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場,又有咖啡新玩法!
?
最近,我在東北發現了一個咖啡品牌,主打椰子咖啡,產品均價10~14元,摸透北方市場,能做“全家人的生意”,一年多的時間,已開出29家門店。
?
在齊齊哈爾的一家6平米小店,生意好的時候,日營收能做到1萬元。
?
在咖啡氛圍并不濃厚的東北地區,這個品牌為什么能迅速拓店?他們是如何做下沉市場生意的?
?

四線小城的椰子咖啡店
6平米小店日收過萬
咖啡在國內發展有多快?每一片市場,都在誕生自己的品牌。在東北,我發現一個名為“椰子咔咔”的品牌,圍繞“椰子+咖啡”的搭配,把椰子咖啡做成了自己的品類。先來看產品。在遠離熱帶的東北,他們主打鮮椰汁無添加,主推鮮椰拿鐵、椰皇咖啡等椰子咖啡,創意向東南沿海看齊。招牌“鮮椰拿鐵”,冷熱皆可,先后加入鮮椰汁、牛奶、現磨咖啡,快速出杯,健康屬性凸顯,很受當地年輕人喜歡。再來看價格帶。椰子咔咔的菜單十分簡單,只有11款單品,主營產品均價10~14元,下沉市場的消費者,也能“輕松拿下”一杯咖啡。在門店風格上,使用了流行的克萊因藍與工業金屬灰的搭配。價格帶精準、產品緊追流行,“椰子咔咔”自開業以來,一直在當地保持高熱度。創始人歷鑫透露,在齊齊哈爾的一家6平米小店,生意好的時候,日營收能做到1萬;位于大慶的門店,最高日銷1100+杯,月營收達28萬,即便在疫情影響下,每日還能有6000~7000的營收。他告訴我,椰子咔咔成立于2021年,來自黑龍江齊齊哈爾,目前已在東三省、內蒙古、山東等地開出29家門店,主要分布于齊齊哈爾、大慶、延邊、鶴崗等東北小城。這些區域,咖啡氛圍并不濃郁,椰子咔咔為什么能迅速發展起來,而且保持較高營收?
“突破”下沉市場
他用11個SKU做全家人的生意
除了星巴克、瑞幸、幸運咖等全國連鎖品牌入駐外,具有規模的區域咖啡連鎖品牌還很少;受區域經濟、生活節奏等因素影響,整體消費力并不旺盛,不少咖啡館還停留在“賣座位”的階段。曾有不少東北咖啡從業者向我吐槽,“動輒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里,想讓大家為一杯咖啡走出屋門,實在不容易。”冬夏兩季巨大的溫差,帶來更加明顯的淡旺季,這也是東北市場與生俱來的“硬傷”。在這種條件下,椰子咔咔卻在東北地區快速拓店,并且每家店都實現了盈利。在采訪了創始人歷鑫后,我發現,這個品牌基于對下沉市場用戶的觀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打法:在東北地區,咖啡重度用戶體量小,咖啡味的“小甜水”顯然更具普適性。一方面,椰子自帶甜感、風味明確,同時兼顧健康屬性,符合主流市場的需求。此外,椰子屬于全民友好型水果,不受地域的限制,無論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對椰子都有好感。另一方面,在品牌成立之初,他觀察到咖啡細分品類還沒有跑出品牌,“參考茶飲市場的發展,未來咖啡也將是細分領域充分競爭的市場。”但很多茶飲店與咖啡店,往往忽略了這部分群體需要,因為有咖啡因、糖漿,家長們很難找到適合孩子的飲品。椰子咔咔將家庭客群納入考量范圍,主體菜單雖只有11個單品,卻涵蓋了咖啡、無咖啡因飲品、甜品3種不同品類的產品,覆蓋全年齡段,同時還推出了“咖啡+椰子水+椰子凍”的家庭套餐。“在套餐之外,咖啡+椰子水、咖啡+椰子凍,組合點單的占比也比單杯銷量更高。”歷鑫補充道。品牌要想在下沉市場站穩腳跟并實現擴張,還需要具備可復制的門店模型。椰子咔咔主打商場小店型,通常在10平方米上下,嚴寒天氣下,商場供暖聚集人流,極大減少天氣對銷量的影響。還有少部分門店,分布于商業步行街、大學等年輕人密集區,多以餐廳合作檔口形式出現,用低成本換取高曝光。
?
此外,門店設備極簡,吧臺僅需要一臺咖啡機、一臺蒸汽開水機和一臺制冰機。通過配置全自動咖啡機,降低操作難度,在很難招到咖啡師的下沉市場,也能保持出品穩定。
?
4、打造極致性價比,月復購4次以上的占27%
?
下沉市場用戶往往對價格敏感度更高。
?
翻看介紹,椰子咔咔全線產品使用新鮮椰汁制作,主營產品價格區間在9.9~16.9元,卻依然能保證60%的毛利。
?
一是源于產品邏輯,僅涉及咖啡豆、椰子、牛奶等原物料,重復利用率極高,實現高周轉,低損耗,規避常規鮮果的儲存、運輸問題,“幾乎可以做到0報損。”
?

?
二是提前跑通了供應鏈,使用自烘咖啡豆以及泰國的鮮椰。
目前,他們月復購超過4次以上的顧客,占比達到了27%。
?
歷鑫解釋道,“由于所在區域沒有精品咖啡去標榜價格,所以在議價能力上并不占優勢,與其多投入,不如直接讓利給顧客。”
5、用透明杯襯托美甲,傳播細節都考慮到了
?
據歷鑫介紹,目前椰子咔咔16~25歲客群占比67%,其中女性占比80%。
?
滿足女性用戶拍照分享的需求,一二線城市咖啡館有各種高顏值玩法。雖然身在下沉市場,椰子咔咔花的心思一點也不少。
?

比如在產品上,他們把飲品杯改為小尺寸透明杯,這為了襯托女生的美甲,拍照更上鏡更好看。
?
好喝又好拍,對于下沉市場的年輕人具有吸引力。

復盤椰子咔咔的走紅,他們通過對本地用戶的觀察,走出一條獨特的發展路徑:在一個咖啡消費比例非常低的城市,因地制宜,驗證出了年輕人的咖啡市場需求,打磨出一個可以跑通的門店模型,在競爭激烈之前,開啟高速擴張。從湖南縣城走出的藍嘴獸咖啡,已在長沙開出了3家店,在常德岳陽等地開出了4家店,其在澧縣的門店,最高日銷1500杯+,最高日營業額2.5萬元。在四川、貴州起家的爵渴咖啡,生意做得比較好的店面多在下沉市場,他們最高日銷1300杯、日營業額過萬的門店,就在縣級市西昌。中國這么大,任何一個市場都值得去好好做。即便市場容量有限,容納不下那么多品牌,但只要率先站穩腳跟,那這片市場依然值得挖掘。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