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讀周報:香天下新推火鍋子品牌“臟飛”,海底撈初入重慶引熱議

    一周餐飲頭條,讀sir陪你嘮!

    本文3444字;需9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最前沿

    1、餐飲副牌成趨勢,香天下火鍋新品牌“臟飛”主打鹵牛肉

    近日,成都熱門商圈武侯祠錦里新開了一家名為“重慶臟飛鹵牛肉老火鍋”的火鍋店,裝修極具“網紅”氣質。

    五彩的霓虹燈,趣味十足的“slogan”,再加上古風江湖氣的“折扇”裝飾,讓“臟飛”一開業就備受矚目。

    記者從香天下品牌方了解到,臟飛是香天下旗下新推出的火鍋品牌,目前處于試營業的階段。

    臟飛的品牌視覺呈現十分驚艷,大膽的配色,加上“張飛”、三國、劉關張兄弟情等傳統文化IP的結合,彰顯“國潮”風范!

    從臟飛的產品結構上看,有三種鍋底可選:油而不膩、辣而不燥的特色全牛油鍋底、濃郁、濃稠、濃醇的番茄鴛鴦鍋底和口感香甜且營養豐富的鯽魚鴛鴦鍋底;

    特色菜品有各種鹵肉(包括鹵豬腳、鹵藕片、鹵牛肉等),軟糯不爛有嚼勁,還有一些常規的火鍋菜品(毛肚、鵝腸、小郡肝等)。

    讀sir點評:為什么如今的餐飲企業都熱衷于打造副牌?除了給消費者新鮮感,更重要的是品牌差異化,拓寬品牌護城河。

    2、“海底撈”打入擁4萬家火鍋的圣地,重慶火鍋店:有危機感

    海底撈遍布各大城市唯獨在重慶遲遲沒有開店,重慶也被戲稱作海底撈永遠進不來的“火鍋圣地”。但最近海底撈卻已悄悄在重慶圍擋裝修。面對著家網紅火鍋店,大家都有各有各的看法,重慶本地火鍋店表示:有危機感。

    在海底撈“官宣”入渝后,#重慶海底撈#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截止今日,#重慶海底撈#,這一話題累計討論2.3萬次,累計閱讀2億次!

    海底撈方面表示,目前確定入駐兩家,一家位于重慶來福士廣場,另一家位于龍湖北城天街。

    店面已于6月開始裝修,裝修一家門店一般需要6—8個月的時間,但是具體開業時間暫未確定。

    海底撈媒體與品牌總監楊西貝也官方確認了這一消息:

    “重慶是美食之都,我們很開心來到重慶,但我們不會定目標要開多少家店、在哪些地方布局,一切都要看顧客的需求。”

    “此外,海底撈會根據當地用戶的飲食偏好,進行一些優化,但因海底撈是直營模式,整體還是會保持一致,希望能為重慶消費者帶去更多的選擇。”

    網友中不少人看好支持,終于可以在重慶吃到海底撈的番茄鍋,體驗海底撈服務了;但也有不少人質疑,認為海底撈的口味比不過本地火鍋。

    讀sir點評:重慶火鍋VS海底撈,你怎么看?

    3、中國麻辣燙在韓國大受歡迎,中式餐飲在韓掀起“麻辣旋風”

    據韓媒報道,韓國CU便利店對最近五年來各國啤酒銷量的比例進行分析后發現,一直穩居銷量榜第一名的日本啤酒銷量有所下降,而中國啤酒的銷量則大幅上升。

    有分析認為,中國啤酒銷量上升,備受追捧的中國麻辣燙堪稱“幕后功臣”,原本聚集在首爾大林洞和建國大學附近的麻辣燙餐廳在最近一兩年時間里已經擴散到光化門、汝矣島、江南地區,甚至蔓延到了社區胡同商圈。

    韓國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中國香辛調料“麻辣粉”和麻辣燙食材今年的銷售額比去年增加了96倍以上,麻辣香鍋制作材料的銷售額也比去年增加了41倍以上。

    李勛虎曾在韓經營100多家燒烤店,2016年將蘭州牛肉面引進韓國。他回憶起2000年剛從中國來韓時,日餐、西餐很盛行;2007年起中餐燒烤開始紅火,近年麻辣燙等開始火爆。他表示,自己也在考慮經營麻辣燙。

    談及中餐在韓國的前景,李勛虎稱:“除了麻辣燙,還有很多中國美食有市場”。

    “不過不管什么菜品,都有市場飽和的一天,關鍵要讓更多人了解中餐。”李勛虎認為,既要引進優質中國菜品,更要推廣中餐文化。“文化才是中餐發展的根”。

    在韓經營麻辣香鍋的王福榮對在韓中餐同質化有些擔憂,“現在有點雜、不專業。”她說,麻辣香鍋底料制作對食材、技藝有標準要求,一些店鋪盲目擴張會拉低整體行業品質,“希望能差異化經營,不要‘一窩蜂’扎堆。”

    讀sir點評:中餐走出國門,相比火鍋,模式更輕的麻辣燙也許更有“病毒式傳播”的潛力。


    02

    最跨界

    1、小米成立餐飲公司,聯合創始人林斌任法人,CFO周受資任監事

    6月27日,企查查數據顯示:

    6月25日,北京食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銷售食品;餐飲服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

    北京食樂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股東正是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林斌同時任執行董事兼經理,小米CFO周受資則出任監事。

