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2020
導讀:市值突破2000億港元,海底撈成當之無愧的餐飲霸主。
本文3671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2019年,消費升級熱度始終不減:個性化消費力度不減,去品牌化、共享消費意識漸成主流趨勢;但同時,大環境下經濟增速放緩,消費欲望消減,也為消費升級蒙上了一層陰影。 四川香天下餐飲管理公司董事長朱星全在長江創創課堂上分享了他的理念: “ 精細化運營的核心首先是管理者要解放思想,只有把自己看透的人才有更好的未來。管理的本質是要構建一個系統,從一招致勝轉變為系統致勝策略。構建新型組織形式,就必須要培養組織中“愛”的建設。愛就是利他,愛就是付出。愛的核心就是家庭文化。”朱星全表示,組織模式升級的核心在于三個“深耕”,即深耕運營、深耕系統、深耕組織。
中餐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香天下品牌在餐飲行業中排行第八位;在麻辣火鍋垂直品類中品牌排名前三。為了追求更好的經營效果,我深入調研、走訪了同行業內大中小型企業,總結出一些規律。市場喧囂時,少了對商業本質的探究;而泡沫消退后,多了商業本質的思考。在開始思考商業本質前,我將現在企業面臨的常見問題總結成了七條:
總結起來,上述現象出現的核心原因在于組織推動力不足、組織建設不完善,同時也就引出我今天的話題:企業組織建設。
我認為,對于企業而言,所有的思想、模式和內容都靠組織推動實現。以往談到組織建設,會提及企業戰略、目標、愿景、團隊、績效、考核等等關鍵詞,但是對于創業公司而言,上述所有關鍵詞其實只是三個字“活下去”,這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換一個邏輯,我認為需要重新思考企業組織本質。在我們去研究任何戰略、天花板、格局、商業模式之前,我們首先要問自己一句,這個事給你干,你有孕育能力嗎?如果沒有,那就不要想,回去認認真真打造好自己的組織,再出去拉資源、拉資金、找項目。自2018年以來,企業成本控制力挑戰加劇,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品質生活,企業已經回歸到通過深耕運營才能持續增長的時代。因此我們要回歸生意本質,回歸精細化運營,否則很容易被時代淘汰。運營能力的三項核心指標分別是盈利能力、經營效率,營收增速。有一位朋友,曾經開了一家餐廳,顧客盈門但是始終無法盈利。我去調研才發現,餐廳里三百多個菜品,廚房的工資支出成本極高。我建議其改變策略,只賣一個套餐,最終把店里的菜品減少到幾十個,廚師的成本也就隨之降低。經過這番改革,店鋪第一個月就實現了盈利,利潤超過70萬。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精細化運營的核心首先是管理者要解放思想,只有把自己看透的人才有更好的未來。有些說要找對人,有些說要打造好團隊,有些說要做好績效。其實管理的本質是要構建一個系統,從一招致勝轉變為系統致勝策略。縱觀目前市場發展風向,企業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長出系統化翅膀起飛,另一種是留在同質化沙灘血戰。戰略要從系統致勝,我們未來做所有事情都需要系統支撐。任何創業者在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時候都要明確幾個問題:信念、夢想、目標以及格局,這是決定企業下一步發展的原動力,如果沒有找到,企業組織就沒有靈魂和活性。第一個轉變是將企業的夢想、使命等由外驅動改為內驅動。以前所有的組織,都是解決社會痛點,比如說阿里巴巴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是這兩年,現在阿里巴巴的總裁提出了“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價值觀。所有人在膨脹期都是向外的,安靜下來之后都是向內的,企業也一樣。如果這兩年你的公司還在讓全人類天天有錢數,我建議回去改一下,讓員工怎么樣,投資者怎么樣。可能員工聽起來貌似和他有關系一點,他會有動力一些,這個向外和向內的時代應該是來臨了。所以,梳理公司的頂層三角形的時候,一定要回憶自己創業最初的初衷是什么,最終的夢想是什么,因為這個是決定企業下一步發展的源動力,這是組織的靈魂,也是核心。很多人在互聯網時代被教壞了,很多人認為一定要扁平化,好多公司治理結構。但是我想告訴你,如果你還沒有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在企業規模尚小的時候,行政命令是速率最高的執行架構。