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生意是很依賴員工的,比如美容美甲,按摩養生之類的生意。開這種店,一定要想好怎么管人,不然,卡老板脖子的不是外人,往往是員工。看過這位老板的經歷,相信你更有體會:
我的店是經營美睫美甲的。我們這個行業是技術活,工作久了,客戶都會比較認技師,如果技師離職令起爐灶會造成客戶的流失,越是老技師對店面的利和弊越明顯。
2016年店面從鬧市區搬到稍遠一點的副街,那邊房租費用低,周邊沒有什么商業店鋪,直達的公交車線路也不是很多,技師們中午用餐可選性就少了很多,有的技師需要換乘2趟公交車才能到店。新店位置稍偏,自然客流少,全憑老顧客和熟客推薦,所以業務量也相對會減少。
征詢技師意見時,除了一人選擇離職外,其余5人都表示愿意一同到新店工作。考慮到新店的周邊情況,當時決定中午管飯,由我家人給技師們中午做好送來。
第一個月還好,第二個月開始因為新店址業績下滑的明顯,劉**技師就提出新店址客流少,接單少了,雖然能理解需要點時間經營,但收入也少了,自己租房吃飯花費沒有少,希望店面給租房補助。我也考慮到新店址的情況,就給大家漲了底薪,并給租房的技師增加300元的住宿費。
過了一段時間,劉技師又說自己每天要導兩趟公交來店里,每月的路費比之前多花100塊,還有**技師和**技師也是這個情況,然后我又給大家每人加了100路費,擔心員工有想法,所以不管遠近都加了。
接著劉技師抱怨午餐不可口,自己不吃牛羊肉,青椒,茄子,魚也不喜歡吃,要不每人增加200塊飯費,大家給自帶飯或者叫外賣。店鋪換地址,已經損失了一些顧客,老技師再有變動,影響會更大。雖然感覺到劉技師有點過分,但也同意了。
后來,劉技師說她加不了班,因為離家遠,下班晚了就沒有公交車了,打車回去不劃算。我就把店規改了一下,晚上加班超過7點的,補10元車補,加班超過8點的,補20,超過9點的補30。
到這里還沒結束,后來劉技師說她婆婆病了,孩子沒人接送,她早上不能每天按時上班,下午4點就得走,想想指定約她的顧客還挺多的,我就說那這樣,咱們分成制,你不用來店等活,有約你的你再來,實收金額按比例分成,她同意了。
在劉技師一次又一次的要求中,業績沒有增加的同時,用于支付技師們的工資部分越來越高,技師們沒有想辦法把業績做上去,反而更加的松散。我想新店址初期都需要個過程,只要后面把業績做上去,給大家提高一些待遇也能留住人。
直到有一天,店里負者收款的小李說,“姐,劉技師在外面租了店,已經在裝修了,準備自己單獨開店了,估計最多一個月她就得和你提離職,她還邀請我和她一起合伙干,但是我對象說她那個店太小,沒啥前景也不一定能干好,而且我現在只會美甲,也不成熟。你對我平時也挺好的,我就沒答應,你心理有點數,提早安排,可別說是我說的”。
小李掌管著會員信息,劉技師平時和她走的很近,這次又拉她合伙,很明顯是沖著會員信息來的。
得知當晚我把會員系統的管理密碼改了,并通知店里的剩余4位員工,明天不用到店工作了,剩余工資正常發放。然后我又聯系了之前一位因生育離職的技師,讓她幫忙聯系人品靠譜的技師,急需誠聘。
店面停業2天后,3名新員工開始上崗,這次選擇的技師業務水平和服務意識都比之前要高出很多。老顧客猶猶豫豫的接受了新技師的服務,有留下的,也有流失的,但我接受這個結果。
通過這次集體開除后,店里的氣氛煥然一新,我重新指定了有利于店鋪健康發展的會員管理,薪資和店規,再也不會被技師拿捏了。
一個店面應該具備的生存能力,不應該只有一項,更不應該把要害和希望放在別人身上。在店鋪選人,育人,用人也應該遵循人性,有底線,店鋪經營推薦的不是技師技術,而是本身的品牌效應,離開了誰,品牌一樣發揮作用,牢牢吸引著客戶。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