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錯,步步錯,等到醒悟過來時,老張已經錯過了回頭是岸的最佳時期。
本文2752字;需8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不認命
張呈棟三十五歲前的生活平庸且毫無意義:
從事著普通的工作,通過相親娶了一位普通的妻子,住在普通的房子里,后來又生了個普通的女兒。
張呈棟說,“我的未來,就像盤子里裝的水,一眼就望見了盡頭。”
但在他的心中,卻始終有個聲音在悄悄蠱惑著他,“人生不該止步于此”。
他在新聞上看過太多的“創業奇跡”:
任正非43歲才創立華為,宗慶后46歲才創立哇哈哈;
張勇創立海底撈時,連火鍋底料都不會炒,
李書福在創立吉利以前,也是個什么都不懂的農民……
“別人都行,為什么我不行?”
2015年,被撩撥了許久的張呈棟,終于辭掉了家里托關系給他找到的國企工作,轉身投入了自主創業的懷抱。
創業做什么?
張呈棟是一個美食愛好者,并善于專研制作。
他曾經跟隨公司團隊去日本出國一趟差,也因此愛上了精致的日式拉面。
回到家鄉那個三線城市小縣城后,那些粗糙的面館再也入不了他的眼了。
于是,張呈棟決定,要用“精致”顛覆市場上的面館,從此一炮走紅。
02
膨脹
妻子起初是反對他辭職創業的,在女人看來,國企工作穩定,福利待遇也過得去,為什么要瞎折騰?
張呈棟罵她目光短淺,無奈妻子執掌“財政大權”,他只得轉身向爹媽借。
可惜這些年結婚、買房早已掏空了老兩口的口袋,張呈棟的父親最后只得拉下臉皮找大女兒要錢。
“他(姐夫)寫借條時那種高高在上的表情,我一輩子都記得。”張呈棟說,“當時就下定決心,等賺了錢,一定要加倍奉還。”
原本他以為這一天還得等個兩三年,誰知面館開局爆火,均價40塊一碗的日式拉面在小年輕之間非常受歡迎。
開店第一年,張呈棟就把錢連本帶利都還給了姐夫。
嘗到了甜頭的張呈棟決定再接再厲,多開店,甚至發展成加盟店。
正好此時,他高中時的老友陳旭從上海回來,“他是我以前最好的朋友,他說他在上海的時候,給一家餐飲加盟公司做咨詢顧問,我也不曉得咨詢顧問是干什么的,就覺得說起好像很厲害。”
“我當時就覺得他像及時雨宋江一樣,一定要把他拉過來。”
張呈棟把第一年盈利獲得的三十萬全部拿出來,熱情地邀請陳旭入伙。
并火速在新開的購物中心里謀劃了第二家門店。
03
頹勢
問題就出在第二家店上。
購物中心緊鄰火車站,雖然平時人流量不小,但來來往往多是過客。
▲主干道附近的購物中心
平均40元一碗的面條,還不如流動攤販賣的涼面討喜。
且新建的購物中心里入駐商家不算多,只有周末時四樓電影院那一塊兒比較熱鬧。
連虧了三個月,張呈棟萌生了退意,但在和購物中心方面商談后,又暫時被“穩住”了。
張呈棟說起此事苦笑一聲,“他們說,已經邀請了很多大牌入駐了,星巴克、優衣庫之類的,如果退了,以后再想進這么好的鋪子,十幾二十萬基本是不可能的。”
權衡再三,張呈棟最后還是決定咬牙堅持下去。
但這時老店的經營也出了問題。
陳旭建議對原先的品牌進行升級。
使用更優質的原材料,打造更舒適的就餐環境,還增加了奶茶、甜品等SKU。
同時把隔壁的鋪子拿下打通,闊成一家面積在一百平米左右的中型門店。
▲本圖片由深圳市華空間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提供,專業的餐飲室內設計公司。
但這一切消費者卻不買賬,他們看到的,只有“漲價”。
生意開始走下坡路,張呈棟也因此對陳旭頗有微詞:“肯定有意見嘛,因為是他提的這個事情(品牌升級),他其實也很愧疚,所以才想辦法幫我找了成都那家店。”
張呈棟口中的“成都那家店”,是陳旭通過行業內部的朋友找的,位置在高新區,周圍寫字樓林立,平均消費水平也更符合他們的定位。
但,張呈棟已經沒有多余的錢了。
04
陷阱
“就借了幾千塊。”張呈棟焦躁不安地摸了摸后腦勺,半年前,他賣了車,又找姐夫借了六萬,好不容易湊齊了開店的錢。
新店開業后,生意馬馬虎虎過得去,但老家的店卻因為欠了供貨商八千多的貨款,被人把門給堵了。
陳旭呢?
