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2019
導讀:一周餐飲頭條,讀sir陪你嘮~
本文3714字;需8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11月8日,上好佳(環球)有限公司(下稱“上好佳”)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招股書顯示,早在1966年,菲律賓華僑夫婦施閣頭與李梅芬就在當地成立了Liwayway Marketing,早期從事淀粉、咖啡、糖果及日用品分銷。1975年,公司開始以“Oishi”品牌制造及分銷休閑食品。1993年,在創始人夫婦之子施恭旗的帶領下,Liwayway與上海蝦片廠合作,開始生產Oishi品牌鮮蝦條和鮮蝦片,從此敲開了中國大陸的門。緊接著,Liwayway在1996年進入了越南市場,直到今天,上好佳的主要市場依然是中國和越南。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該公司分別實現收益4.75億美元、4.79億美元和4.91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實現收益2.4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43億美元僅有微弱增長。從數據上看,中國市場在公司營收中的占比更大,但整體卻呈現出下滑態勢。2016年-2018年上好佳分別實現收益3.39億美元、3.29億美元和3.32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實現1.64億美元的營收,低于上年同期的1.67億美元。2016年-2018年分別實現收益1.37億美元、1.50億美元和1.59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為8331.5萬美元,亦高于上年同期的7626.6萬美元。但越南市場銷量的增長,并未能彌補中國市場銷量的下滑,上好佳近三年產品銷量整體呈現逐年遞減的情況。直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微增,才實現整體銷量的上漲。該公司也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收益由2016年的4.75億美元增長3.4%至2018年的4.91億美元,其中受越南銷售增加16.5%所推動,部分被中國銷售減少1.9%所抵消。對此,上好佳稱利潤下降是分銷成本及行政開支較高所致。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則對記者表示,上好佳產品相對大眾化,競爭門檻不高,加上品牌周期長,高端化不明顯,因此其在中國的業績基礎不穩。另外,電商平臺的興起,以及更多健康、高端零食品牌的競爭,也對上好佳造成了嚴重的打擊。“除了擴大產能,完全沒有融資的必要性,而股東價值變現也無法作為上市招股的明確目標。”沈萌表示,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但更關鍵的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資金,如果只是一味擴大已經閑置的產能,那么上市前景堪憂。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6月底,上好佳公司有員工11568名,而研發人員僅有16名。“資本端的推動,讓上好佳在整個產品的升級、創新及多元化的布局上有全新的戰略跟展望。”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記者表示,上好佳在國內業績不佳的關鍵,在于上好佳創新、升級迭代的速度趕不上消費升級的速度。但是上好佳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經營理念上。他認為,若上好佳的經營理念與消費端的核心需求對不上,上市對其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幫助。讀sir點評:同樣作為早早進入中國市場的零食品牌,旺旺、大白兔等都在不斷學習和進步,上好佳如果不努力向年輕人靠攏,終將被時代的洪流所湮滅。因為周杰倫,麥吉奶茶成了大爆款,然而風頭未過,林俊杰的咖啡店又來了。11月11日,林俊杰的咖啡店Miracle coffee在上海市長樂路開業。11月12日9點50分,記者來到這家咖啡店門口,距離當天開業還差10分鐘,排隊的消費者已經從店門口拐進了一旁的弄堂里。“我們昨天晚上7點半就已經在這里排隊,已經排了14個小時了。”一位店門口的姑娘告訴記者,她和男朋友都是林俊杰的“真愛粉”,昨天的晚飯都是外賣解決的。一位門口的“黃牛”接近記者,詢問是否需要代買咖啡衣物,他向記者出示了一張號碼牌,是9點時店員發放的“排隊憑證”,需要這張憑證才能入場購買,他告訴記者目前能看到的大多是昨晚開始的“夜排隊伍”。“昨天的人比今天更嚇人,排隊的人從門口到弄堂繞了個彎又一直排到后面的路口。”據該“黃牛”透露,昨晚店內的部分商品比如帽子、包就已經賣斷貨了,店家還沒來得及補貨,估計這樣的情況再持續兩天,整個店就要賣空了。記者在現場看到,到了10點這家咖啡店卻還沒有準時營業,不少顧客焦急地等待。一位店員出來打開了大門,收取了號碼牌后,一次放入了五名顧客。記者隔著玻璃觀察到,這家咖啡店一樓看起來更像一家潮牌店,店內售賣一些帽子、服飾還有鞋子,一位門外等待的張姓女粉絲告訴記者,二樓才是咖啡店。