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消費者最大變量,?預制菜朝哪幾個方向進發?

    不僅上海餐飲人,全部上海人甚至全國人民,都沒預料到上海疫情會發展到“日新增20000+”這個地步。

    此前,大家還樂觀地認為,“最多封個兩周,也就該逐步恢復正常了”。

    畢竟上海的精準防疫,成績斐然。此前,只把一家20平方米奶茶店列為中風險地區,實行封閉管理,已是鮮活案例。

     

    受益于上海的“精準防疫”,上海餐飲如同在“世外桃源”,不曾被疫情打倒在地,反復摩擦。而北方的很多城市,往往都已經被疫情摩擦幾輪了。大量餐飲人要么退場,要么躺平,要么調整經營模式,重新再出發。

     

    現在,上海疫情的發展,也將強迫上海餐飲人重新思考“疫情模式”下的經營模式。

     

    01

    疫情模式下的餐飲“變量”

    事實上,“疫情模式”正在制造餐飲的多個“變量”。并且,其中一些“變量”正成為新商機。

     

    先說“消費者”這個最大的變量。

     

    消費者有兩個變化:一是沒錢了;二是外出消費降低頻次了,取而代之的是外賣持續增長。

     

    消費者沒錢,已經是普遍現象。受疫情影響,將近八億人負債,今年還將有2.7億人失業。另一個信號就是某些地區的法拍房數量呈倍速增長。

     

    “外出消費”降低頻次,線上消費頻次增加,實現了消費方式的轉移。

     

    截至2021年底,網上外賣用戶規模超過5億人,網民滲透率在去年迅速提升達52.7%,僅次于網絡游戲。這直接帶來外賣持續增長。

    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在線外賣收入在全國餐飲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16.9%,同比增長4.1個百分點。到了2021年,餐飲在線外賣收入占比提升至21.4%,同比增長4.5個百分點。

     

    同時,消費者消費方式轉移,還引發兩個變量:一是門店面積,二是產品結構。

     

    門店面積直接跟消費體驗掛鉤。“餐飲效率看深圳,餐飲體驗看上海”。對比各地餐飲來說,上海餐飲在消費體驗上,一騎絕塵。無論是空間設計,還是裝修風格,都帶有這個城市獨有的氣息和風雅。

     

    但是,這一輪疫情會強迫餐飲進行調整——門店面積需要“瘦身”。畢竟,為10桌客人準備18張臺子,并不能提升消費體驗,反而增加經營壓力。

     

    第三個變量,是產品結構調整。

     

    受消費方式+門店面積雙重影響,“產品結構”轉向兼顧“線上線下”雙場景。

     

    由于此前堂食產品,很多都不適合外賣,就需要重新研發菜單。這其中的難度是,之前做堂食需要追求特色和個性。而現在需要迎合絕大多數消費者。

     

    除了要打破經營者的思維瓶頸,還需要打破“價格帶”局限和品類局限。

     

    頭部餐飲品牌的玩法,一是打破“價格帶”局限。像喜茶、奈雪推出9元產品,殺到了蜜雪冰城的賽道。餐飲品牌每跨越一個“價格帶”,都意味著龐大的市場需求。

     

    事實上,疫情之下,原有目標客群在變小,需要的是擴大潛在客群。很多餐飲人常規的玩法是付出巨大代價購買流量,咬著牙花費不菲,結果卻往往并不理想。但是頭部餐飲品牌推出“低價”產品,成為擴大客群滲透率最有效的方法。

     

    二是打破品類局限。疫情以來,很多餐飲高手,都在改變經營策略,從以“品牌價值”為中心轉向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也就是從專賣店調整為“雜貨鋪”。

     