張呈棟說陳旭幫他找了成都的鋪子后,就提出要退股,原因是他父親病重,他沒有更多的精力和錢,投入到工作上。
“我不怪他,他其實也不容易,只是問題還是要想辦法解決。”
走投無路之時,張呈棟在電梯上看到了一則互聯網小貸廣告。
他的想法很簡單,幾千塊錢,下個月生意好了隨隨便便就換上了。
然而事情完全和他想象的不一樣。
“他們基本上是說一套做一套,利息高得嚇死人,逾期罰息更是可怕,逾期一天,就一千變兩千,兩千變四千…”張呈棟說,“如果你還不上,平臺會給你推薦其它平臺,借B平臺的錢,還A平臺的債,再借C還B…”
就這樣,張呈棟陷入了以貸養貸的死循環。
到前年年底,他手機上一共裝了三十六個網貸APP,欠款二十多萬,但光利息就將近四十萬。
“拖太久不還,別人電話就打到家里人手機上,什么亂七八糟的話都敢說。”
張呈棟起先還向家里人瞞著這件事,因為他一直相信,等自己生意好起來后,這些貸款都能一并還清。
但事實卻是,缺少了一心一意的經營,三家店的生意一家不如一家。
家里人為了幫他還債,也想盡了辦法,早已退休的母親,又在當地一家商場里找了個清潔工的活兒。
張呈棟無奈,決定把商場店提前撤店(商場不允許轉租),把第一家店掛上轉租的牌子,之后專心經營成都那家店。
05
混亂
然而張呈棟的好運似乎在2015年時,就全部耗光了。
成都雖然市場大,但競爭同樣也更加激烈,更何況張呈棟那些自以為優秀的產品,其實早成了顧客眼中的老古董。
價格貴,沒新意,出餐慢(請不起員工)。
面館岌岌可危,不夸張的說,他的店才是離倒閉永遠只有一天時間。
人在想不到辦法時,就會亂想辦法。
張呈棟就是如此。
某天他看到一位外賣騎手在等出餐的間隙還在玩手機,好奇之下一問,才知道他玩的是線上棋牌。
“他說玩那個就跟線下是一樣的,網上玩用的是金幣,但金幣可以用錢買,也可以換成錢。”
“其實就是網賭。”
張呈棟本來是明白人,但奈何是真的走投無路了。
他年輕時很喜歡打麻將,贏多輸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牌技也是很有信心。
當他嘗試著在網上玩過幾次,贏到一小筆錢后,更認為自己找到了還錢的捷徑。
但后來他才發現,是自己太天真。
“他們可以讓你贏一段時間,你就想著趁自己運氣好再來一把,中間輸了一把,立馬又讓你贏回來,反復幾次后,就開始一直輸,直到把之前贏的連本帶利全輸回去。”
06
悲劇
網賭無疑又加重了張呈棟背上的債務,他終于意識到再不收手自己絕對會溺死在其中。
但當妻子得知他要賣掉老家的房子還債時,與他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并向他提出了離婚。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商場上班的母親突發腦溢血,被人送到了醫院,搶救無效后死亡。
直到此時,張呈棟才慕然醒悟,過去的生活再乏味,至少吃穿不愁,父慈子孝。
如今卻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他賣掉了房子,安排好母親的葬禮 ,之后轉掉了成都的店,成為了一名外賣騎手。
張呈棟今年十月份就滿四十歲了,如今的他,在群租房里租了一個床位,每天早上8、9點出門,送到下午2點回家;
休息到下午5點,出門,送到晚上9點回家;
晚上11點再出門,凌晨3、4點回家。
晚上送餐費高一些,但順路單少,也掙不了幾個錢,“不過能多一點,就多一點吧。”
張呈棟說,他現在一個月能掙5、6千。
他希望再辛苦一年,能把債還清。
你如何看待借錢創業這件事?
在評論區嘮嘮唄~
文中“張呈棟”、“陳旭”均為化名
本文作者:小白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