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于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么漫長的日子里,你沒有往生命里注入新的東西。
——居里夫人
“網紅餐廳”一詞,從最初表達店面精致,人氣旺盛的褒義詞轉變成形容“店鋪短命,徒有其表”的貶義詞,不過短短一年時間。
這種呼聲在去年年底達到最高,幸存下來的餐飲品牌冷眼看向那些不幸陣亡、尸橫遍野的網紅餐廳,除了心里唏噓,其實不可否認的,也松了一口氣,甚至不乏自我安慰之輩:
你看,他們紅得了一時,好歹沒能紅過一輩子,不然我們這些踏踏實實做產品的可怎么混?
但網紅餐廳就像田里的韭菜,割完舊的一茬,新的一茬很快就會冒出來,2018剛過以三分之一,新的網紅餐廳比起前輩來完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文2724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一、前輩
1.2017倒下了一大批網紅前輩
去年11月,網紅餐廳“鼻祖”趙小姐不等位全部閉店的消息在網上傳播,以此代表著我們所熟知的第一代網紅餐廳時代畫上句號。
與此同時,各大網站紛紛整理了一批犧牲在這場戰斗中的餐飲品牌:
①死于食品衛生的有很高興遇見你、一籠小確幸、仰望包角布、Farine面包店等,長久以來積累的人氣往往在一朝新聞報道后便煙消云散;
②死于產品質量的有趙小姐不等位、烏云冰淇淋、黃太吉等,他們與其他餐飲品牌比起來有著更加光鮮亮麗的外表與裝飾,足以吸引消費者為一次沖動買單,但產品實在差強人意,只能隨著時間慢慢淡出消費者的視線。
③死于管理問題的有北京后會友期、廣州比逗餐廳、廈門卷福小龍蝦等眾籌餐廳,開店之初合伙人之間都把未來看得太簡單,太完美。直到分歧出現,面對眾籌股東眾多、管理難度大、退出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曾經的伙伴大有人鬧得對薄公堂。
④死于盲目擴張的有水貨餐廳、小豬豬等,在2013年9月開出第一家店后,水貨餐廳創造了8個月開店52家的紀錄。去年2月,鄭州最后一家水貨餐廳閉店,其他地區的加盟商只能勉勵維持這最基本的收支平衡。
▲2017閉店的網紅餐廳一覽表(數據來源:界面新聞)
2.血一般的經驗教訓:虛有其表怎能長久?
初代網紅餐廳紛紛落幕,不可否認,他們順應時代而生,但在不知不覺之間,又被時代所淘汰。正如約瑪·奧利拉在洛基亞被收購的發布會上所說的最后那句話: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為什么,我們輸了。
這些網紅餐廳在獲得短期利潤的同時其實也教育了市場,花過“冤枉錢”的消費者,口口聲聲說著不再迷信故事和人物。卻也依舊忙于奔赴各處拔草、打卡。
事實證明,并不是消費者改變了,而是這些初代網紅餐廳從一開始就存在缺陷。
社交網絡改變了餐飲業,制造了網紅餐廳。消費者嘴上說著口味是檢驗餐廳的真理,但他們其實并不反對餐廳的設計升級。因為被社交網絡改變的不僅僅是餐飲業,所有服務行業都一樣。酒店、共享辦公,都有審美趨同和更迭迅速的特點。
產品與環境永遠是構成一個餐飲品牌的基礎元素,就像一座大廈的兩塊地基,缺一不可。
▲長按圖片關注我們,并分享朋友圈
二、后來者
1.個性、文化、耍花樣,自拍不再是網紅餐廳的唯一標簽
第一批網紅餐廳倒下,不少餐飲人對“網紅”二字諱莫如深,但只要城市存在,社交網絡的發展持續,網紅餐廳就會像超級瑪麗前進路上的金幣一樣不斷刷新出來。
告別2017,2018的網紅餐廳來勢更加兇猛,80后老了,90后油膩了,沒關系,我們還有00后。
這一批消費者對自我認同的需求只增不減,他們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可以自拍的背景墻,而是更加彰顯個性、更炫、更有看頭的,背景墻。
春麗吃飯公司剛火起來的時候,不少餐飲人甚至分不清他究竟是一家餐廳還是一個攝影工作室。噱頭已經完全超出產品本身,但目前來看,它是真的很火。各種網紅名人在這里拍寫真,做宣傳,還有國際大牌來這兒拍產品雜志;
▲春麗吃飯公司
而依托抖音迅速打開名氣的答案茶更是短短幾天就發展出了數百家的加盟店,消費者大多沉迷于能占卜的奶茶而不能自拔;
▲答案茶
還有融了一個億的瑞幸咖啡來勢兇猛,不管是電影院還是寫字樓,都有張震和湯唯拿著藍杯子咖啡說“這一杯,誰不愛”的身影。
▲瑞幸咖啡
喪文化、佛系、金魚系等網絡流行語從側面表現出如今的消費者更在乎生活的“態度”問題,且隨著消費結構升級換代,年輕受眾越來越追求品質和高質量的生活方式。
在春麗吃飯餐廳拍一張寫真,在答案茶排隊買一杯占卜茶,亦或是在工作之余利用手機APP點一杯外賣咖啡,對消費者而言,更像是一種體驗式消費,而不是為了產品本身去消費。
2.新的套路:浸入式體驗成王道
這讓讀sir想到許多大牌玩的跨界餐飲,香奈兒、Gucci旗下都有餐飲產業,并花費重金打造近乎完美的用餐體驗,其目的在于使用美食這種更加平易近人的載體去為本身的奢侈品做鏈接。(相關閱讀:看過GUCCI新開的餐廳才知道,奢侈品跨界做餐飲竟然是為了…)
如今市場上正在涌現出一大批殊途同歸的餐飲品牌,為了讓自己從一片紅海的餐飲市場中超脫出來,打造侵入式體驗成為這些新網紅的法寶。
肯德基推“K PRO”概念店,喜茶推粉色PINK店,蜀大俠推“大俠行江湖文化店”……很多品牌也正在跟進主題店。他們通過開主題店“造不同”,從而拉升用戶的新鮮感和期待值。
不過更多餐飲品牌還是在努力將這種主題化的浸入式體驗融合到消費者的日常消費中去,成都洪七公串串香所打造的金庸武俠主題餐廳即是如此,消費者坐在“桃花島”,舉起“酒碗”,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仿佛回到了兒時記憶中的武俠世界。
▲成都洪七公串串香
三、萬事皆有隱患
第一代網紅消失,自然會有第二代在吸取教訓后成長起來。
與之相對的,整個社會也在對“網紅餐廳”進行接納以及管理,從今年一月開始,上海食藥監部門給“網紅”餐廳下了三個定義:開店速度極快、人氣火爆、大量外賣。
并針對這三點約談包括喜茶、哥老官、鮑師傅在內的多家餐飲品牌,這意味著政策對餐飲企業管理的進一步加強。而網紅餐飲存在的問題無法徹底根除也是一種遺憾,還未火過三個月的答案茶由于技術壁壘低,可復制性強的原因,最近上演了一場李逵李鬼的鬧劇。
雖然隱患無法察覺與根除,但我們依舊期盼有一天,“網紅餐廳”一詞會過氣,“網絡”和“現實”的界限進一步被打破。“網紅餐廳”憑借自身的優秀能力,發展成真正的餐飲企業榜樣。
你如何看待網紅餐廳?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作者:王小明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End—–———-
品牌VI設計超值套餐,還不快來!??
————————–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