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好的“報復性”消費,去哪兒了?


    最近,各地餐飲企業陸續恢復營業。微博上,“疫情過后的第一件事”的話題閱讀量高達4.1億,其中被置頂的回帖——“吃火鍋”僅點贊數就超過了20.1萬。


    有業內人士表示,疫情過后,餐飲行業或將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而“火鍋”則成為大家極為想念的食物。



    面對疫情大家要樂觀,因為悲觀者獲得掌聲,樂觀者獲得財富;但是真正的樂觀,是充分了解事實后的理性樂觀,而不是盲目樂觀,那是真傻。


    但是,在樂觀之前,我們先看看這次疫情后,要面臨怎么樣的挑戰。


    1

    說好的“報復性”消費,去哪兒了?


    與其說這是“報復性消費”,倒不如說這是“補償性消費”。


    因為一場疫情,很多人的春節出游計劃泡湯了,一些青年男女的結婚計劃取消了……可以說,為了防控,幾乎每個國人都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收縮”了自己行為和消費。


    現在,當政策出現松動的時候,民眾一股腦地出動,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情緒”去庫存。這就好比一個水庫,已經蓄水兩個月,一旦開閘,必然洶涌。


    這樣的消費狀態,其實在十七年前的非典時期,我們就經歷過。



    非典爆發后,各項經濟數據都十分難看。但疫情結束后,消費需求反彈,深V反彈即刻出現。


    旅游和餐飲行業更是強勢反彈。非典之后,星級酒店和餐飲的增速不僅反彈,甚至還是這十幾年中的最高點。


    但是,這次餐飲業都在期盼等待已久的“報復性消費”,并沒有如期而至。


    經過我們的調查了解,實施情況和想象落差甚大。不僅沒有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就連普通時期的客流量標準都沒有達到。


    2月25日,廣州的3家恢復堂食餐廳,第一天的流水僅有平時的1.7%,這樣的流水賬還不如不開業,好歹還能省下水電費。


    但是對于復工的企業來說,停業就是“等死”,開門營業好歹還能賺個吆喝聲,對于提高知名度也有一定作用。


    開店營業也是白搭,沒人來吃飯,還要倒貼人工水電費!“一家已經恢復營業的餐廳老板無奈抱怨。


    環繞深圳中心城一圈,你會發現開業的僅有平時的10%規模。人流量及其慘淡,除了偶爾幾個外賣小哥和保潔阿姨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客人。


    近兩日,有媒體記者在廣州10個平日人氣頗高的購物中心調查,已經開業的有上百家餐廳,但商場內逛街的人,屈指可數


    12點15分左右,正佳廣場。在B1層的美食街里,翠華餐廳有10多位顧客在用餐,鹵味研究所只有1位顧客,但在出餐口前的桌子上擺放著多份打包好的外賣。


    樓上的麥當勞、漢堡王等快餐店也有少量客人在用餐,而太二、蔡瀾港式點心專門店、味千涮、太興餐廳等排隊店已經沒人排隊。


    遇見小面同樣也是只有1位顧客,而對面的和府撈面則有8位左右的顧客在用餐。就連6樓的陶陶居”隔桌坐人“能坐滿,但也不需要排隊等位。


    其它商場也大都如此,為何人們此時不愛去廣場店吃飯?


    因為上班的白領們中午出不來,再加上經過疫情防范意識也是有明顯的提升,能自己帶飯就自己帶飯,可以叫外賣就叫外賣。



    不上班的人則在家里自己做飯或叫外賣,50歲以上退休人員和家庭客,則就近街坊去了陶陶居、漁民新村等能吃茶點的酒樓。


    2
    低消費欲望的養成

    有些東西,壓抑久了會爆發,比如情緒;但是有些東西,壓抑之后,可能就沒有了,比如消費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就是在這次疫情下,我發現平時我每天都要喝的咖啡,不喝也是沒關系的;

    隔三差五都要下各種館子的,我這天天在家吃得清淡,飲食口味都變淡了;甚至都學會斷舍離了。

    原來我們的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多東西。

    都說21天養成一個習慣,這一個月的時間里, 很多人,都快養成低欲望的消費習慣。

    也就是說消費者漸漸會發現以前覺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其實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必要,尤其對于衣服,鞋子,包包這類非生活必須品。

    微博前幾天有一項投票:疫情結束后,你會進行“報復性消費”嗎?

