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2019
導讀:飛機餐“縮水”的背后,安全問題排第一,利潤在第二。畢竟一個人餐食節省1元,一億人次就是一個億。
本文2517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小長假已經告一段落,今年假期的出行率,依舊是達到了一個可怕的峰值。朋友圈從東南亞到歐洲十三國又飛到澳洲等等,機場、火車站、景區、旅行社、民宿等都迎來了高峰。在節日前夕,攜程發布的假期旅游預測報告顯示,“2019國慶假期或有8億人次出游”。又一次的全民“大遷徙”,各類型的旅游產品連著水漲船高。其中,國航的運力投入同比去年有較大增長,共計劃執行航班任務1.45萬次,投入座位數300萬個。據國家移民管理局預測,2019年“十一”假期全國口岸將迎來出入境客流“小高峰”,日均出入境旅客將達到198萬人次,同比增長2.7%。選擇飛機出行人數不斷增多,但另一邊飛機餐縮水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抱怨。按照國航新的餐食標準,可能有一半人都吃不到此前的雞肉飯和豬肉面了。“這趟飛機有餐食嗎?”乘坐CA1702從北京首都飛往杭州的周先生一登機就詢問了空乘人員。作為經常飛行于北京、上海、杭州的旅客,這一個月來,周先生深刻體驗到了縮水的飛機餐食。一個漢堡、一份水果、一份沙拉還有一條脆脆鯊,相比之前的的飛機餐,這趟11點飛行的航班基本只替換了原有的飯食。飲品上,之前的可樂、雪碧、橙汁、咖啡等全替換成了小瓶礦泉水。
同航班的另一位乘客表示,“有的短航線確實不太需要餐食,但有的航班其實餐飲也是一種特色,像川航上的一勺老干媽。”還有乘客表示不滿,國內航空公司機票價格越來越貴,但服務內容、品質卻和廉價航空越來越接近。除了國航外,記者調查發現,其他航空公司如東航、南航等最近一年,一些短途航班也陸續不再供應加熱餐食,此前有的堅果小食也變成了一小包蘇打餅干。國航在8月19日發布的一份公告中表示,“受飛行航路特點和雷雨季節影響,為最大限度確保安全”。民航局曾出臺“起飛后30分鐘、落地前30分鐘乘務員不得從事與安全無關的工作。”據國航8月23日發布的《客艙服務調整公告》,在實際飛行70分鐘以下的航班上,只發一瓶水;在70分鐘至2小時的航班上,餐食種類調減為不需要回收的食品。也就是說,雞肉飯和牛肉面會被漢堡、三明治或者是餅干所替代。但有網友對此表示,機票價格已經包括了餐食,既然縮減了餐食,為何機票價格不隨之調整?飛機餐從1919年,第一份航空冷餐出現在從倫敦飛往巴黎的航線上,每份午餐售價0.36英鎊,由于條件限制都是冷食。公開資料顯示,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的航空餐是奢侈品;在中國,此前就曾流傳七八十年代坐國際航班的旅客可免費喝茅臺。飛機的快速普及下,航空公司為降低成本將飛機餐承包給大型餐飲企業負責,飛機餐的標準也隨之下降。這一百年來,飛機餐也從龍蝦、三文魚、紅酒、茅臺等降至了快餐水平。雖然有說法表示,人在高空飛行中,特定的高度產生的壓力,人的味蕾變化會讓乘客覺得餐食難以下咽。但國航餐飲被吐槽的同時,仍有不少飛機餐口碑很好,如川航、阿聯酋航空、新加坡航空、土耳其航空等。為了避免和大航空公司證明交鋒,低價吸引乘客,最早是美國西南航空取消了機上一些“標配”服務,其中包括飛機餐。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創立于1971年6月,是一個簡單配餐而且沒有額外服務的短程航線。成立40多年來,西南航空的航班上只免費提供一包花生米、椒鹽餅干和軟飲料,而去年8月,為避免乘客過敏,花生米也停供了。西南航空的不少做法以前曾被很多航空公司視為“不正規”,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曾經被其他航空公司所不屑。然而美國西南航空幾年內迅速擴張和發展,成為以美國國內城際間航線為主的航空公司,創造了多項美國民航業紀錄。尤其是911事件后,幾乎所有美國航空公司或多或少陷入困境,但美國西南航空卻是自1973年以來唯一一家連續盈利時間最長的航空公司。一直以來給旅客提供免費餐食是航空公司的一項標配服務。根據《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第五十六條規定:空中飛行過程中,承運人應根據飛行時間向旅客提供飲料或餐食。但并沒有明確承運人向旅客提供飲料或餐食時,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如天津航空,其官網上列出來12種餐食品種,套餐則按口味不同,有川、粵、魯三種菜品提供,價格從25元到75元不等。飛機餐“縮水”的背后,安全問題排第一,利潤在第二。據中國國航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53.13億元,同比微增1.67%;歸母凈利潤為31.39億元,同比下降9.49%。其中,客運收入598.51億元,同比增長29.57億元。具體而言,因運力投入增加而增收33.71億元,因客座率上升而增收3.82億元,而又因收益水平下降而減少收入7.96億元。成本端方面,2019 年上半年,國航營業成本為547.77億元,同比增加5.25億元,增幅0.97%。其中,航空油料成本176.15億元,同比增加0.33億元,增幅為0.19%,占總成本32.16%。航空餐飲費用方面成本為19.29億元,同比增加6.73%,占總成本3.52%。由于油價上漲、匯兌波動加大、公商務旅客比例下降、高鐵競爭等因素,航空公司經營壓力仍在加大。也正是出于這些考慮,國航陸續對部分航線的客艙服務內容和服務程序進行了調整。在行業整體下滑趨勢中,春秋航空上半年的表現相比亮眼。報告期間,春秋航空實現營業收入71.50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為8.54億元,同比增長17.5%。值得一提,春秋航空提到,“出色的成本控制”是凈利潤增速大于營收增速的主要原因。六人游創始人兼CEO賈建強表示:“如今的航空公司競爭非常激烈,大家都要開始考慮自身的盈利問題。之前類似于餐食都是交給代理商,這導致航空公司沒有太多增值業務。很明顯可以看到,今年以來所有航空公司盈利或多或少都在下降,春秋航空等廉航還在增長。”乘客對飛機餐縮水反應強烈,并非僅僅是“吃”的問題。在面臨高鐵全面提速的競爭下,航空公司降低餐食標準的同時,更需要通過其他的方面的服務和票價聯動來提升乘客們的好感。未來餐食是否收費,對旅客和航司各有利弊,最終也是要靠市場來做判斷。
你有感受到飛機餐的變化嗎?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Charlotte
本文來源:新芽NewSeed(ID:pelink)授權轉載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