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隨著上海大媽一句“你是什么垃圾?”,強制垃圾分類時代轟轟烈烈的來了。
而相比于焦頭爛額的市民,日產大量廚余垃圾的大戶——餐企更是焦頭爛額。
垃圾分類已經上升到立法的層面,不按照規定執行的任何餐飲店面,輕則約談整改,重則罰款處罰,可以說僥幸蒙混過關的想法不可取,目前餐飲業四高一低的競爭慘烈局面之下,注定要再多一個“焦慮”,一些入行不久的新人都有放棄做餐飲的念頭了。
關于垃圾分類的破解之法,我們會在《餐飲經理人》雜志開辟專刊進行詳解,今天我們要看的是垃圾分類的另一面。
垃圾分類的鼻祖是誰?——中國
說起垃圾分類,不少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德國和日本,這兩個以“工匠精神”著稱的國家,在垃圾分類方面同樣成績斐然。
然而,卻鮮有人知道,我國才是最先提出“垃圾分類”概念的國家。
早在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垃圾要分類收集》一文,呼吁北京居民要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這便是“垃圾分類”的問世。
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由于全社會物資的極度匱乏,老百姓通常出于節約意識,按照相關要求把牙膏皮、橘子皮、碎玻璃、舊報紙等生活垃圾分門別類地送到國營廢品站賣錢,就連爛掉的菜葉子也會撿出來喂雞喂鴨。
這些垃圾分類的舉動,不僅讓整個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井然有序,還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專程前來學習。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的垃圾分類理念,是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的那一個。
今年,7月1日上海垃圾分類正式立法算起來,這是我國正式開展垃圾分類的第20個年頭。順便提一句,垃圾分類見成效,日本用了27年,德國用了40年,而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很多方面,進度都要快于發達國家。
希望若干年后再回首,我們不要仍然只是“多了幾個垃圾桶”。
過去20年里,全球56%的垃圾流向了中國
過去20年里,全球56%的垃圾流向了中國。
從1992年到2018年,中國進口了1.6億噸瓶罐、塑料袋、包裝紙等廢棄物,其中全球72%的塑料垃圾流向了中國。
從歐美國家進口一噸報廢的手機,可提煉出100KG銅、1-3KG銀、0.2-0.3KG黃金,利益可觀,同時因為塑料行業受石油影響較大,為了降低成本,使我們的產品更有競爭優勢,廢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就成為產業鏈條上一門重要產業。
發達國家處理一噸垃圾的成本是400美元到1000美元,而中國處理垃圾的成本是10美元到40美元,如果一家英國公司負責處理垃圾,政府還會向這些公司發放巨額補貼,這中間就形成了巨大的利潤差。
于是英國或美國的垃圾處理公司,會先去向政府申請一個出口垃圾許可證,這個證香港很多公司可以搞定,拿到這個證以后,英國公司會說自己來處理這些垃圾,實際上就是簡單地裝上集裝箱,通過廉價的海路發往香港,但香港只是中轉站,垃圾主要會再轉送到中國內地。
英國或美國的垃圾處理公司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垃圾轉賣出去,賺取巨額利潤,接著再把自己包裝成耗心耗力的環保分子,去找政府要貼補,這么容易賺錢的生意,簡直做夢都要笑醒。
而中國則負責付出代價,將這些垃圾消化掉,賺取這條產業鏈中最微薄的利潤。
垃圾處理是一門很賺錢的生意……
今天為什么要拒絕進口垃圾
既然垃圾只是一門普通生意,為什么中國今天拒絕再進口歐美垃圾呢?
我們民族這四十年不屈的工業奮斗史,使我們終于擺脫了低端產業鏈,不再成為歐美垃圾的傾倒場,也不用再看歐美人的臉色,做歐美的仆人,我們自己,就可以決定這些垃圾的命運。
我國從1996開始對固體廢物進口實行行政許可管理,我國是從1996年開始對固體廢物進口實行行政許可管理的,并頒行了進口目錄,每年對進口品種和數量進行總量調控。這主要是根據當時我國在塑料原料、造紙原料、橡膠原料上曾出現過一定程度的匱乏,希望通過固體廢物的適度進口補充這些原料的不足。
2017年7月19日,中國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WTO),表示今年底開始將不再接收外來垃圾,包括廢棄塑膠、紙類、廢棄爐渣、與紡織品。
2017年8月17日,五部委(環境保護部、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對現行的《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和《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進行了調整和修訂:廢紡織原料、廢塑料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整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并于2017年12月31日起正式執行。
可以看到,我國每年調控進口品種和數量,主要是補一些我們急需的塑料原料、造紙原料、橡塑原料等等,現在我們進口的垃圾從沒什么價值又污染嚴重的廢塑料、廢紙已經轉向了高價值又污染低的廢金屬上了,大多數固體廢物現在中國已經不進口了。
海外的廢紙、舊衣服、電子垃圾都開始失去市場。
應不應該支持垃圾分類?
無論是餐飲企業、各行各業還是每一個家庭和個體,對垃圾進行分類都是痛苦的適應過程,但這也是我們民族必須經歷的自我進化。 盧克文工作室發表的垃圾的故事文中有一段寫的特別好,與大家一起分享“慶幸的是中國完成了這一段原始積累,走到了工業鏈條更高層的位置,這其實是一段必須要走的路,中國的崛起沒有發動殖民,也沒有發起戰爭,是在和平環境里,靠著這一點點的堅忍,一點點的努力,才擺脫在可怕的低端產業鏈惡性循環。
而每當我們前進一分,那些喜歡美化自我的發達國家就要緊張一分。
世界的分工十分殘酷,國家強盛就可以肆意享受,并將垃圾拋給發展中國家,讓發展中國家的以微薄利潤犧牲青山綠水和健康。
當中國終于也拋下洋人扔過來的垃圾袋,并且自己認認真真做垃圾分類時,我相信歐美諸國的神色里,必定是百味陳雜的吧。”
廣大餐飲人們,為了更美好的未來請加油!
想看更多精彩干貨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