開業后,這家店還吸引了不少路人的關注,一些人路過時不停地向內張望,但無法進入。“今天沒補貨,項鏈沒有了,手環、杯子都沒有了。”另一位“代買人士”不停地撥打著電話,他告訴記者,服裝加100、飲料加50。而據店員介紹,店內的咖啡價格都在20元到40元內不等。“加50算便宜的,那時候周杰倫的奶茶我們加500的都有。”另一位“黃牛”補充道。而記者通過他購入的T恤吊牌看到,三色帶LogoT恤的單價是399元,加一百購入就是一件T恤499元。現場有粉絲拉住記者,勸道:“你不要在這個時候買黃牛的,開業前三天這里的服飾都打八折,而且前三十個滿600元的會送限量帆布包,所以黃牛都來囤貨了。”其他不少的粉絲紛紛呼吁,“希望大家都不要買黃牛的,以免哄抬價格破壞市場秩序。”讀sir點評:明星開餐廳,做的已經不是餐飲生意了。11月15日上午,記者從深圳市中級法院證實,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以星巴克中國與多個物業簽訂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條款”,起訴星巴克涉嫌壟斷一案,已因瑞幸咖啡撤訴而告終。2018年5月15日,瑞幸咖啡向星巴克中國發出公開信,稱其涉嫌壟斷。“作為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在與城市高端寫字樓的物業簽訂的店鋪租約中,含有排他性條款。”去年5月16日,“瑞幸訴星巴克涉嫌壟斷案”由深圳市中級法院立案。對此,星巴克曾公開回復稱,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今日(11月15日)上午,記者登錄深圳法院網上訴訟服務平臺,檢索發現,2018年5月16日立案后,曾于去年11月7日開庭審理,結案時間為今年10月29日。隨后,新京報記者從深圳市中級法院一名工作人員處證實,此案目前已經審結,以瑞幸咖啡撤訴而告終。
而自10月以來,飲料巨頭可口可樂也開始涉足熱飲市場,一口氣推出了四款熱飲新品,涵蓋喬雅、美汁源、淳茶舍三大品牌,包括奶茶、拿鐵、香蜜柚子和普洱消茶四種口味,其中奶茶和香蜜柚子是專門針對中國消費者的熱飲需求而開發的產品。此次推出的熱飲系列均采用268ml瓶的規格,產品主要被放置在暖柜中作為熱飲售賣。其中喬雅醇香拿鐵的售價為6元/瓶,其他三款熱飲售價均為5元/瓶。四款熱飲還延續了可口可樂過去的小包裝策略,更小的包裝不僅提高了每份飲料的平均價格,同時也有助于減輕想要減少卡路里攝入消費者的心理負擔。
目前四款熱飲新品已在大部分城市便利店及可口可樂直營店上架售賣。早前可口可樂總裁兼CEO James Quincey曾表示:“熱飲是可口可樂公司少數幾個沒有全球品牌的領域之一。”在去年8月,可口可樂就以51億美元全資收購英國連鎖咖啡品牌Costa,希望借助Costa在采購、分銷等領域的專業知識,能夠加快深入熱飲市場。對于可口可樂而言,進入熱飲市場已成為迫切的需求。根據數據顯示,可口可樂在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冷飲市場份額分別為21%和11%,但熱飲市場份額僅為1%和0.3%。此外,以冷飲為主的飲料行業目前已經出現下滑的趨勢。從2018年度食品工業發展報告數據看,2018年全國飲料行業總產量為1.57億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3.14%,其中碳酸飲料產量1744.56萬噸,比上年同期僅增長0.01%。最關鍵的是,隨著消費觀念的升級,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飲食生活,導致碳酸飲料的品類愈發不受消費者青睞,可樂市場的萎縮持續加劇。截止2018年,可口可樂的碳酸飲料銷量已經連續下降了13年。業績的下滑,使可口可樂必須開展新一輪的營銷模式。目前中國熱飲市場正野蠻生長,市場規模已達數千億元,品類涵蓋果汁、豆漿、奶茶、咖啡等,其中豆漿和咖啡的市場規模均超過5000億元。隨著熱飲的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一線品牌都紛紛踏足熱飲領域,加速布局。此前奶茶王者香飄飄也推出焦糖系列熱飲產品,農夫山泉上架了小瓶裝的東方樹葉熱飲產品,隨著冬季的來臨,熱飲市場的大戰將更加激烈。讀sir點評:很好奇可樂+咖啡會催生出什么口味兒的飲品。
02
最近,日本有一男子,使用假名向一家知名餐館預訂了每人1萬日元(約646元人民幣)的餐食,共計17份,但到點了卻沒來。根據東京警方介紹,該男子在今年6月,曾用假名向一家知名餐館預訂了每人1萬日元的餐食,共計17份。很明顯,這么多人同時用餐,不是家族聚會就是公司聚會,而最終,該男子居然”爽約”了,讓餐館損失巨大。隨后警方鎖定嫌疑人,于11月11日在東京將男子拘捕,原因是涉嫌妨礙酒館營業。近年來,這種預訂后卻又放鴿子的情況,在日本時常有發生。而且絕大多數情況,是因為預訂者直接安排了餐食,致使餐館提前準備而覆水難收,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光就這一項所造成的損失,一年便高達200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28億!因此,日本政府近些年,對于預定后爽約的客戶,開始進行了”失信處理”,并且上升到法律層面,一旦金額過線,就會有鋃鐺入獄的可能。
本文由餐飲人必讀整理編輯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上觀新聞、新京報、36氪、國防時報等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