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寒潮來襲,2017餐飲業陣亡名單全在這了……


    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餐謀長?導讀:“太瘋狂了!”海底撈可免費自帶食材?預定包廂不設最低消費?日前,海底撈在火鍋旺季推出的“挑戰行規”創舉,讓整個中國臺灣餐飲行業一片歡呼!


    吃貨聽了會沸騰,餐飲老板聽了卻流淚。有人憤憤不平:“今年餐飲業市況的確不好,但還沒到跳樓大甩賣的地步。”


    跳什么樓?天臺的位置緊張,堪比當年世界杯。


    潮汕牛肉火鍋讓讓,再回去搶救一會,水貨餐廳靠邊站,讓金錢豹先來……


    2016年全國餐飲業月倒閉率高達10%,年復合倒閉率超100%,北上廣深半年倒閉16萬家餐廳。


    然而,洗牌又怎樣?只要腦洞大,換個名字繼續干。亂拳打死老師傅,亂世出英雄,這個病態的餐飲行業。



    海底撈瘋了


    “海底撈瘋了”、“臺灣火鍋業者氣炸了”。臺灣媒體打出這樣的標題。


    這兩個標題的指向很明確,那就是進入臺灣市場的海底撈,宣布可免費自帶食材、不設最低消費、不限用餐時間、客人攜帶的酒水也不額外收取開瓶費。


    這樣的舉動當然大受吃貨的追捧,有網友表示自帶食材前往火鍋店時,店員不僅沒有表現出任何訝異或反感,反而直接幫忙進行清洗并裝盤,并給牛肉和海鮮類食材加了冰塊。


    顧客就是上帝,這很“海底撈”。


    上帝與敵人同在。海底撈全身上下都感受到了來自同行眼神的考驗。


    他們有的翻了個白眼:不就是一個短期的營銷手段嗎?


    有的氣急敗壞、憤懣不平:行規都給破壞了,要是一半的客人都自己帶食材,關門喝西北風啊?


    還有人哀鴻遍野:口子一開,根本停不下來啊!消費者就是給慣的,慣壞了怎么辦?


    膽子撐起行規的一片天,現在餐飲這么難,海底撈這么做,還不是為了生存?


    外賣異軍突起時,海底撈就明白一個道理:打敗你的往往不是眼前的對手,而是另一個行業。


    所以,海底撈才暖心地推出外賣活動。餓了?不想做飯?不想去排隊?叫海底撈外送。


    選擇樣品、上門服務、布置餐桌,還能給你變出一朵玫瑰花。海底撈這個不折不扣的瘋子,在外賣的侵占中活下來了。


    餐飲那么好過,海底撈何必跑得那么辛苦,同行何必那么氣憤。


    紅極一時的黃太吉


    故事顛覆餐飲業?


    在死神的死亡筆記上,密密麻麻地記載著餐飲行業死亡名單。


    所有人都離不開一個魔咒:大部分人步入餐飲行業之前,往往只是看到那幾家成功的案例,就認為自己也能像他們那樣成功。


    然而,別人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海底撈只有一個,透過死神的視角,海底撈身邊是一片“尸體”的海洋。


    上市的小肥羊,曾經的700多家門店,現在都去哪了?四川麻辣、重慶麻辣,后來又是柴火雞、豬肚雞、椰子雞……海底撈這雙眼睛真是看了太多。


    2017年全國餐飲門店數達581萬個,比上年下降3.48%。2016全國餐飲突破3.5億元,但只有20%的餐廳是賺錢的,剩下80%餐廳的日子并不好過。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知名餐飲店,就有17家無力回天,無名倒下者不計其數。


    資本碾壓一切,技術橫掃千軍,人才決定生死。餐飲業者像吃了藍色小藥丸,嗨得以為將要收割全世界。


    你們一定不記得,曾經有一個“網紅餐廳”鼻祖叫做黃太吉。一份標準雙蛋煎餅、傳統豆腐腦和現磨豆漿,售價27元。


    創始人赫暢曾高喊要把黃太吉開到美國去,就在紐約的時代廣場上。融資兩億,他最終倒下后,赫暢終于明白了經營能力比營銷能力更重要。


    餐飲行業不是個孩子了,在成熟市場中創業,就要明白哪些可以被顛覆,哪些需要被尊重。


    想要增加銷售量,就得投入更多店鋪,人工,要衡量獲客成本,客單價。這是故事逾越不了的硬性條件。


    餐飲行業靠一個煎餅是顛覆不了的,路邊攤煎餅果子的阿姨都月入三萬了,7塊錢與煎餅才是絕配。


    真理是淺顯的,別搞那么多復雜的概念,那是講故事而已。


    自助餐廳高富帥——金錢豹


    死亡筆記


    2017年,沒有什么特別的,除了特別不好過。我爸在老家開的小飯館,鄰居都換了好幾撥了。


    一夜開起多家店的快感只是偶然,產品模式才是永恒。在餐飲業死亡筆記上,2017年的知名餐飲企業都是怎么死的呢?