    早在2013年的第五屆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雷軍就曾表示:“我的夢想從來不是做一個大公司,而是做一個小公司”。

    一個類似小餐館的公司,門口有人排隊,有人給我打電話說:“老雷給我留一個座,這是最大的幸福。”

    2019年2月3日,企查查信息顯示,北京金山軟件有限公司1月25日發生工商變更,除原有計算機業務外,經營范圍新增“銷售食品,餐飲服務,餐飲管理”等。

    28日,對于小米跨界成立餐飲公司一說,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徐潔云通過微博表示,該公司為小米即將啟用的新園區食堂的運營主體。

    讀sir點評:丁磊養豬,馬云賣生鮮,現在雷軍直接開始做餐飲了?互聯網大佬們的進入,是趟雷,還是降維打擊?

    2、宜家餐飲業務增長迅速,將試點送外賣

    近日,宜家向媒體確認,這家家居巨頭的外賣服務試點將從巴黎開始。如果試點成功,宜家可能會在未來將這個想法帶到西班牙和其他歐洲市場。

    宜家的食品業務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甚至可能成為它的下一個增長引擎。截至2017年8月,宜家零售額達到341億歐元(約2676億人民幣),其中宜家食品(含餐廳)貢獻了18億歐元(約141億人民幣),占比5.2%。這些年,宜家餐廳的營收都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如今,宜家每年會服務來自全球48個國家的6.5億人次的食客。

    隨著宜家肉丸、冰淇淋的風靡,餐飲的勢頭完全不輸家居業務,宜家餐廳成為了宜家的另一張“名片”。宜家中國目前餐飲占整體銷售額的11%,全國每年顧客餐廳接待顧客的人數約1910萬,每年售出約1950萬個冰激凌。

    讀sir點評:宜家現在已經是世界第六大餐飲連鎖,做外賣也算是水到渠成。


    03

    最警醒

    1、呷哺呷哺再出食安問題:農藥超標,罰款5萬元

    6月26日,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道,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第八十七分店因檢出不合格“雞毛菜”,被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

    據行政處罰書可知,去年10月28日,市監局抽檢發現,被抽檢樣品“雞毛菜”啶蟲脒項目檢測值為3.65mg/kg,不符合GB276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要求,判定為不合格。

    啶蟲脒是一種低毒殺蟲劑,對人畜有毒。

    該店隨后提出復檢申請,報告結果顯示依舊為不合格。

    據悉,該批次“雞毛菜”由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統一配送,進貨價格為13.4元/公斤,銷售價格為30元/公斤。

    共進貨1公斤雞毛菜,全部用于抽樣檢驗,產品并未實際售出,按沒有違法所得計算,處以行政罰款五萬元。

    讀sir點評:這已經不是呷哺呷哺第一次出問題了,食品安全問題會一點點消磨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感,希望呷哺呷哺能夠及時補救。

    2、餐廳因菜品叫“分米雞”被起訴商標侵權,法院駁回訴訟請求

    因發現北京金達來食府所經營的餐廳將菜品命名為“分米雞”,欒先生、沈陽融匯餐飲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將北京金達來食府所訴至法院,要求金達來食府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萬元。

    原告欒先生、融匯公司訴稱,欒先生是第19489048號“分米雞”文字注冊商標在第43類商品或服務上的注冊人,融匯公司是“分米雞”商標的排他被許可人。金達來食府未經許可,擅自將“分米雞”文字用于桌墊宣傳單、菜譜和菜品指示中,易使消費者產生混淆,侵害原告合法權利。

    被告金達來食府辯稱,“分米雞”是菜品的通用名稱,其僅在菜品上和菜單中使用了“分米雞”字樣,消費者不會產生混淆,否認侵權。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分米雞”商標核準注冊的類別為第43類餐廳、飯店、快餐館等,金達來食府僅在菜品名稱上使用“分米雞”,其店鋪名稱實際為“張師傅參雞湯”,與“分米雞”商標核準使用的類別并不相同。

    綜合以上情形,法院認為金達來食府的行為不構成對原告注冊商標權的侵害。

    最后,法院判決駁回了原告欒先生、融匯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讀sir點評:商標是你的,但不代表你“壟斷”了商標上的這幾個字。

    3、網紅“雙黃蛋”雪糕,被檢查出菌落總數不合格

    今年夏天,一款“雙黃蛋”雪糕“橫空出世”,成為網紅產品。

    然而,6月21日,在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夏令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中,這款“奧雪”牌雙黃蛋(咸蛋黃牛奶味)雪糕,卻被檢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檢出值不合格。

    6月27日晚10時許,記者在成都紅星路二段附近部分售賣點探訪時發現,有店家“雙黃蛋”雪糕已經開始下架。

    在一家便利店,記者看到以前擺得滿滿當當的“雙黃蛋”雪糕已經不見蹤影,店員告訴記者,“今天下架的,近期不會再上了。”

    當記者詢問是否因為(溫州)檢查的原因,店員沒有明確回答。

    讀sir點評:菌落總數超過標準值,說明未嚴格按照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控制要求,還可能與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這對雪糕這樣即食的產品來說,無疑增加了消費者的安全隱患。

    本文作者:小白、CJ

    本文來源:環球網、澎湃新聞、北京商報、人民法院報、北青報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點這里!點這里!點這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54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28日 20:16
    下一篇 2019年6月28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