到資本垂青,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且融資規模也比較大。

    酒、茶飲、咖啡、面食、烘焙五大熱門業態的高頻次融資,最終又賦能在開店的速度和數量上。

     

    2、星巴克成為中國首店狂魔

    在所有大規模打造首店的品牌中,星巴克成為進軍城市最多的首店品牌,首店數量超30家,進軍的城市包括保山、永州、萬寧、凱里等,且門店主題類型大不相同。

    品牌在一二線城市越發注重概念店或品牌門店的迭代升級,在下沉市場則更注重以初級門店形式來試水。

     

    比如以星巴克手語門店為主,其分別在天津河西彩悅城、武漢泛悅城、成都萬象城、青島新業廣場、上海市浦路658弄1號,對應開出了天津首店、武漢首店、西南首店、青島首店和上海首店。

    而對于保山、永州、萬寧、凱里、巴中、四平、天水、咸寧、信陽、宣城、永州、鎮江這些下沉城市而言,則仍是原始的星巴克門店。

     

    數據來源:羸商網

    3、茶飲品牌首店場景戰升級

    2021年,茶飲江湖熱鬧非凡,大推出概念店、主題店、環保實驗店等非標準店型,目的明確——開拓新的消費場景。

    如蜜雪冰城集合店賣起了燴面和烤串,Manner coffee輕餐店做起了輕食生意,將門店消費場景從“飲”拓至“餐”,觸及更廣闊的消費群體。

     

    02

    首店爆紅

    背后的底層邏輯

    火爆驚人的“首店”,積攢出驚人的“首店經濟”能量。它為何能夠如此爆火?這背后又蘊含著怎樣的流量密碼?

    歸根到底,首店最吸引人的便是一個字——新,新鮮感、新物種、新概念、新資本。

     

    1、新鮮感

     

    餐飲首店之所以能拉攏人心,首先靠的是“當地人尚未品嘗過的新鮮感”。越快嘗鮮越好,是社交媒體時代消費者的主流需求

    這驅動著他們去打卡、拍照,迅速和朋友們分享自己“得他人所未得”的快感。

     

    這些打卡狂熱者同時為首店打開了更大的流量窗口,他們的“免費廣告”制造了更多傳播話題,從而吸引更多圈層的消費者。使新店開張這種獨樂樂事件變成全城熱事。

     

    2、新物種

     

    在資本的追捧下,餐飲產品迭代速度不斷加快、數字化營銷及運營理念深入人心、跨界融合業態新物種層出不窮,首店成為新物種最重要的承載形式。比如,以火鍋+燒烤+茶飲+酒吧融合爆紅的謝謝鍋首店。

     

    隨著年青一代消費者餐飲口味的不斷細化,融合跨界也將不斷增多,所帶來的的各種首店體驗也會越來越多。

     

    3、新概念

    首店并不是第一家店那么簡單,還包括品牌開創性的特色店、概念店

    比如在上海,星巴克共享空間概念店中國首店進入了來福士,星巴克環保實驗店“向綠工坊”全球首店進入了上海前灘太古里;

     

    這些新概念首店都被視為星巴克的“創新實驗室”。正是這些不斷迭代門店概念的創新思維讓它能夠長久立足于此,持續在中國市場保持增長。

    4、新資本

    北京新開首店中,除國際連鎖品牌外不乏依托資本強勢融資而迅速矩陣式布局的國內新興品牌,比如COMMUNE張拉拉手撕牛肉面、M Stand咖啡等。

    2021年年底,COMMUNE完成多輪融資;張拉拉完成由中金文化消費基金領投的B輪融資數億元;M Stand也完成約5億的B輪融資估值40億元。

    資本入局使品牌從初創進入多元創新與高速拓店階段,進一步促進各城市首店經濟繁榮。

    03

    首店效應

    如何才能長紅?

    乍一看,政府政策、商業項目、品牌等都逐步形成“合力”,即聯手挖掘消費潛能,實現消費落地。

    首店經濟似乎一片利好,然而,這持續爆紅的首店背后,也隱藏著很多危機。

    據中商數據持續監測,2019年北京首店共848家,截至今年3月,閉店314家,比例高達37%,其中餐飲尤受重創,超半數餐飲商家在這三年出局,閉店品牌集中在CBD、三里屯商圈,約占21%

     

    特別是在疫情的當下,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劇,消費潮流面臨轉向,運營方式出現水土不服時,如何將首店短期“爆紅”轉化成持久“長紅”,仍是每一個企圖以首店效應爆紅的餐飲品牌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1、與城市的特色文化融合

    首店最重要的競爭力,就是新鮮,即品牌創新的差異化。

    而如何才能打出自身品牌的差異化特性呢,根據地方特色“量體裁衣”,植入地域鮮明的文化符號,成為了很多首店品牌的選擇

    這不僅實現了品牌的差異化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區域的消費力、創新力和影響力。

    Blue Bottles中國大陸首店在上海靜安區一棟兩層樓高的紅磚斜頂洋房,據悉,其屬于靜安區文物保護點,曾是上海豪門世家朱氏舊居原址,也曾是裕通面粉廠。

    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落戶深圳南頭古街,根植于歷史深厚的文化街區,打破對于門店空間的慣常設計,塑造出“不被定義”的靈感空間,尋求與喜茶品牌精神的共鳴。

     

    2、與最新的數字化結合

    隨著數字化趨勢在商業內蔓延,數字化+首店經濟融合而成的“數字化首店”成為了一種新型的差異化趨勢。

    另外,首店越來越呈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趨勢。

    有的實體首店成為網紅、打卡地,實體首店經過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傳播放大了品牌效應和經營規模;也有部分品牌直接選擇在線上首發,數字經濟和首店經濟催生“數字化首店”,給首店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3、與全球環保、健康趨勢融合

    《研究》顯示,一方面,碳中和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成為品牌新時尚;

    另一方面,疫情下消費群體對于環保、健康的關注度也空前提高,為環保、健康買單的意愿增強,環保健康類首店開始落地并將成為新熱點。

     

    2021年9月,星巴克環保實驗店“向綠工坊”全球首店在上海前灘太古里開業,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環保方面的種種實踐。

    比如,倡導“無紙化”營運,電子小票將取代紙質小票;特別推出了限定版“可循環使用隨行杯”;

    還有用 PET 飲料瓶經過深度清潔加工成的獨一無二的星巴克環保綠圍裙。這一系列措施,讓他一度成為上海的熱門。

     

    總結:

    曾有研究表示,“對年輕人來說,吸引他們的早已不僅是那些傳統的景點,新型商業空間、文化場館甚至一家店鋪,正在成為他們新的旅游打卡地。”在這樣的消費趨勢下,首店經濟正成為品牌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

     

    然而,當前首店還只是引導新興消費潮流、提高品牌認知度的一種新方式,想讓品牌持續長紅下去,除了強化首店的獨特性,突出首店“首”屈一指的品質,還需要真正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在形式和內容上下功夫。否則首店爆紅可能就是曇花一現。

    -END-

    出品 | 餐飲O2O
    作者 | 王莉萍

    延伸閱讀

    • 營收腰斬客流銳減,疫情暴擊的深圳餐飲“眾生相”

    • 餐飲人挺住!這里有一份紓困政策

    • 預制菜掀起的餐飲零售化熱潮,真的“香”嗎?

    • 大連鎖大資本時代!餐飲人如何借力資本做強做大?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34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5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