    總計20.7萬人參與的投票中,僅有3.1萬人表示會買買買,剛剛接近15%。有14.3萬人明確表示“不會,該干啥干啥”。

    這次疫情,真的是給我們全體國人,上了一堂特別生動的現金流管理課。

    不要跟我說你有多牛逼,資產多雄厚,只要你有不可避免的成本開支,你手上沒有幾個月穩定的現金流,分分鐘財務爆倉。

    中國過去這些年的高速發展吧,讓很多年輕人失去了儲蓄的習慣,過上了月光,甚至負債的生活方式,反正平時有收入能抵扣負債,還上月供就行。這次突然發現行不通了。

    再說了,好多人不上班就沒有工資收入,哪里來的錢去”報復性消費“呢?

    你可以想象,經過這次財富洗禮教育的中產階級么,未來不僅是低欲望消費,更是選擇不隨便消費,要存錢呀,要理財呀,要為將來的養老做準備呀。

    一件事情最有深度的改革,就是對人們觀念的改革,這次疫情,我覺得給商家和消費者都是一個教育。

    3
    不開工,苦!開工,難!


    餐飲業損失巨大欲哭無淚,好不容易迎來能復工開門營業了,但為何很多老板還是選擇繼續關門呢?這什么情況?是怕麻煩還是擔心沒生意?


    盡管,國內黑天鵝事件已到收官時刻,但各地的防護措施還是很嚴的,尤其是對于人員聚集性的行業還是重點監控的,各地對于餐飲業的復工開門營業防護措施有一定的要求。

    雖然各地的要求不一。但總的說來,測溫儀、消毒水和口罩是復業必備的“三大件”。


    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就表示,當前最難就是口罩供應,公司采購幾乎住到了口罩廠,天天等。而早在2月2日,眉州東坡采購口罩、消毒液、體溫表、酒精、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就消耗了38 萬。


    奈雪的茶全國350家店員工已近2萬人,按每人平均4小時換一只一次性口罩,耗費的數量和開銷,一個月就要數十萬。


    最主要這些物資還不太好采購,其它中小餐企就更麻煩了。


    現在還有好多不確定因素,拐點還沒有出現,還要嚴防死守,餐廳開業要面臨著好多問題,每天的營業收入能不能大于支出?如果大于不了這個支出,能不開盡量不開。


    第二就是員工和客人的健康問題。萬一一個員工客人患病,你知道會有多大的事嗎?你關門都賠不起!懂嗎?誰敢開,何止餐飲?酒店美容娛樂業等等!


    這么麻煩叫老板怎樣開門?還是宅在家看情況吧!很多老板不愿開門營業,一來怕麻煩二來擔心沒生意,你說是嗎?


    餐飲人開門太難了!人工!房租!水電!就是沒有黑天鵝整個都艱難度日!更何況現在路上街上行人都少!就是開了,也沒多少人去!


    吃個飯,聚個餐,和特工一樣,誰還會有這個心情,誰會來吃?消費能力有限!營業額少之又少!即使開業也賺不回來費用,目前的客流量開門營業比不開損失更大,賠得更多。

    4

    小結


    那些在這次疫情中沒有破產的餐飲企業,我先說聲祝賀,能活下來本來就是一種勝利。

    但是我也要提醒,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面,開業后的客流不足和租金人工剛性成本的雙重壓力,呈現剪刀效應,所以要警惕更難熬的3、4月份。

    餐飲行業應當借此疫情帶來的影響,做好現金流和節約成本自救的同時,推動品牌化、簡約化、外賣化、自帶化、分餐化…


    -end-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餐飲O2O“戰疫”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84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4日 23:57
    下一篇 2020年3月5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