    比如,賣包子的慶豐包子開賣餃子、面條;賣米線的阿香米線開賣土豆粉、刀削面;賣漢堡的肯德基開賣炸醬面、胡辣湯;賣餃子的袁記云餃,開賣牛腩面、豬手面……

    02

    預制菜的熱度持續升溫

    并不是什么新物種的預制菜,2022年春天卻有“二次翻紅”跡象——

    ①、據央視財經消息,整個三月份,全國預制菜銷售額增長同比超過了100%,而上海區域最近半個月來,預制菜銷售額同比上漲250%。尤其是像小酥肉、糖醋排骨這類預制菜品,銷售額占整個預制菜市場的比例超過60%;

     

    ②、上海一家經營預制菜企業負責人向媒體表示:公司成立20多年,產品一直面向連鎖酒店、連鎖餐飲企業,但近期已將全部人力轉移到上海保供項目上來。很多企業每天出貨量高達幾萬份訂單早早排到了5月底;

     

    ③、上海市消費消保委列出了好幾家專供預制菜的企業,菜品涵蓋了茶樹茹紅燒肉、糖醋里脊、紅燒獅子頭等,均以套餐形式出售;

     

    ④、進入4月,傳統虧損大戶生鮮電商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在美的股票逆勢大漲,原因則是,疫情導致預制菜的訂單量驟增;A股市場食醋龍頭恒順醋業宣布進軍預制菜領域,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助力品牌完成轉型;

     

    ⑤、陸正耀全新創業項目“舌尖英雄”,宣稱意向加盟商達到6000家,僅用3個月就完成了瑞幸2年的開店規模;

     

    ⑥、農業大省河南的預制菜軍備競賽,也轟轟烈烈展開。雙匯、三全、千味央廚、仲景食品、九多肉多、宅樂送等巨頭掘金預制菜,有的推出4-7天保質期,1小時配送到家的短保預制菜;

     

    ⑦、廣東搶先于山東、河南等省之前發布了全國首個省級預制菜產業政策,而山東諸城、壽光,和廣東肇慶高要、湛江四地要爭“預制菜之都”;

     

    根據NCBD和36氪研究院預計,預制菜整體市場(含toB和toC)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到2025年將超過8300億元。

    從行業來看,我國預制菜行業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空間廣闊。

    一個基本現實是:預制菜市場目前為止還沒有頭部品牌跑出來,所以還有很大機會。

    03

    預制菜的“三宗罪”

    對于預制菜的槽點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口味差,食品安全,和沒有鍋氣。

    對于第一點無需贅述,盡管預制菜的口味還原度已經很高了,但不如現炒肯定是事實。

    食品安全其實有些多慮。如今的滅菌技術非常的多樣和高效,高溫滅菌、微波滅菌、輻照滅菌加上液氮冷凍,不但可以匹配不同的場景(餐飲的短保和零售的長保),而且產品安全系數和對菌落總數的控制,也是一般央廚達不到的,當然我們不排除某些低質的料理包攪渾市場,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關鍵在于第三點,“沒有鍋氣”,這個的爭議最大。就像某個評論說的那樣,“預制菜失去了菜的靈魂”。

    對于這句話的理解,如果我們拋開“情懷和匠心”等情感因素,只從行業的角度來解讀的話,那就是,預制菜沖擊了“以廚師為中心”的傳統餐飲體系,帶給個體餐飲從業者“集體的不安全感”。還有就是,長久以來,餐飲圈里都有鄙視鏈,而預制菜毫無爭議的處于這個“鄙視鏈”的最底層。

    先說“去廚師化”。近兩年跟很多老板聊天,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去廚師化”。為了保證出品的一致性,節約人力成本和食材損耗,加上對廚師團隊穩定性的顧慮,越來越多的老板不敢輕易把寶押在廚師身上

    尤其是疫情這三年,三座大山壓得餐飲喘不過氣,效率和成本成為老板們自救的兩大關鍵指標。而一袋成本在10元以下,2-3分鐘就能出餐的料理包無疑是餐飲,尤其是快餐老板們降本增效的利器。而廚師作為一個“非效率工種”,生存空間自然被一步步壓縮。

