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前幾天刷新聞,刷到一條這樣的資訊:世界人口已經突破了80億。
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22》報告統計,11月15日,世界人口正式達到80億。從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達到70億開始算起,世界人口增長10億僅用了11年零半個月的時間。
這是一個里程碑,整個地球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包容過那么多的人類。
▲?圖源央視新
接下來小編又繼續翻查了一下我國的人口數量以及單身青年數量。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有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到2021年,這一數字上升到9200萬人。
我單身!我快樂!我精彩!是很多單身貴族的心聲,陪伴單身貴族們生活的企業和商家也越來越感受到一股商業熱浪襲來。
各種市場信息顯示,數以億計的單身人群正帶動單身經濟的興起與火爆。
單人經濟背后的巨型蛋糕
中國的“空巢青年”群體已經超過半億,這些單身人群的整體特征是,相當一部分有著穩定可觀的經濟收入,有較強的消費能力,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對生活品質有較高要求。
?
▲?圖源一蘭拉面官方
家庭環境上,這批“空巢青年”屬于中國第一代和第二代獨生子女,父母基本為上世紀60-70年代出生,目前基本上都處在在職狀態,無贍養老人的壓力。
自己掙錢自己花,部分父母每月甚至還能提供資金支持,因此有著較強“為自己而活”意識,有十分明顯的自我消費需求和意愿。
▲?圖源中國城市報
數據顯示,在90后消費者群體中,55%的人有獨立在外用餐且不超過1小時的習慣。
▲?圖源美團外賣-一人食
快節奏的生活、口味選擇的多元等讓一人食愈發普遍,口碑數據顯示,各年齡段單人用餐的消費筆數占比均呈現上升趨勢,95后更為明顯。
除了享受一人用餐,他們還會一人租房、一人旅行,甚至一人K歌。市場上迷你小家電和小戶型公寓等迎合單身消費者的品類也越來越多。
▲?圖源一蘭拉面官方
2018年天貓“雙十一”數據顯示,迷你微波爐銷量增長980%,迷你洗衣機銷量增長630%,方便小火鍋銷量增長210%……
可見“一個人也要好好生活”,享受孤獨逐漸成了這些“空巢青年”的生活態度。
餐飲如何應對單人經濟打造專屬服務
所謂單身經濟,歸根結底就是更好、更“精準”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經濟業態。那餐飲行業應該如何應對單人經濟,打造專屬服務呢?
1、“一人食”的空間打造
在一人食空間的打造上,要針對單身人士就餐的獨特需求和痛點去做設計。例如餐桌面積變小、份量變小、一人套餐、一桌一椅等,讓每個顧客都可以盡情享受自己的那份美食和閑適。
▲?圖源呷哺呷哺官方-一人食
呷哺呷哺從1998年開張時,就把經營方向定位在“傳統火鍋+吧臺”的單人就餐形式上,牢牢俘獲了每個熱愛火鍋,卻苦于無人陪伴的顧客的心。“一人一桌”迎合了一線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和輕社交趨勢。
單人座不僅解決了工作餐的單調和不定時問題;還滿足了年輕人的小團體拼桌的喜好。“一人一桌”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叉傳感的機率,也為個人提供了更獨立、自由和安全的用餐空間,垂直式供應更能保證食材的新鮮度。
2、“一人食”的產品設計
單身人士在用餐點菜時遇到的問題是,無法與人分享,點多了怕浪費,但又不想只限于一種選擇。
▲?圖源海底撈官方-十八汆一人食
一人食產品的核心在于小份菜,以少量多樣為主,主推套餐或推出雙拼、多拼的特色服務,在總量總價不變的情況下做到口味更豐富,為單身顧客考慮更周到,這樣一定會贏得更多單身消費者青睞。
九毛九的吧臺模式是建立在2.0的門店升級上的,他們的初衷可能并不是做單人生意,但卻在經營時發現了這個消費現象,繼而設立了獨立吧臺。
市面上像回轉壽司,燒烤吧,串串香等店面,也正是借鑒了這種“以多帶一”的經營模式。
▲?圖源大眾點評
九毛九的單人吧臺會通常開設在門口或用餐區中央,一來是以半開放式廚房提升消費體驗,二來是用作招攬顧客。
多人座滿足了消費量大,數量多的團體客人需要,同時保證了餐廳其他菜品的日銷量;單人座的消費則更多指向在工作餐時段,甚至會分時段推出小份量的單人餐。
▲?圖源大眾點評-一人食座位
3、“一人食”的外賣風口
“單人的自我樂活模式”正引領一場全新生活方式的變革,“花錢買方便”是單身消費的動向之一:靠近社區、高品控的便利店是更適合單身群體的購物場景,同時,外賣是單身青年們的飲食首選。
據FT中文網數據,美團外賣65%的訂單來自單身客戶。現在大部分單身男女、空巢青年等都患有“懶系綜合癥”,宅成為日常。可以預見,外賣在未來會持續火爆。
關于“一人食”的一些思考,目前的中國,大城市的人們結婚年齡越來越晚,單身青年比率大幅升高成為社會發展的常態。
餐飲市場增加了大量單身又不吝追求高品質的食物和生活的消費者,催生出強有力的“單身經濟”,給餐飲老板們提供了巨大的商機。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