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昨天我們社群里一位老板的案例,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各位有沒有想過,這家店沒做起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認為是外賣。
不是因為選址在二樓的問題,也不是產品問題,也不是宣傳問題。
因為出于投入和成本考慮,老板把店開在了人流少的地方,通過外賣和宣傳把一個店做起來,這個做法是成立的,很多這樣的成功店鋪。
老板的問題在于,選擇了一個外賣為主的店,周邊也有外賣潛力的店,卻不學習如何做外賣,新店保護期每天才七八單,過后一兩單,這就是被系統判斷這是一個劣質的店鋪,不給流量啊。這是多大的失誤啊,可以說,現在營業額不理想,沒有把握好這個關鍵事項是主因。
這個店如果后面要做起來,把外賣做起來,依然是一個重要途徑。
出去外面擺攤,當然也是一種方法,但這是短期的生存措施。長期來說,這個方法比較累,搬上搬下,刮風下雨,城管問題,品質形象問題,增加運營成本問題。
這個問題,背后反映了老板戰略能力的缺失。
我經常講到戰略的重要性,有人就會說,講這些虛的東西沒用。做事情的人,尤其是做成過事情的人就知道戰略有多重要。不是做大事才有戰略,做小事也是要有的,開店不大不小,也是需要的。
戰略是啥?簡單說就是:做正確的事,以及把事情做正確。包括前進方向的判斷,路徑應該是什么,戰略重心是什么,戰略決勝點是什么。
舉這個店為例。老板資源有限,想控制預算,不想花大錢選好位置獲取流量,而是把店開在了二樓,這樣一個店,主要通過四種方式才能做起來:一是外賣,二是強有力的宣傳,三是有特色的產品,獨一無二,大家愿意繞道而去,四是大訂單,面對公司。
不同的老板,結合自己的能力,特長,資源,會選擇不一樣的戰略重心,是以外賣為主,還是靠互聯網的宣傳,還是把產品做到極致,通過顧客的口碑口口相傳,還是你有人脈有資源,可以面向各種公司,事業單位,甚至政府機關。
一旦你確定了一種路徑,就要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啊,目標和能力的匹配就是戰略能力。你如果產品一般,宣傳能力一般,人脈資源也沒有,剩下的就是做外賣,那開店前就應該好好地把外賣運營學習一下。這是你的戰略制勝點,投入巨大的時間和精力當然不行啊。
在沒有把握好關鍵問題后,老板還犯了兩個錯誤:
一個是認識性錯誤。老板提到的三明治出餐不快,一兩個訂單來了,還要忙到爆起來,外賣員還罵他慢了。這不是產品出餐問題啊,這是單量不夠的原因啊,三明治是可以提前做好的,我去一些店賣三明治,都是拿現成的。老板之所以先做,是因為單量少,怕一天賣不出去浪費了,所以現做。解決辦法是啥?就是提高單量,如果一天有100個,一次就可以做好二十個放好保鮮,訂單來了直接拿走就好了,也不會影響口感。
還有一個就是增加產品。單量不夠,并非三明治這個產品不行,不受歡迎,而是運營沒做好啊。這個時候,應該是搞好運營,具體說就是搞好外賣,而不是增加產品,增加產品,因為增加產品并不會帶來流量。而且增加產品就意味著增加運營成本,就跟帶一個孩子和帶多個孩子的區別。更重要的是,戰略不聚焦了,會讓一個店失去特色。
增加產品應該什么時候加?在你主力產品做好的基礎上,在一個店生意做起來的情況下最好。這個時候,每個新產品上架,都是給主力產品的做搭配產品,是和主力產品一起沖鋒陷陣的,會提高客單價,提升顧客滿意度,甚至帶來流量。
這個店后面想要有氣色,把時間花主要在兩個方面:外賣和宣傳。老板提到了自己抖音做得不錯,不知道為啥不繼續,這個一個很好的宣傳渠道,對外賣也是有很大的促進,應當堅持。
做事,最怕什么?一會做這個,一會做哪個,最后什么事都做不好。當你堅定了一個方向,堅定了一個目標,你對事情就會有全新的認識,你的能力就會迸發出來,你的執行能力也會提高很多。一件事情可能不知不覺地就做成了。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