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活、商業經濟的逐步恢復常態,方便面行業的“宅經濟”紅利將消失,在2020年開始“回暖”的方便面市場,還能在2023年持續走出一根大陽線嗎?
曲折的方便面發展之路
近幾年方便面市場的發展呈現出波浪式曲線。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0年,中國方便面產量連續3年下滑,且2013年到2016年方便面需求量連續4年減少。
未料到,疫情引發的“宅經濟”,讓方便面行業一度站上風口,度過了一段光輝歲月。
世界方便面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消費方便面1166億份,同比增長9.5%,而中國以463.5億份位列首位,較2016年的前期低點385.2億份增長20.3%。
到了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緩和,“宅經濟”紅利的逐步消散,方便面行業又步入了下滑的頹勢。尼爾森數據顯示,2021年方便面市場整體銷量同比衰退4.0%,銷售額同比減少2.7%。
而2022年的“土坑腌菜”事件曝光,讓老壇酸菜面這個有近百億市場規模的行業大單品直接折戟市場。
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和統一的業績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今年上半年,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營收135.48億元,同比增長6.49%,占集團總收益的35.45%。
而康師傅在財報中坦言,期內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方便面的毛利率同比下滑3.26%至20.63%,進而導致方便面板塊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下滑39.23%至5.44億元。
而統一企業半年報顯示,其方便面業務在今年上半年虧損1.58億元。
很顯然,巨頭表現作為行業風向“晴雨表”,預示著方便面品類接下來的路并不平坦。

消費者還需要方便面嗎?
事實上,在方便食品中,方便面一直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是在2016年、2017年達到頂峰之后,方便面的銷售才出現下滑。
其中原因有高鐵的普及,旅行消費方便面的場景大大縮小。而外賣的盛行,搶占了方便面居家和辦公的消費場景。
此后方便面龍頭們進行改革,優化產品結構,推出中高端產品,并在產品口味上進行升級。
如康師傅推出雙享桶、干拌面、湯大師等系列產品;統一憑借中高價位品牌湯達人持續受市場肯定,此外接連推出“香拌一城”和“滿漢大餐”等高價位的方便面新產品;白象與今麥郎也推出“骨湯煮面”和“拉面范”等高端系列產品。
但除了外賣和高鐵外,方便面最大的對手還是來自方便速食陣營中的新銳們。除了方便面之外,時下“流量擔當”的預制菜、自帶地域性特色的螺螄粉、酸辣粉,以及比方便面更為便捷的自熱系列如自熱火鍋、自熱米飯、自熱米線等新品類陸續下場,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CBNData統計數據顯示,線上方便食品可以劃分為 10 余種子品類,其中即食火鍋和方便面占比較大,而速食半成品菜、即食火鍋/腸類等品類增速居前。品類創新、跨品類關聯消費偏好以及憑借獨特風味、健康屬性等特征將更好強化消費記憶,從而提高消費者對于方便食品的長期復購水平。
在迅猛增長的消費需求推動下,方便速食已成長為千億級賽道。國信證券在研報中提到,網紅新型方便食品品牌增速超過200%,新銳品牌整體增長貢獻最明顯,年輕女性和 95 后和五六線城市消費者對網紅、新銳品牌具有更強的嘗鮮偏好。其中學生群體在 95 后消費占比近 30%,尤其偏好購買即食火鍋、方便面、方便粉絲和速食粥等品類,更愿意嘗試不同口味和品牌。
同時,多個新型方便食品品牌獲得資本關注。去年,自熱食品頭部品牌自嗨鍋宣布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逾億元。此外,德莊、小龍坎、海底撈等巨頭也選擇進入這一市場。
新型速食食品品牌阿寬食品已經在謀求IPO。這家以新型方便食品為主的企業,產品涵蓋方便面、方便粉絲、方便米線、自熱食品等,在2020年總營收已經達到了11.1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方便面巨頭企業也參與到了新型方便食品的潮流當中。統一旗下的自熱方便食品——開小灶,在2021年增速呈雙位數,覆蓋自熱小火鍋、米飯和餛飩等。只是從具體的營收數字上來看,巨頭們的新型方便食品尚未能獨當一面。
“未來暫無一個品類可以取代傳統方便面,但是新型方便食品會逐步蠶食它們原有的市場。傳統方便面只有去研究新生代,迎合年輕的消費者,未來的市場空間才會更大。”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說。

方便面未來該何去何從?
1958年,日本從油炸“天婦羅”的飲食文化中得到啟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代油炸方便面。迄今為止,方便面行業已經走過60多個年頭。面對消費群體對健康膳食需求的提高,長期被貼上“高含油量”“鈉含量較高”“不健康”“含反式脂肪酸”等標簽的方便面也走到亟待變革的十字路口。
艾媒咨詢指出,對于市場上的方便面,消費者較多反映是口味過于相同,多家企業的主要產品口味相似。其次是方便面的食材組成相似,主要都由面餅、調味粉包、脫水蔬菜或肉組成,且食量也相似(標準袋裝含量為100-120克,大桶裝含量為130-150克),缺少特色和創新。
當然,方便面企業仍然在努力創新、升級這個傳統品類。諸如,康師傅高端產品Express速達面館,單盒裝香濃大塊牛肉方便面價格超過15元;統一推出“滿漢宴”骨湯叉燒面6碗179元;一貫走低價實惠路線的白象也隨大流,該公司旗下新銳品牌鮮面傳的價格在15元/盒左右。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6-2020年我國高端方便面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8.6%,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282.4億元。
從具體口味來看,這類專注高端路線的產品多數主打原湯原汁、凍干鎖鮮、零添加、低卡路里或營養添加等賣點。方便面的產品研發方向也開始注重湯頭輔料的多樣化,從過往單一的脫水蔬菜向更加新鮮豐富的蔬菜、含有大塊肉的料理包發展。
然而,有業內人士認為,新鮮蔬菜和肉量的豐富也意味著研發和生產成本的增加,無形中拉高產品的售價水平。而僅憑借口味更豐富、營養更健康等賣點,產品溢價空間本就有限的方便面仍難以在同價位競品(外賣、其他速食新消費品類)中取得優勢。
從消費端分析,在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囤積生活物資的行為會逐漸消失。抗擊疫情的下半場,消費者的關注重心已經變為如何提高身體的健康程度。簡而言之,免疫力,才是接下來消費者最重要的“抗疫物資”。
“在創新上我們要找到時代的脈搏”,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認為。他認為當下的“時代脈搏”一方面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造就的大勢所趨,綱要中提出減鹽、減糖和減油以及2030年前人均預期壽命將突破79歲的目標。另一方面是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消費者正在經歷由“吃飽”到“吃好”到“吃出健康”的階段,居民消費需求正在逐步升級。
同時他預測,方便面行業正在進入全新的時代,三個品類三分天下。“預計從2020年到2030年這10年,中國方便面將出現份數基本不變,銷售額翻番的局面。如果按照當下的金額來算,粗略估算到2030年中國的方便面市場將突破1000億元。那么這個1000億元的背后,我認為油炸方便面的發展已經見頂,0油炸健康面、家庭預制面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動能。油炸面、0油炸健康面、家庭預制面,將三個品類三分天下。”
這會是方便面市場的未來升級新風口嗎?我們拭目以待。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