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2020
導讀:一周餐飲頭條,讀sir陪你嘮~
本文2984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日前,“海底撈復工后漲價約6%”的話題登上熱搜。社交媒體上,多地網友反映疫情后海底撈門店菜品價格上漲。4月10日,海底撈官方微博表示,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表示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讀sir點評:道歉信一發表,海底撈獲得了大量來自消費者的稱贊,不得不說,棋高一著。瑞幸股價自本周以來一直處于停牌狀態,現報4.39美元。今年1月底,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該機構收到一份89頁的匿名調查報告,指稱瑞幸咖啡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隨后瑞幸回應做空稱,報告中包含的所謂證據無確鑿事實依據,且報告中的指控均基于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但上周四,瑞幸咖啡卻突然于美股盤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人民幣交易額,相關的費用和支出也相應虛增。瑞幸咖啡股價當日暴跌逾75%。隨后,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在微信朋友圈道歉,“我個人非常自責。無論獨立委員會的最終調查結果怎樣,我都會承擔應有的責任。”瑞幸也通過官方社交平臺進行道歉:對于任何涉事人員,公司將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的權利,不會包庇,絕不姑息!公司也將深刻反思懺悔,強化內控合規。目前,納斯達克交易所要求瑞幸咖啡(LK.US)披露更多信息,在披露更多信息之前將維持停牌狀態。
長沙茶飲品牌茶顏悅色日前被茶顏觀色起訴,如今一審宣判稱“原告主觀惡意明顯”。4月9日,記者從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了解到,關于“茶顏觀色”注冊商標專用權人廣州洛旗公司向法院起訴長沙“茶顏悅色”商標侵權案,在4月8日,岳麓區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件,并當庭宣判駁回原告廣州洛旗公司全部訴訟請求。
審判結果顯示,注冊商標“茶顏悅色”在使用上,既未超出核定使用的范圍,亦與注冊商標“茶顏觀色”不相近似,不易混淆。故“茶顏悅色”不構成商標侵權。而廣州洛旗公司作為同行業競爭者,理應知曉“茶顏悅色”的知名度,但其仍受讓使用注冊商標“茶顏觀色”,并以此作為權利商標對注冊商標“茶顏悅色”提起商標侵權之訴,主觀惡意明顯,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故洛旗公司訴訟請求不應得到法院支持。
讀sir點評:企業保護自己的商標是天經地義,但打著保護商標的名頭惡意競爭就有點過分了。
4月1日,羅永浩直播帶貨首秀,當晚共計售出46.5萬盒信良記小龍蝦。大批消費者購買導致直接爆單,信良記未能在承諾時間內將訂單全部發出,為此還受到了抖音官方的處罰。
4月5日晚,信良記官方回應,承諾未來3天內把未發訂單全部發出,且對超期用戶給予一張20元全店通用優惠券和10元店鋪專屬新品嘗鮮券。然而,一周后有消費者收到商品后發現,小龍蝦存在包裝漏氣、生產期為去年6月等問題。
對此,信良記官方店鋪表示:“漏氣可能是因為路途顛簸,難免有蝦鉗扎破密封袋。”信良記食品方面也發布說明回應稱,信良記小龍蝦產品的執行標準為SB/T10379,產品在工廠加工后經廠檢合格后出廠銷售,產品均經過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小龍蝦產品,采用液氮低溫速凍技術,產品在規范的冷凍溫度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保質期( 18 個月)內均可以保證產品的安全及質量,請消費者放心食用。
讀sir點評:直播帶貨發達,品牌的售后處理也要跟上。
近日,多地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反映海底撈門店菜品價格上漲。海底撈公共關系科回應多家媒體稱,由于疫情和成本上漲,公司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就在網友們為海底撈到底該不該漲價的問題爭論不休時,大家發現,奶茶也漲價了。
例如,喜茶于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新品“豆豆波波茶”,價位從25元漲至27元。而幾款常規產品,例如“奶茶波波”、“芝芝莓莓”、“多肉葡萄”等產品的價位,亦分別在原來25元、30元、28元的基礎上漲了2元。另一奶茶品牌“奈雪の茶”目前雖未出現產品大規模漲價的情況,但仍有個別單品上調了價位。例如產品“霸氣草莓”的價格已由2019年的28元漲至29元,而此前賣28元的“霸氣芝士黑提”目前已無售賣,類似的產品“霸氣芝士草莓”、“霸氣芝士葡萄”的售賣價格仍是28元。喜茶公關負責人霍瑋向媒體表示,這是疫情后原材料上漲的原因導致的。根據喜茶方面提供的資料,自1月開始,喜茶在門店內放置了告知漲價的臺卡,稱由于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不得不對少部分品種的售價進行了上調。
讀sir點評:“報復性消費”估計快要被“報復性漲價”給嚇退了。4月8日晚上七點半左右,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了一則《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目錄》)。《目錄》涵蓋了眾多養殖戶關注的,包括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珍珠雞、雉雞、鷓鴣、綠頭鴨、鴕鳥、水貂、銀狐、藍狐、貉等13種特種畜禽,或將與豬牛羊享受同等“待遇”。《目錄》剛發出來一個小時不到,四川綿陽的鴕鳥養殖戶王森就接到了電話。隨后他自己又在網上看了好幾遍,之后又在朋友圈轉發了該消息。“到底能不能養,之前是一半一半,現在覺得百分之九十五都沒問題了,終于可以睡個踏實覺了”。而之前在長沙等地十分常見的口味蛇、娃娃魚等餐廳,則基本處于閉店狀態,大多門口都貼上了“門面轉讓”、“旺鋪轉租”等公告。另外,此前關注度較高的狗未被列入《目錄》,農業農村部在說明中回應,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有專家表示,狗不在《目錄》之列,按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的決定,這意味著狗肉或將被禁食。3月31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以白名單的形式明確規定:豬、牛、羊、驢、兔、雞、鴨、鵝、鴿、鵪鶉可以吃,但貓狗禁止食用。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表示,貓狗作為寵物,與人類建立起比其他動物更為親近的關系,禁止食用貓狗等寵物是許多發達國家和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的通行做法,也是現代人類文明的要求和體現。然而,這一決定在社交平臺上引起了巨大爭議,有些網友堅決支持立法禁食狗肉,認同禁食貓狗肉能推動文明進步的看法;但也有不少網友反對立法禁食狗肉,“我國如要立法‘禁食狗肉貓肉’,本身是極端錯誤的。法律上,沒有‘伴侶動物’這個說法。寵物豬,寵物蛇,寵物羊能養的多了去了。照這個理論,全都別吃了。”知名歷史博主@戰爭史研究WHS更是反駁道,按照中國的文明,犬自古就是六畜之一。且在韓國、日本、二戰前的歐洲各國多有食用狗肉的傳統,在20世紀之前,吃狗肉也不是什么文化禁忌。因此不應把“吃狗肉”的文化和文明排除在人類文明進步的范疇外。事實上,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有44494家狗類養殖、經營公司,而廣西等地,更是有大量銷售狗產品的餐飲企業。如果狗肉真的被立法禁食,那將是一場更加龐大的風暴。
讀sir點評:雖然讀sir從不吃狗肉,但也尊重別人吃狗肉的傳統和風俗。整治伴侶犬被偷走吃肉的惡劣情況,也許更應加強對盜竊行為的處罰,而非一刀切,甚至扣上“吃狗肉”就不是進步文明的帽子。
本文由餐飲人必讀整理編輯
素材來源:騰訊證券、北京商報、解放日報、界面新聞、上觀新聞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