    制圖:金融家


    1

    茶香書香


    年齡:6歲。


    茶香書香被稱為“茶界星巴克”,主張要吸引年輕人的胃,就必須要把中國茶做得時尚、好喝。創辦于2011年,開張第一個月營業額即達到40萬的營業額。


    死亡原因:忘卻茶之根基,推進飲品和小食,偏離以茶為本的軌道;分店擴張過快,門店選址隱患,租金昂貴;團隊建設缺失,過多宣傳創始人個人;成本核算不清。


    最后的結果就是,茶香書香拖欠供應商費用、員工工資、房租和物業管理費等相關資金達到數百萬,在2017年的第一天向全世界告別。


    2

    金錢豹


    年齡:14歲。


    2003年10月,金錢豹登陸上海餐飲市場,成功開啟了國際復合式自助餐廳的先河。


    餓一天,扶著墻進去;吃一頓,扶著墻出來。金錢豹曾經年營業額近9億元,但2013年和2014年稅前虧損分別為2.24億元、2.08億元。


    今年,這個自助餐中的“高富帥”被爆出拖欠員工工資、拖欠供應商貨款、儲值卡無法退卡等丑聞。


    死亡原因:門店的產品質量下降,菜品和食材上把關不嚴,服務也脫節,大量消費者投訴海鮮不新鮮,哈根達斯停止供應,顧客差評不絕于耳。


    除此之外,成本的失控下的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急劇的行業風向變化,讓墨守成規的金錢豹與市場脫軌。


    門店私吞現金流,員工私下辦理優惠充值卡,拿現金套現或取差額,獲利豐厚。有高管在離職前夕,還為自己開取動輒10萬元的獎金。


    金錢豹不死,誰死?


    3

    水貨餐廳


    年齡:4歲。


    “痛虐單身狗!帶1位女朋友打8折!帶2位女朋友打7.5折!帶3位女朋友打7折!帶4位女朋友打6.5折!帶5位以上女朋友享6折優惠!”


    2013年出生的水貨餐廳,創造了8個月開店52家的記錄,開一家火一家。用餐全靠手,沒有餐具。


    然而,巔峰時刻留在70多家,目前的水貨餐廳已經關到僅剩30家。


    死亡原因:愛搞噱頭,命途多舛。


    創新帶來的新鮮感一陣就過。大部分人對水貨餐廳的印象來停留在去玩,而不是去吃。


    加盟模式下,對于加盟店的管控深度和力度都不夠,最終加速品牌的衰落。


    令人悲哀的是,很多人看著水貨倒下,卻還以為自己能僥幸存活。主打創意的、主打明星粉絲的,主打環境陳設的營銷性公司不斷進入市場。


    喧鬧過后,一地雞毛。少一點花拳繡腿,多一點產品真誠。


    4

    潮汕牛肉火鍋


    年齡:2歲。


    “太瘋狂了!”


    潮汕牛肉火鍋店在上海曾一年開出2500家;在杭州2公里內連開11家;在廈門三個月開出400家;在潮汕當地,類似的門店有3000家……


    “倒閉的太快了!”


    有業內人士爆料去年上海地區已經有40%的潮汕牛肉火鍋店都已經關閉了,業內普遍認為,關店率應該會在60%,真正的市場“死亡期”即將來臨。


    快進快出,前仆后繼。


    死亡原因:市場需求是有限的,跟風生的另一面,也就是跟風死。


    而潮汕火鍋的食材問題相當重要,潮汕之外的很多地區,牛的再孕育是達不到潮汕水準的,很多牛肉火鍋店在原材料環節首先失了專業度,以至于做出來的產品缺失了應有的味道。


    谷歌的經理賣煎餅、北大的法碩煮米粉、傳媒大學的美女做酸奶……賣包子月入兩萬、賣煎餅月入三萬、小伙辭職賣包子買兩套房……


    總是有人告訴你,人們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消費能力越來越高,餐飲市場非常龐大。


    但是沒人告訴你,有人融資幾個億都被燒光了,有人開到幾百家店都倒閉了……


    餐飲業回歸初心,把菜做好才是王道。


    品質,才是永恒。



    海底撈的秘密:

    把員工當人看 把服務做到極致


    1.授權


    開題說海底撈的核心是授權,這是其企業文化的一大核心。


    海底撈的授權到了什么程度?


