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斷有廠家的生產通知傳來。 大致內容都是12月或1月初停止接單,1月中旬停止物流,2月初恢復生產。 按往年經驗,老余會按平時門店的總訂單量的1.2倍或1.5倍提前訂貨,保證春節黃金檔的供應問題。 但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讓這個做了8年茶飲,有著幾十家店的茶飲連鎖老板舉棋不定。 3年前的情景,老余還歷歷在目。 這一年,是他們企業轉型做鮮果茶的初期。為了讓合作門店有更好的利潤,還特意聯系了當地幾個批發商為自己供應草莓、橙子等時令鮮果。 ? ?? 鮮果茶 老余希望這次的升級,能夠以產品取勝,讓消費者對自己的品牌有一個新認識,同時提高競爭力。按照過去的經驗,春節前后門店生意都會高出平時的2-3倍。 但令他沒想的是,除夕前,不少區域開始陸續封控管理。不少合作店看著被老余“推銷”采購鮮果的老板,對老余怨聲載道。采購的水果大多被門店自己食用或者賤賣,也有因管控嚴格無法到店,只能眼睜睜看其腐爛。 據老余所知,和他們有一樣遭遇的不在少數。不同的是,有的傾倒的是鮮奶。或者因店內跳閘,損失了一冰柜的冷凍果汁或芋圓。 雖然“吃了虧”,但老余堅信品質升級是必然,在疫情過后仍然堅持,順帶將奶茶也朝鮮奶的路線進行升級。 當然,也不是盲目升級。不僅升級產品,渠道也做了部署。 在2020年,不少品牌憑借外賣渠道以及自建小程序成為了焦點,也減少了門店損失。有的更是通過早前建立的微信群或者別人的團購群進行經營,效益甚至超過預期。老余也有樣學樣,在后續兩年中,不少門店也因此獲利。 但今年的情況卻有些不一樣。 和3年前相比,今年的管控斷斷續續。剛剛順利度過,又來一波,讓“老余們”感覺沒完沒了。 每次管控的前兩天,伴隨的就是營業額的急速下降。即使有線上流量,但抵不過行業內卷下的利潤稀薄。 ? ?? 部分城市的封控、管控、防范方案 更令他頭疼的是,有的地方不再是不準堂食,而是連外賣也不讓做。 一來二去,開開關關,一些門店受不了過山車式的刺激,在房租還未到期的情況下,就瀟灑關店歇業。畢竟關店損失的是房租,開店還有人工的支出。 變數,讓老余亂了分寸。訂貨這個運營常規工作,此時變得分外沉重。 訂多了,擔心門店滯銷,因為之前有過清理過期原料的經歷。訂少了,以前四處找物流拉貨的情景還記憶猶新。 急歸急,但還是要分輕重緩急。 先是翻看上個月總體銷量,老余認為此時已經到谷底,按此做參考標準,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接著查看各原物料的保質期,對于保存期過短的原料,考慮暫時下架其產品,或減少推廣力度。 重新調整菜單,找出重點推廣產品。中旬再來波團購預訂,爭取做到心里有底。 一系列計劃敲定,老余心里還是有些不穩定。雖然今年各地返鄉的日期早于從前,但大街上的人流量卻讓其難以平靜。 突然看到朋友圈有的城市已放開,還有同行的銷量出現了反彈,老余拍拍自己的腦袋,安慰自己一切擔心都是多余。 生活總歸要繼續,生意還需要打拼。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