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賣早餐,海底撈張大哥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17.08.2020



    導讀從賣菜,到賣火鍋,再到賣早餐,大廠阿里正在一步步擠進餐飲市場。


    本文2261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海底撈張勇最擔心的事,
    還是發生了
    2015年,在口碑主辦的一場名為“口碑·致匠心”餐飲峰會上,當時還不是新加坡首富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說了這么一句話:“我碰到馬總(馬云),就問他什么時候開免費火鍋店,他說沒計劃,我說那我就放心了。”
    然而就在去年,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在全國70多家門店推出了火鍋套餐,上線5種火鍋鍋底,搭配食材售賣。消費者可以選擇在盒馬餐飲區食用,也可以購買食材與湯底回家自己涮。
    去年雙十一,盒馬的火鍋套餐日訂單量達1.4萬單,其中6成是線上訂單。
    啊這……說好的沒計劃呢?
    事實上時隔多年,馬總的觸手不僅伸到了火鍋行業,更伸到了熟食、半成品、團餐、早餐等等領域,雖然不是“免費”,但也的的確確讓不少餐飲人感受到了威脅。
    比如最近盒馬鮮生旗下,被獨立拆分出來的早餐門店“盒小馬”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個前身名叫“Pick’n Go”的盒馬早餐業態,于8月12日在上海同時開出6家門店。

    圖片來源:微博@盒馬
    Pick’n Go是盒馬去年7月推出的業態,主要銷售早餐相關產品,消費者可在盒馬APP上下單,到就近自提貨柜提貨。
    盒小馬則在Pick’n Go的基礎,經過了多次迭代,推出了最受消費者歡迎的40余種產品,這其中有包子煎餅這樣的傳統中式早餐,也有三明治、披薩可頌這樣的西式早餐。
    從APP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份常規煎餅8元,一杯豆漿5元,一個手抓餅8元,大概人均消費在13元左右。

    盒馬APP上的早餐種類
    盒小馬開業首日,有不少消費者前去打卡,就連上海市副市長徐坤林也到現場品嘗了一份盒小馬早餐。

    圖片來源:微博@盒馬
    且這些門店全部分布在地鐵沿線,主打“手機下單10秒鐘,早上多睡10分鐘”,專為每天急于上班的都市白領設計。
    盒馬CEO侯毅表示,到今年年底前,盒小馬將沿上海地鐵站開出80家門店,覆蓋核心寫字樓、商圈、高密度社區,讓更多上海市民享受在線新經濟下的高品質生活。
    02
    從賣菜到賣火鍋,
    阿里野蠻侵入餐飲業
    其實,阿里進入餐飲界的野心早在4年前就埋下了,2016年11月,阿里巴巴推出了盒馬鮮生,在國內率先打造出一個“電商+線下超市、餐飲”的結合體。也開啟了在超市內引入餐飲區域的模式。
    這種模式一方面為顧客提供了就餐方便,同時延長了顧客在店內的停留時間,增強顧客粘性。
    另一方面,餐飲的高毛利率也可改善盒馬鮮生零售的盈利結構。
    2017年,馬云還曾親自巡視盒馬線下門店,品嘗了店內的生鮮熟食。
    也是自那個時候,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開始在餐飲行業內扎下了根。
    在盒馬之后,阿里巴巴又相繼推出號稱“3分鐘出餐,年銷售破10億,坪效最多達普通餐廳的5倍,并且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開設了300多家線下外賣門店”的餓了么未來餐廳,以及主打輕食快餐的筷馬熱食。
    只不過這兩個品牌水實在太深,在剛剛開業時借著阿里這棵大樹曇花一現后,便少有新的消息。
    但后來出現的盒馬F2以及今年上半年新開的盒馬mini明顯更像那么回事兒。
    盒馬F2的“F2”指的是Fast&Freshade,意為“快速、鮮制鮮售”。
    其主打“以餐飲為核心的便利店業態”的核心,是圍繞office辦公商圈人群的便利店,解決上班族在辦公場景下的早飯、中飯、下午茶的問題,類似于一個餐飲便利店。
    我們上文提到的Pick’n Go最初就是依托于盒馬F2存在的。

    圖片來源: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攝
    而“盒馬mini”則是定位于低線城市的盒馬“下沉版”,這種在門店外圍的舒適區開設了即購即走的外帶窗口,在縮減了線上配送的商品種類的同時,增加了線下促銷活動。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餐飲半成品為盒馬帶來的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習慣在家吃飯。

    根據盒馬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4月,盒馬工坊面向全國推出的商品數量已達1300款,其月銷售額已超過1億元,其中銷量最高的是手工鮮做餛飩,月銷量超過了1000萬份。

    03
    “野蠻人”闖進門,
    餐飲人要不要焦慮?
    通過近幾年阿里在餐飲行業的一系列布局,我們不難看出其對餐飲市場這塊蛋糕的垂涎。
    但阿里這種以巨頭姿態豪橫進入市場的方式,也讓不少餐飲人感到焦慮,比如早在Pick’n Go剛剛推出時,就曾有餐飲人向讀sir抱怨,表示阿里讓人壓力山大,對”無處不在的馬云”十分反感,“哪里都要插一手,讓其他人這么活?”
    的確,試想一下,原本在地鐵站外賣早餐的夫妻店,遇上了直接開在地鐵站內的盒小馬,客流直接被分走大半不說,對方還有更多資本花在營銷、管理、產品架構上,這區別,簡直就像地球人和三體人。
    不過也有餐飲人心態比較積極,在他們看來,阿里布局餐飲,其產品價格普遍較高,由此也可看出與一些夫妻小店主打的高性價產品面向的根本不是同一個消費群。
    舉個例子,就好像同樣是賣奶茶,30元一杯的喜茶和7元一杯的蜜雪冰城都可以活得很好。
    退一步說,巨頭進入市場也不一定就有絕對的碾壓優勢。比如此前曾高調宣稱將在3年內開出10000家店的蘇寧小店,自2019年1月1日至股權出售日6月24日止,虧損了近22億元。
    其實以讀sir個人的見解,阿里進入餐飲行業并不一定是件壞事。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我國餐飲行業收入突破4萬億大關,達到42716億元,預計2019全年市場規模將達4.7萬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6萬億元。 
    雖然市場廣闊,但不少品類都已經到了一個增長瓶頸,競爭壓力大,創新方向卻十分有限。這里就不得不說一個經典的理論案例了:
    相傳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想辦法帶活沙丁魚回港。
    雖經種種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魚還是會在中途窒息而死。后來,有人在裝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
    沙丁魚見了鯰魚四處躲避,這樣一來缺氧的問題得到解決,大多數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
    而突然擠進餐飲市場的阿里,無疑就是那一條兇猛龐大的鯰魚,說不定正是它的出現,能幫助更多求增長而不得的餐飲人,找到新的方向。


    你看好盒馬這些線下的布局嗎?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丨年賺上億加盟費,“楊國福們”仍難逃衛生、山寨困局

    丨美國人造肉巨頭,賣得其實是中國貨?

    丨吉野家為什么在中國混得這么慘?

    丨未來十年餐飲業的4大趨勢

    丨餐飲品牌紛紛入駐B站

    點這里!點這里!點這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59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7日 20:25
    下一篇 2020年8月17日 20:5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