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受到電子商務的影響,線下零售行業普遍一片狼藉,哀嚎不斷。
在這種背景下,持續保持10%以上增長率的餐飲業,成為了跨界創業者和資本市場尤為看中的線下商業形態。也因此,過去幾年,餐飲與資本表現出從未有過的親密,行業不斷傳出新興餐飲業態融資的消息。然而,歷經一波“互聯網+餐飲”投資熱后,2016年資本對于創業項目的投資行為顯然更加謹慎。
今天,參某在2016年融資成功的上百個餐飲品牌中,篩選出其中最受關注的10個融資案例,分別從商業模式、產品、團隊等多個維度,一起探討這些餐飲品牌獲得投資人青睞的原因。
小恒水餃,成立于2014年8月,以水餃為主營產品。2016年2月,小恒水餃獲得由競技創投領投,真格基金、險峰華興、青松基金及聯想控股現代農業與投資消費品“快刀手”朱擁華跟投的5000萬融資,實現了12個月3輪融資的壯舉。
受到資本青睞的原因:
產品純手工制作,產品質量過硬;
品牌文化傳達“家”的情懷;
市場無一家獨大的品牌;
單品易于復制和標準化。
邢少爺成立于2015年9月,目前主要以秦鎮米皮、老潼關肉夾饃為核心,做陜西特色美食。邢少爺獲1000萬元天使投資,由雪冰中國邢志遠、旻月科技馬如寶、法泰中國徐如根、慕槿投資倪惠霖聯合投資。
資本青睞的原因:
主打各地特色美食,產品擁有競爭力;
擁有自建外賣平臺,獨占流量入口;
自建外賣配送團隊,擁有較強配送優勢;
創始人資源整合能力強大。
遇見小面2014年6月創立,是經營重慶小面為主的川渝風味面館,目前在廣州擁有10間直營店。今年11月,遇見小面成功融資2500萬。
資本青睞的原因:
重慶小面品類市場火爆;
賦予傳統美食新的品牌印象;
單品標準化程度高,易復制、易擴張;
經營數據好看,日翻臺最高33.8次;
創始團隊穩定,具有戰斗力。
Coffee Box于今年4月獲華策影視領投5000萬元B輪融資,此前曾獲得鐘鼎創投、星創投(李靜、那英、梁靜、蔣雯麗等聯合創立)的A輪投資以及主持人戴軍的天使投資。
資本青睞的原因:
國內飲品市場亂象叢生,市場潛力巨大;
Coffee Box是一款基于快送服務的新銳咖啡品牌,模式新穎,優勢;
Coffee Box受到明星投資,擁有一定的娛樂圈人脈。
2016年5月3食材B2B平臺宋小菜完成A+輪8515萬元融資,投資方是銀泰投資、經緯中國、IDG中國,這是其繼完成1.04億元A輪融資后的新一輪融資。
資本青睞的原因:
市場對食材B2B有需求;
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穩定;
價格透明,對中小型餐館有吸引力;
已經搭建完成相應系統;
生產合伙人制度,深化食材供應鏈上游。
“好色派沙拉”獲22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東方富海、華諾創投、FreeS。早在2015年8月,其獲得千萬元A輪融資,由東方弘道領投,FreeS跟投;天使輪由IDG、3W基金孵化機構發掘投資。
資本青睞的原因:
主食沙拉基本完成顧客教育,市場潛力巨大;
消費者逐漸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線上引流能力較強,顧客粘度高;
線下地推活動轉化率較高,顧客認知性強。
因味茶成立于2015年,于今年7月獲得京東商城創始人劉強東高達5億人民幣的投資,并由“奶茶妹妹”章澤天出任品牌形象代言人。
資本青睞的原因:
新式茶飲品市場巨大,正受到年輕人喜愛;
因味茶針對性的新式茶飲品自開店以來受到年輕消費者追捧,好評不斷;
完善的后勤供應鏈管理體系;
完善的大數據架構,輔助店鋪經營;
完善的人員培養機制。
Kao!烤鋪今年7月完成A輪2000萬元融資,由安普創投、東部開發集團共同投資,融資將主要用于新開門店。
資本青睞的原因:
堂食+外賣形式24小時運營,商業模式具有競爭力;
品牌創立以來,實現所有線下店面全盈利;
創始人擁有供應鏈優勢,在產品成本上擁有一定競爭力;
品牌實現無廚師化,對員工依賴較少,易復制易擴張。
喜茶,2011年成立于廣東省江門市,5年期間成為廣州、深圳、中山、東莞最受歡迎的茶品牌,并形成獨特的“排隊代購”現象。今年8月,喜茶獲得知名投資機構IDG資本以及知名投資人何伯權的共同投資,融資金額超1億元。
資本青睞的原因:
“現象級”品牌,在區域內擁有強大的認知度;
產品質量過硬,性價比較高;
品牌多為直營,管理較為規范;
人才培養機制完善,可實現快速擴張。
西少爺成立于2014年,僅僅用了兩年8個月時間,西少爺共賣出885萬個肉夾饃,截至目前15家直營門店全部實現盈利,平均坪效6800元。今年12月,完成115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弘毅投資領投、今日資本跟投。
資本青睞的原因:
合理的單品商業模式:外帶(30%)+外賣(40%)+堂食(30%);
肉夾饃容易標準化、規模化;
坪效遠高于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巨頭;
人力成本控制在11%,盈利能力較強。
小結
通過以上10個經典的融資案例,參某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與其他餐飲業態相比,單品品牌在標準化、模式化方面擁有較大的競爭力。關于標準化,不僅僅餐飲行業,各行各業都在追求。餐廳實現標準化,既能簡化采購等運營環節,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又能保證產品質量處于較穩定的狀態(味道、分量等出現較大偏差會導致消費者產生心理落差,不利經營),有助于餐廳形成規模化經營。
參某認為,單品經營模式易于統一采購、易于統一制作、易于統一工、易于復制,自然也就容易受到資本青睞。
近幾年,主食沙拉、新式茶飲等新興餐飲業態受到投資者更多的關注。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于個性化、小眾化的消費需求有了明顯的提升。因此,投資者更愿意看好擁有一定市場教育成果的新興業態。
與前兩年的投資現象不同,如今投資者對于平臺類型的餐飲創業項目投資更為謹慎。這是因為,目前的平臺市場已經基本處于穩定階段,后來者在缺乏大量資金和龐大的資源的情況下,難以與行業龍頭競爭。
經歷過盲目投資的階段,目前投資者對于創業項目的團隊能力、運營能力極其看中。創業者再也無法如從前一般,依靠一個有創意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潛力打動投資者。如今,投資者更加愿意已經實現盈利,并擁有獨立資源的創業項目。
原創聲明:本文作者鴉青,屬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ID:canyinj),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轉載原創聯系】
微信:wuya0990
【商務合作聯系】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干貨
熊貓快餐 | 好色派沙拉 | 西少爺肉夾饃
云味館 | 打賞制度 | 3大思維引爆朋友圈
明星開餐廳 | 循環型營銷 | O2O下半場
戳閱讀原文,加入餐飲界創業者聯盟!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