    由此導致廚師行業的兩級分化嚴重。一方面,隨著預制菜和半成品的滲透,不少廚師成為流水線上“擰螺絲的”,機械性的重復制作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可替代性越來越強。

    另一方面,具備創新和研發能力的廚師卻很吃香。太二、57度湘紛紛開出百萬年薪招聘廚師,條件不僅要求“熱愛菜品研發,有創新和鉆研精神”,還要具備“市場意識,了解工業化生產流程和成本核算”。

    以預制菜為代表的餐飲工業化,正嚴重挑戰著“以技能定價”的傳統廚師體系,這兩年網上有關“料理包取代廚師”,“預制菜讓廚師下崗”的言論不絕于耳,這就解釋了廚師群體為什么對預制菜如此的“憎惡”。

    再說下“餐飲鄙視鏈”。餐飲圈長期存在在一條鄙視鏈,即:正餐看不上快餐,快餐看不起小吃。不僅如此,不同品類里也有各自的鄙視鏈,粵菜、魯菜唯我獨尊,精品咖啡鄙視工業咖啡,鮮果茶瞧不起植脂末,購物中心看不起社區店,直營的看不上加盟的,老字號覺得網紅們太虛,新品牌覺得老字號要被淘汰等等等等。

    但如今,隨著餐飲工業化的加強,在所有的鄙視鏈中有一條最為明顯,那就是:技術流看不上工業化。大白話就是,酒樓里的預制菜再好,也比不過路邊攤上老板揮汗拎勺爆炒,吃的是經驗、是技術、是投入,匯成一個詞就是:鍋氣

    人人都不待見的預制菜,似乎生來就帶著“原罪”。

    04

    預制菜朝“三個分支”方向進發

    餐飲龍頭、零售巨頭、中國首富,預制菜賽道真是如火如荼,瞬間“群雄并起”。
    后疫情時代,為了搶占家庭餐桌,預制菜被一次次推向高潮,也成為了不少人緊盯的“肥肉”,寧可試錯,也絕不錯過。
    那各位玩家到底是以怎樣的模式打造預制菜?到底何種模式才是最受歡迎的?
    1、預制菜走向一:
    主打“方便即食”,圍繞1到2人就餐
    首批預制菜玩家,當屬“自熱即食”類,主打方便。
    像是自熱米飯、自熱火鍋、自熱酸辣粉,比如莫小仙、自嗨鍋等食品巨頭。
    當然也有餐企入局,比如海底撈的自熱小火鍋、自熱米飯,還有太二酸菜魚也上線了酸菜及自熱方便火鍋,麻六記上線酸辣粉。
    食材豐富,口味任選,價格高低不等,有10元左右主打性價比,但大部分都鎖定在30元以上。
    月銷量很高,2萬+到4萬+,甚至每月還有沖向5萬+單量,按每份30元均價,也是月收百萬。
    因為市場已經教育的很成熟,如今農夫山泉入局,也是想從“方便即食”方向切入,
    圍繞1-2人就餐場景,比如自己在家,比如辦公室工作餐。
    早在2020年,其實農夫山泉就開始布局,最開始上新咖喱牛肉等四款澆頭,如今上線3分鐘微波就可吃的米飯,搭配澆頭,也是應很多“懶”宅一族的呼聲,澆頭配米飯更加方便。
    這類型的預制菜目前走勢最好,因為受眾比較廣,鎖定電商平臺等零售渠道,1-2人就餐便利場景,尤其是疫情以后,客群穩定市場也相對成熟。
    2、預制菜走向二:
    主打“特色菜”等餐廳招牌大菜,圍繞多人聚餐場景
    這類型主要是餐企在做,將自己品牌的招牌大菜、特色菜做成預制菜在線上、門店等各個渠道售賣。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貝的賈國龍功夫菜
    ,比如它將西貝莜面村的招牌菜蒙古牛大骨、酸湯魚魚、羊蝎子、糖醋小排、奶酪餅等做成預制菜,顧客只要拿回去簡單加熱就可以端上桌。
    這類大菜很多人可能無法自己完成,主打的是家人、朋友小聚場景,既能夠在家完成,又很方便快捷。
    除了西貝賈國龍,還有張蘭的麻六記,她在其線上直播間賣饞嘴牛蛙、水煮肉片、小旺腸、酸菜魚、甜燒白、梅菜扣肉等爆款特色預制菜。
    而通過麻六記線上直播間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成績非常不錯,老壇酸菜魚89.9元2盒搭配出售,賣出6.8萬份,小旺腸賣出近12萬份,銷售額單月突破千萬。
    對于一家餐廳來說,這樣的輔助增長線是非常可觀的。
    3、預制菜走向三:
    主打“現炒、鍋氣”的方便菜
    這一類主要是主打“現炒、鍋氣”的現做預制菜,代表企業像是如今出場自帶BGM的陸正耀舌尖英雄,還有海底撈的方便菜。
    海底撈在2年前就上線了16款方便菜,都是新鮮現做的半成品,24小時內送到家,保質期4天,顧客需要自己簡單翻炒。
    舌尖工坊也是如此,搭配好凈菜、肉、調料,顧客買回家要自己烹飪,但是做法相對簡單,也方便快捷。
    它們最大的特色就是有“鍋氣”,
    享受自己烹飪的過程,尤其對于不會做菜的新手、小白來說,既滿足了自己做自己吃的愿望,又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這類受眾相對前兩種還是稍顯窄一些,是針對家庭餐桌中一部分年輕人對“做飯”儀式感有需求的,目前還在探索和“催熟”階段,需要資本和營銷去驅動。
    從陸正耀的打法就可以看出來,這條路需要大投入和付出,還要等待市場培育成熟。