而且對于小企業來說,管理者和員工并不能達到高度的思維融合。當然,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階段,一定要根據公司現有的階段去規劃行政命令和共生架構。組織中“愛”的建設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首先企業家要反問自己,你懂愛嗎?人們常說“高處不勝寒”,意思就是,你地位很高,難以找到一個對話的人,所以很孤獨。其實孤獨的原因是你沒有愛,你沒有愛和下面的人說話,所以變得很孤獨。我調研時發現,有一些管理者一回公司,所有員工本來是在喜笑顏開地工作,管理者一來所有人馬上變成陰天,認真敲電腦。我覺得這個公司估計要改造管理者,不改造他就沒戲了。因為他已經變得冷漠,和愛唱反調,長久以來組織就會慢慢衰老、慢慢臃腫、慢慢解散,就沒有動力了。愛是付出,不是擁有。愛的核心是家庭文化,通俗來講就是,對你的家人和公司要保持如一。企業規模有大有小,在組織構建時也各有不同。下面我將介紹小公司、大企業在組織搭建的一些心法:小公司的組織核心是“一把手工程”。由管理者作為思想者,其他員工作為執行者,在一件事情成功之后,管理者要獎勵的切記是執行者。我們打造針對小單位的超強執行文化,子公司或者分店一定是獎勵執行者,絕不會獎勵思想者/建議者,我們不剝奪“思想”的權利,但是重要的一定是執行者。小公司要少談精神,多談物質。心態管理和能量塑造都是小企業發展必須做到的,把獎懲都落在實處,少說空話,讓員工真正拿到獎勵才能調動起積極性。小公司的組織架構就是“天天在一起”,占領你的時間就是占領你的心智。我問他睡員工寢室嗎?他說不睡的,我回答不能和員工睡到一起是創不了業的。占領你的時間就是占領你的心智,占領你的心智就是占領你的思想,天天在一起感情就會加深。所以有些企業家很少出現在經營場所,拿個微信就當辦公,這樣是不能更好地了解業務和員工的。開始大企業組織行為分析之前,我談下個人對大企業定義的看法:如果多年經營,還沒有實現系統性盈利,那么還不算一個大企業,因為沒有實現組織驅動。作為創始人,如果你只是碰運氣賺了點錢,憑資源賺了點錢,你還不是企業家,只是小老板或者生意人。大企業要實行數字化考核。以海底撈為例,新加坡實現了洗碗數量和時間會在手環記錄下來,并結算工錢,大公司的考核就是要進行數字化。我們常常發現,高層覺得怪的往往都會紅。例如,孩子王把店內一線銷售全都培養成了育兒師,不同于一般公司廣告來自媒體投放,他們銷售都通過口碑來轉化的,這個非常值得學習。大企業要注意打造共同語境。管理者要深入一線,聽取一線員工的心聲和建議。需要讓員工形成“我是企業一塊兒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種意識,并最終養成習慣。大企業離不開企業家的領導力。當你做到公司很大的時候,如劉勁教授所說,領導力是成事的能力。贏得一個一個的小勝利,帶領那個團隊挑戰困難、跨越障礙,那就是彰顯企業家領導力的最好的方式和方法。很多人說,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高光時刻,為什么只有那么一次呢?因為你進入了舒適期再也走不出來了,所以你進入了舒適區再也沒有高光時刻了。所以創始人時刻保持內在的強烈驅動力,對于企業的長久健康發展,非常重要。最后,我想對在座的各位創業者說,關于創業,是一個不好玩的活,從最初的夢想到現實再到跌得頭破血流都是一個個成長的軌跡。無論你的企業在哪個階段,組織管理都是伴隨著你企業的每一天。管理者必須不是一個“人”,要全身心的投入。同時,企業的價值是創造價值,你如果可以為員工、客戶、股東、合作者真正地創造價值,你的企業價值將越來越大。成就企業家的是他格局和能力,當然還有熱情,這是一個基礎的條件。希望各位創始人為社會創造很大價值,讓員工、股東享受價值,讓客戶為他的買單感受價值,那么你將永遠不朽,恭喜你成為一個有能力的價值創造者。這就是企業家精神!
你覺得企業管理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長江創創社區
本文來源:長江創創社區(CKGSB_Chuang)授權轉載
原標題:《香天下朱星全:小公司與大公司,組織模式有何不同?丨創創人物志》
關于作者:
長江創創社區(ID:CKGSB_Chuang)是長江商學院旗下的創新創業平臺,通過專業、聚焦、創新的創業課程和開放跨界的社群服務為創業者升級思維認知和管理框架,鏈接資本、產業、跨境資源,探索未來產業與商業發展邊界,共同塑造新商業價值。轉載請聯系(ID:CKGSB_Chuang)授權。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