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搭上消費升級的東風?你得從了解消費者開始…

    每  天  讀  一  點 , 一  年  大  不  同

    擊上方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r811關注我們!


    什么樣的消費者被稱為“小資”?

    簡單粗暴地來劃分,我們可以將那些喜歡在陽光溫暖的下午,去一家自認為有格調有品味的咖啡廳點杯咖啡,慢慢消磨時光的中產階級稱為小資群體;

    再將在網上或者超市找一款性價比、味道最合適的咖啡粉,快速沖泡一口干的人稱為普通群體。

    在人們的固化思維中,小資消費群體更注重的消費的體驗(品味、格調、感官上的東西),普通消費群體更注重的是價值或者實用性。

    有意思的是,隨著消費升級的步伐越來越快,我們驚奇地發現這兩種人群正在快速融合,“小資”這個帶著些羨慕嫉妒的偏貶義詞,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頻率越來越少,不論是傳統意義上的小資群體還是普通群體,我們都能在星巴克、Costa看到他們和諧共處,這一系列市場的變化背后,又隱藏著哪些奧秘?

    全文需3分鐘時間閱讀



    一、餐飲市場的消費升級

    我們看到,平均30元的喜茶成為年輕人的新寵,星巴克遍布中國每一個一二線城市;

    年輕人外出就餐頻率高達75%,人均200左右的日料遍地開花,甚至成功打敗80%的中餐品類,躋身新一代“八大菜系”之列;

    各種網紅餐廳開了又關、超出路邊攤價格好幾倍的煎餅店外排起長隊、一眾黃牛瘋炒一塊蛋糕……

    飲食消費是目前消費升級的縮影,據最近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4.5%,比資本形成的貢獻率高出31.7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增長結構不知不覺間發生著根本性轉變,消費取代投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似乎消費者的錢袋子打開了?

    ▲排隊購買喜茶的消費者

    二、消費升級不等于消費力升級

    事實證明,消費者的錢袋子從來沒有捂得這么嚴實過。

    奢侈品銷量大幅度下降,LV、coach等紛紛關閉線下門店,消費者用平價物替換超乎能力范圍內的產品,各種小而美的店鋪成為他們的心頭肉。

    這些被排隊哄搶的產品都有一個共性:能讓消費者心里舒坦,且價格不會超過他們的心理預期。

    比如上文提到的日料餐廳,回顧2006年,日料店的數量在北京還屈指可數。隨著日韓文化的流行,到2016年,北京的日料店已超過1500家。并且,每年還以150家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長。

    日料之所以大規模集中在一線城市,正是由現有市場客群基數來決定的。就比如在上海,日料在餐飲的占比超過40%。一方面,由于上海中高收入人群更為密集;另一方面,是日本文化在上海更具底蘊。

    曾經淘寶線上打線下,正是靠著切中消費者性價比的神經。現在消費者顯然不再單純追求性價比,他們更加挑剔。

    日本消費社會研究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費時代》中提出,在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消費升級中,年輕人的消費教義轉向“精煉考究”。對消費品的考究不單針對價格、品質這些常規標準,更多的是對消費環境、消費感受等的比較和選擇。

    中國消費者正在走的就是從“將就”到“講究”的升級之路。

    ▲下午茶喝一杯咖啡,再也不是少數人值得炫耀的生活方式

    三、這一代人講究的是什么

    中國誰在增加消費呢?三高人群(注: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在增加消費,他們喜歡創新和潮流,愿意為品牌品質付出溢價。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源點人群,是20歲到45歲、喜歡中高品質、追逐潮流、愿意分享的2.5億中產階級。大概2020年到2025年中國會有5億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到底愛什么,怕什么,缺什么呢?基本叫愛美、愛玩、愛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獨;缺愛、缺心情、缺自己。基本上你的生意在這「三愛三怕三缺」里面問題不大。

    什么是中產階級消費心理呢?低價的東西被品質的、品牌的、心理滿足的替代;剛需的東西被品位的、逼格的、自我標簽化的東西替代;實用主義的東西被情緒、氛圍、場景的東西取代;必要的東西被想要的、潮流的所取代。你可以發覺商品不僅要提供一種功能,關鍵要撫慰心理和情緒。

    消費者正在代際升級,這一屆已從單純尋求低價,轉變為對品質生活、對獨特的個性化體驗的追求,但與此對應的是商家,尤其是實體店主們卻還沒有完全轉變。你了解你的消費者最講究的是什么嗎?

    四、消費者態度數據化,了解消費者

    收集消費者態度數據,從找到問題“是什么”到探索“為什么”, 摸透消費者的行為背后的原因,發現一些后者甚至都沒意識到的需求,這時,下一個“爆品”、“神店”就已經離你不遠了。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無論是零售業還是線下服務業,都面臨著日常運營中海量的數據反饋,如果僅僅著眼于銷售數據、利潤數據,企業仍以利潤、分紅的導向做決策,將無法真正與消費者展開對話。

    這些看似360度無死角的行為數據,缺乏對消費者行為背后的態度、成因、觀點的關注和詮釋,更無法談及幫助管理者從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角度做決策。

    曾經雀巢在美國推廣速溶咖啡,雖說這是一個創造性的發明,改變過去的現磨方式,也保持了口味的香醇。然而,它卻開局不利。熱衷速食文化的快節奏美國,卻不歡迎讓生活更加便利的雀巢速溶。

    同樣的錯誤也在曾經的中式快餐巨頭永和豆漿身上發生過,他們為自己推出方便快捷的“豆漿速溶粉”而自豪,并想當然地認為消費者理應購買。

    然而事實卻是一記響亮的耳光,豆漿速溶粉險些葬送了永和豆漿的前途。

    一廂情愿賣產品是賣不出持久暢銷品的,現在的中國市場,粗暴的品牌標簽將逐漸失效,更多深耕細致、匠心獨具的商家,會有巨大而廣闊的成長空間。

    在新消費價值觀催生的消費環境下,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就是你的顧客、用戶、消費者。消費者對品牌的需求就是當下經營最核心的挑戰,如果你滿足了需求,那你就贏了。如果你能跑在消費者的需求前面,你將贏得更多。

    你所理解的消費升級是什么樣的?對于消費升級你還有哪些其他的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素材:界面新聞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End—–———-



    品牌VI設計超值套餐,還不快來!??

    ————————–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串天下 |西貝香天下 | 海底撈 |

    市場年輕化 |中餐老字號 |網紅餐廳

    餐廳選址|餐飲行業的成都現象

    廣 告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22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22日 20:20
    下一篇 2017年11月22日 20:4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