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讀周報:國家將立法制止餐飲浪費;多地進口冷凍食品測出新冠病毒;海底撈敗訴…


    14.08.2020



    導讀一周餐飲頭條,讀sir陪你嘮~


    本文4369字;需8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最前沿:
    1.
    國家將立法制止餐飲浪費,
    全國31省份餐飲相關協會相應號召
    8月11日,新華社報道,習近平主席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
    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據悉,全球每年約三分之一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13億噸;而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面臨饑餓,相當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
    據測算,中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就高達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于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
    全國各地多個餐飲、烹飪協會接連發出倡議,號召餐飲企業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導消費者主動打包,深入做好“光盤行動”。
    同時,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到餐飲生產、加工、服務的全過程,減少餐廚垃圾。
    倡導半份小份
    8月11日,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向海內外會員、各國中餐業行業組織、餐飲企業及廣大消費者發出倡議,創新經營服務方式,倡導并踐行餐桌文明,積極推行“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
    提供“半份、半價”“小份、適價”服務方式,倡導“光盤行動”,帶頭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提供環保打包服務。
    不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
    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發布倡議書,各餐飲企業一線服務人員,要在顧客訂餐、點餐、加餐等環節,實施有效的消費指導,防止超量點餐,當好顧客的消費參謀;
    顧客餐后如有剩余食物,主動做好打包服務。對自助餐等顧客自選自取的經營形式,餐廳服務人員應加強餐廳現場的消費引導。
    推行N-1點餐模式
    武漢餐飲業協會發出倡議,推行N-1點餐模式,即10位進餐客人只能點9個人的菜,不夠再增加菜品,確保顧客吃好的同時,從源頭杜絕餐飲浪費。
    所有餐廳為顧客服務,必須以節約的原則作為前提,每家餐廳要準備打包盒,對萬一有剩菜、剩飯的顧客提供打包服務,體現餐飲行業的光盤行動。
    同時,要繼續倡導文明新風,實施公筷公勺,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執行長江、漢江禁漁規定:不購買、不烹飪、不銷售長江、漢江魚。
    推行《位上菜制作規范》
    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在倡議書中明確,餐飲服務單位要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到餐飲生產、加工、服務的全過程,減少餐廚垃圾;
    及時提示消費者根據用餐人數合理點菜、適度消費、避免浪費;提醒消費者“吃多少點多少,吃不了就打包”,并提供打包服務。
    同時要求科學合理設計宴會菜單,調整菜品數量、份量;
    菜單上標識菜品主料凈含量,鼓勵企業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服務;
    餐桌上放置公筷公勺,提倡分餐制,推行《位上菜制作規范》等標準。
    對“光盤”顧客予以適當獎勵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向餐飲行業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發出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倡議。其中提到,有條件者可適當增加打包有獎、“光盤”打折等優惠獎勵措施。
    截至8月13日,全國31省份餐飲相關協會均已發出倡議,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弘揚節約美德。
    另外,據央視新聞13日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一級巡視員張桂龍介紹,目前正在對國內外有關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相關立法、文件和政策措施進行梳理研究。
    張桂龍強調,下一步,法工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就加強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立法問題認真研究、深入論證,通過多種立法、決定等形式,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具體明確規定,在糧食生產、收購、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各個環節強化管理,有效減少損失浪費;特別是在餐飲消費環節,積極倡導合理、健康的飲食文化,建立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長效機制。
    讀sir點評: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整個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全球糧食價格不斷攀升,倡導勤儉節約,既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又對新生代有很好的教育警示的意義。
    2.
    江蘇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
    違規餐飲店最低罰款10萬元
    8月10日,《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修正后正式公布實施。江蘇全面禁食、禁捕、禁止交易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也包含在內!并且修正后的保護條例加大了懲處的力度。