    05

    結語

    2022年的黑珍珠餐廳指南榜單揭曉,有283家餐廳上榜。榜單根據場景和需求,共劃分三檔,分別是老饕們最愛的“一生必吃一次”的三鉆餐廳,適合情侶的“紀念日必吃”的二鉆餐廳63家,和社交為主的“聚會必吃”的一鉆餐廳。

    從榜單的劃分上,可以看出當下餐飲的消費分級非常的明顯。追求食材、服務和環境,可以去米其林或黑珍珠;追求效率和性價比,就去連鎖餐飲,口味未必驚艷,但勝在穩定;追求鍋汽,那就扎進蒼蠅小館,人聲鼎沸,自由自在。

    對餐飲人來說也是一樣,工業化與匠人精神向來難以共處,但好在需要足夠多樣,因此沒必要互掐。你可以自己炒料,自己穿串,自己琢磨新菜品,安心做小老板;也可以通過工業化把標準融合進產品,打造高市值的上市公司。

    煙火氣和萬店并不矛盾,只是不一樣的煙火。


    -END-
    來源
    ︱新餐見、餐飲O2O

       
    更多精彩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上)

    • 觀察|國內對標SYSCO的玩家類型(下)

    • 2022年中國預制菜發展趨勢研究報

    • 觀察|美菜做錯了什么

    • 連載一 |也亂彈下網紅名詞“預制菜”

    • 連載二|亂彈預制菜之前生今世

    • 餐飲B端電商一片藍海 誰會是中國的Infomart?

    • 日本的食材B2B巨頭伊藤忠和ACCESS帶給我們的啟示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曾就職于正大集團、吉野家、新希望集團、美團等,數字化餐飲供應鏈變革的篤行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餐飲老板內參、《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直播講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職業生涯歷經食材采購、冷鏈物流和大客戶銷售等,扎根于供應鏈的全流程場景。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夸父炸串、北京宴、香港馬會、巴黎貝甜、美團快驢、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等,致力于幫助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餐飲供應鏈咨詢

       請加微信   18610542110   孤獨的美食家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54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2日 21:01
    下一篇 2022年4月23日 04: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