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4.2020
導讀:餐飲巨頭集體漲價,又集體道歉,這到底合不合法、理、情?
本文2432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第一次是因為全國門店漲價6%,而引起大量消費者的不滿。也正是因此,在上周五下午,海底撈緊急發布道歉聲明,坦然承認: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并表示:漲價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面對如此誠懇的態度,消費者也十分買賬,紛紛留言表示:好的,原諒你了。
2017年,海底撈曝出“老鼠門”事件,當事件爆發后,在不到 4 小時內,海底撈就發表了致歉信。態度誠懇,不找借口不甩鍋,短短半天里,讓原本憤怒的消費者態度180度大轉彎,紛紛表示“可以理解,可以原諒。”相比起來,這一次漲價風波之后的道歉,明顯來得有些遲,但好在,沒有缺席。
海底撈道歉的次日,西貝莜面村也就漲價一事向消費者道歉,而且道歉信還是董事長賈國龍親自下場發的。他在其微博賬號發文稱,2月1日起,西貝莜面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上漲1-10元不等。4月6日起,上海12家門店的25道堂食菜品,也上漲1-10元不等。全國其他374家門店的堂食價格沒變。他表示:“從今天(4月11日)開始,所有漲價的外賣、堂食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賈國龍還給出了補償措施:“我還決定,5月31日前,在全國59個城市386家西貝門店堂食用餐,可以享受吃100元,返50元的優惠,以表誠意。50元的返券只能下次使用了,其實我們也挺難的,還希望您支持生意。”隨后西貝筱面村官方微博轉發了這條微博,并稱“對不起大家了”。
不過面對西貝莜面村的道歉,消費者的態度就比較兩極分化了。有人認為根本不必道歉,企業也不容易,漲價理所應當;也有人認為,本來就貴的離譜還要漲價,道歉也不想原諒。
就在大家為著餐企到底需不需要因為“漲價”向消費者道歉而爭吵時,之前多次出境的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于4月11日下午在其微博賬號發文稱:老鄉雞堅決不漲價,還免費送。
在其發布的長圖文中,束從軒表示:餐飲行業并未迎來想象中的“報復性”消費,確實壓力山大;但消費者的支出受收入影響,在特殊時期漲價,自己“想都不敢想”。另外,束從軒還提出,老鄉雞準備了100萬份雞湯,從14號開始,免費送給消費者喝。
消息一經發布,評論區立刻被稱贊之聲所占據,束從軒本人,又再一次被貼上了“最有人情味的企業家”這一標簽。也有網友調侃,“海底撈和西貝哭暈在廁所,雞爪子是插刀教嗎?”
此次疫情期間,老鄉雞又是手撕員工聯名信,又是舉辦土味發布會的,幾次營銷活動下來,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而這次,餐飲行業漲價風波鬧得沸沸揚揚,老鄉雞自然要“蹭”一波熱度,再收割一波路人緣。這次餐飲頭部企業“漲價又降價”的舉動,不僅在消費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應,同行的從業者們,也覺得十分困惑——當我的餐廳因成本上漲而面臨虧錢時,我到底有沒有權利漲價?而漲多少,才不會觸碰到消費者的接受底線呢?從商業經營的角度來說,經過此次疫情,餐飲行業的漲價現象是合理的。因為此次疫情帶來的沖擊是長遠,復雜的。且加之于中美貿易摩擦、經濟下行周期、石油沖擊等情況之下,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是巨大的,甚至是災難性的。而在經歷的兩個多月的門店空窗期后,很多餐廳迫不及待地開工,卻發現想象中的報復性消費并沒有出現,成本反而在不斷上升。美團的數據統計,雖然目前餐飲業復工已經接近80%,但是銷售額只有原來的40%,一半不到。很多中小型餐企沒有等到2020年的春天,僥幸存活的餐企,不得不適當漲價,以保證自己的心血能存活到一切真正變好的那一天。
在這次疫情中,受到沖擊最大,最脆弱的是中低層的群眾。普通人降薪、失業、找不到工作,非常脆弱,對生活影響巨大。而本身資產豐厚的群體,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反而沒那么大。這也是之前海底撈被曝漲價后,消費者普遍比較認可的一個觀點:過去客單150時愿意去的消費者,也不會在意他客單漲到170;而過去客單150都嫌貴的,即便降價到客單120,也還是不會去。所以也有人猜測,海底撈、西貝的漲價策略,其實是在最大程度地壓榨消費者剩余。即舍棄那一批覺得客單150就已經很貴了的消費者,只抓住客單漲到170也不那么敏感的群體。這一點自然是不符合道德人情的,所以我們也看到了消費者對漲價一事表現出的反感。
最后,我們需要知道,法律是社會道德不可突破的底線,有時候就算漲價漲得合情合理,只要觸動這條底線,依然是不可取的。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餐飲企業是有一定限度的自由定價權利的,但其定價行為最終受到國家物價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監管。只要明碼標價、童叟無欺,且漲幅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一般來說餐飲企業漲價就沒有大的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耍小聰明和同行一起“相約漲價”。去年十月,由于豬肉漲價漲得實在太厲害,導致牛、羊肉價格也一起上漲。經營羊肉米粉店的高女士和開牛肉粉店的馮先生等同行在微信群交流時,一致認為肉價上漲了這么多,他們適當給產品漲價一到兩元,應該沒什么問題,于是相約10月1日起提高牛羊肉粉價。10月12日,貴州黔西縣市監局通報這兩家店的行為為“串通漲價”,對其作出告誡處罰。食材成本上漲,商家相應地對產品漲價,這怎么違法了?貴州黔西縣市監局認為,高女士和馮先生違反了《價格法》第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互相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果餐廳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運營成本,適當、合理漲價就沒錯,但關鍵是高女士和馮先生是相約漲價,這就是不正當價格行為了,大家需要引以為戒。
你能接受餐企疫情后漲價嗎?漲多少合理?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