    2020年7月31日,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決定》。
    修正后,《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全面禁止食用三類野生動物及其制品: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和三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保護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法律法規規定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動物。
    在禁食之外,該條例還對與之相關的各個環節做出了明確規定,全面禁捕、禁止交易。非法食用將受到對應的處罰,而違法的餐飲店也將面臨最低十萬元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并非2020年以來首個明確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的省份。
    2020年3月31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
    該條例明確禁食所有人工繁育、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并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廣東林業局表示,將有序推動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利用單位退出處置,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合法養殖、依規停業的農戶一定補償。
    讀sir點評:野生動物的確存在許多未知的隱患,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既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是對咱們自己的保護。
    3.
    一周兩起!多地進口冷凍食品發現新冠病毒
    8月11日深圳市龍崗區對進口冷鏈食品排查檢測,8月12日經省、市疾控中心復核,發現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注冊號:SIF601;批號:7720051522)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第一時間組織相關部門對可能接觸相關產品的人員進行全面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陽性樣品密切接觸者已納入健康管理;
    對全市相關庫存產品全部封存并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已售出產品全部追溯并通報相關機構進行處置;對相關產品外包裝及存放環境全部進行消殺。
    8月12日21時,陜西省疾控中心在西安方欣冷凍副食品批發市場進行每周例行采樣檢測中,發現該市場厄瓜多爾冷凍生南美白蝦(產品批號0063,注冊號7057)外包裝部分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后,迅速對該批次產品及接觸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
    經查,該批次進口產品到達陜西共計80件1120公斤,已有47件流入市場,其中安康市31件、寶雞市5件、咸陽市1件、西安市長安區10件,涉及市已緊急開展對相關凍品和密切接觸者的追溯檢測排查工作。
    陜西省已對該批次冷凍生南美白蝦全部下架、停售、封存,所有涉及場所封閉消毒,密切接觸者及相關從業人員全面進行核酸檢測、集中隔離和健康管理。
    據公開報道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我國多次在進口冷凍食品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
    • 7月3日,福建廈門,厄瓜多爾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兩個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 7月3日,遼寧大連,厄瓜多爾生產的凍南美白蝦三個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 7月14日,江西萍鄉,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和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 7月14日,重慶沙坪壩區,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 7月16日,云南,凍南美白蝦包裝箱外表面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 7月23日,遼寧大連,凱洋海鮮的冷庫食品、加工車間、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環境的多份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 8月11日,山東煙臺,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 8月12日,安徽蕪湖,1家餐飲店進口的厄瓜多爾凍蝦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 8月13日,深圳龍崗,1份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為什么多地在進口冷凍食品上發現新冠病毒?
    專家表示,出現這一情況主要與國外疫情嚴重,冷凍食品加工過程較容易污染有關。“冷凍海鮮產品通常均儲存在低溫的環境,而環境的溫度越低,病毒保存的時間越長,所以容易在冷凍海鮮產品中或者其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
    讀sir點評:國內疫情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海外疫情仍然十分嚴重,各位餐飲人在購買進口冷凍食品時一定要注意甄別。
    4.
    海底撈狀告河底撈,敗訴
    最近海底撈又上熱搜了,只不過這次不是為了道歉。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判決書顯示,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底撈公司”)曾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將長沙市雨花區河底撈餐館(下稱“河底撈餐館”)訴至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海底撈公司請求河底撈餐館停止商標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20萬元。
    根據判決書,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認為,無論從字體的字形、讀音、構圖、顏色,還是從原告、被告經營的菜品等方面,均不會使一般的消費者對河底撈的餐飲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原告注冊商標海底撈之間有特定的聯系,故河底撈餐館不構成對原告海底撈公司的注冊商標“海底撈”的商標權的侵犯。


    “海底撈”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
    “河底撈”餐館于2018年9月20日核準登記,是一家以經營河鮮為特色的湘菜館。“河底撈”的商標整體采用藝術字形式,其中“河”字的三點水則呈現河流的藝術形態,“底”字下面的點則是由一個魚形圖像所代替。并且整個招牌上方都有一個活蹦亂跳的魚的圖像。


    “海底撈”認為河底撈餐館使用的“河底撈”標識與海底撈公司核準注冊的“海底撈”商標為近似商標, 河底撈餐館在其經營場所使用“河底撈”商標,屬于飯店服務業中典型的商標使用行為,構成在相同服務上使用近似商標,侵犯了告海底撈公司的“海底撈”商標專用權。 
    被告河底撈餐館辯稱:“河底撈”的標識與原告海底撈公司的“海底撈”的商標不屬于近似商標。在本案里面,我們認為河與海讀音不同,字形更是不同。兩者對于提供的菜品系列以及提供服務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
    長沙市天心區法院審理后認為,“河底撈”標識與“海底撈”商標雖都有“底撈”二字,但在文字的整體字形方面,兩者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讀音方面“河”字與“海”字,雖然拼音都是H開頭,兩者讀音無任何相似性。
    其次,海底撈公司旗下所有店鋪經營的菜譜全部是川菜系列的火鍋,而河底撈餐館經營的菜譜是典型的湘菜系列。故被告河底撈餐館不構成對原告海底撈公司的注冊商標“海底撈”的商標權的侵犯。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一審駁回了原告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一審宣判后,原被告雙方均未上訴。
    只不過如今河底撈還是將品牌名改為了河底鮮,對此,餐館老板娘康純解釋,“我和丈夫只想做純正、地道的湘菜,他們是大公司,我們不想再惹麻煩。”
    讀sir點評:為品牌維權是好事,但不分青紅皂白一通告,就有些蠻橫了。
    02
    最糊涂
    擔心鹵菜變質,
    老板將甲醛溶液加到菜里致16人中毒
    湘潭縣的歐陽某某與蘇某某夫婦經營鹵菜生意,隨著天氣逐漸熱了起來,加上鹵菜生產量加大,夫婦倆擔心鹵菜變質,于是便將稀釋過的甲醛溶液,添加到多種菜品中,由此導致16人中毒。
    發現陸續有人食物中毒后,湘潭村鎮縣三級聯動,緊急將患者送醫救治。
    好在有驚無險,16名患者都已康復,也得到了賠償。但不少消費者表示,自己到現在仍然會出現不適的癥狀。


    近日,湘潭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這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這對經營鹵菜的夫妻,最終雙雙獲刑。最終,被告人歐陽某某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被告人蘇某清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
    讀sir點評:稍微有點生活常識的人也該知道甲醛是有毒化學品,怎么能往菜里加呢?


    本文由餐飲人必讀整理編輯

    本文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中新財經、環球網、長沙晚報等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丨年賺上億加盟費,“楊國福們”仍難逃衛生、山寨困局
    丨美國人造肉巨頭,賣得其實是中國貨?
    丨吉野家為什么在中國混得這么慘?
    丨未來十年餐飲業的4大趨勢
    丨餐飲品牌紛紛入駐B站


    點這里!點這里!點這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59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14日 20:25
    下一篇 2020年8月14日 20:5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