    海底撈的服務員,有權給任何一桌客人免單。對了,是服務員不是經理,是免單也不是免一兩個菜品。送菜、送東西之類的就更別提了。請查一下網上那些“人類已經不能阻止海底撈了”這個關鍵詞吧,段子太多了。


    楊小麗是跟著張勇打天下的第一人,也是海底撈的第一副總。當年海底撈走出簡陽的第一站,是西安,店長就是楊小麗。有一天,張勇講述到,楊小麗給他打來電話,興奮的說:張哥,我們有車了。張勇問,什么車?楊小麗說,一輛小面包車,剛買的。張勇就傻了,一家剛剛異地開分店的小火鍋店,店長買了一輛車,竟然沒跟老板請示。張勇卻也完全沒怪罪她,后來,這也就成了海底撈的文化。


    這種授權,如何不讓員工有主人感?


    2.待遇


    待遇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餐飲行業大多包吃包住,但很多餐飲企業服務員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店里的伙飯。海底撈的宿舍一定是有物管的小區,雖然擠一點,但是檔次是高的。房間還有電腦,有wifi。海底撈的服務員不用自己洗衣服,有阿姨洗;吃飯也不在店里,是由阿姨做菜。


    有人說海底撈培訓好啊,先培訓標準再上崗。可你們知道嗎,海底撈的新員工培訓,包括如何使用ATM機,包括如何乘坐地鐵:買卡、充值等等。這家企業,在幫助自己的員工,多數都是農民,去融入一個城市。


    這種待遇,如何不讓員工心存感激?


    3.真誠


    海底撈真是一個奇怪的企業。作為餐飲行業最常考核的指標(KPI),比如利潤、利潤率、單客消費額、營業額、翻臺率,這些都不考核。張勇說,我不想因為考核利潤導致給客人吃的西瓜不甜、擦手的毛巾有破洞、衛生間的拖把沒毛了還繼續用。


    那么他們考核什么?考核客戶滿意度、員工積極性、干部培養。


    這三個指標,作為一個做了很多年管理工作的人,我實在想不出他們是如何解決內部公平問題的。但是我知道,今天你看到的海底撈員工真誠的微笑,就來自于這里。


    海底撈不考核翻臺率,但是海底撈的員工比誰都重視翻臺率。回到開頭的那句話,企業文化才是魂,所有的利潤和翻臺率,都是附加的、隨之而來的、不重要的。


    這種真誠,如何不讓員工有積極性?


    4.尊重


    尊重不僅僅來自待遇,不僅僅是讓他們住得好吃得好,而是尊重每一個想法。現在被諸多火鍋店抄襲的眼鏡布、頭繩、塑料手機套,這樣的一個個的想法,竟然是出自一些沒有什么文化的服務生。并且,這一個個點子,就如此復制到了每一家店面。


    廖一梅說愛情:我這一輩子,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了解。我曾經把這句話翻譯到職場來:對于一個職業人,這一輩子,遇到高薪,遇到高職位,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老板的尊重和了解。


    這種尊重,如何不讓員工有成就感?又如何不讓員工有創造力?


    5.承諾


    在海底撈有個說法,叫“嫁妝”。一個店長離職,只要任職超過一年以上,給8萬塊的嫁妝,就算是這個人被小肥羊挖走了,也給。


    張勇解釋:因為在海底撈工作太累,能干到店長以上,都對海底撈有貢獻,應該補償。


    他說,如果是小區經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給20萬;大區經理走,送一家火鍋店,大概800萬。


    海底撈至今十幾年的歷史,店長以上干部上百,從海底撈拿走嫁妝的,只有三個人。


    這種承諾,如何不讓員工有忠誠度?這也是讓企業不斷壯大的根本原因。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金融家(ijrjia)

    作者:金融家@麥濛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0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27日 20:17
    下一篇 2017年12月27日 21: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