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粱一孟”會否成“黃粱一夢?明星餐廳想做好,得抓這3點!

    每  天  讀  一  點 , 一  年  大  不  同

    擊上方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r811關注我們!


    明星投資餐飲本不是啥新鮮事兒,但這幾年走在餐飲這條道上的明星似乎特別多,

    前有相聲演員郭德綱開的“郭家菜”,任泉、李冰冰、黃曉明合開的火鍋連鎖“熱辣一號”,

    后有歌手薛之謙在上海開的“上上謙”火鍋串串店、韓寒打造的文藝餐廳“很高興遇見你”,

    更多娛樂明星的身上貼上了“餐飲合伙人”、“餐廳老板”的標簽。

    娛樂圈的名人做餐飲,真的是個流行趨勢嗎?

     全文需3分鐘時間閱讀

    近日,黃磊和孟非合開的火鍋店“黃粱一孟”開張,主打高端路線:鍋底從78元往上,鮮毛肚198一份,和牛398一份。

    有網友在網上曬出消費清單,人均大概三百元,還是在不點毛肚和牛的情況下。

    對此,網友紛紛吐槽,“真的好貴,還不如去吃海底撈”。

    “黃粱一孟”是否可能變為“黃粱一夢”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明星做餐飲的那些事兒。

    ▲網友們高喊“吃不起”的“黃粱一孟”火鍋


    為啥明星都偏愛做餐飲?


    餐飲行業的本質

    1.市場需求

    餐飲本身就是剛需。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你可以幾年不買車,不買房,但你不能幾年不吃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別說是幾年,就是幾天都夠嗆。

    所謂“民以食為天”,在經濟回暖、消費升級的今天,明星們自然也深諳這個道理。

    2.行業門檻低

    傳統的行業諸如房地產、古董文玩、珠寶玉器、貴重金屬、進出口貿易等等,都需要一定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門檻要求較高,同時資金投入量大、回收時期長、風險高。因此,絕大部分明星都不會選擇貿然投資。而餐飲行業上手快、需求大、門檻低,可同時有幾個股東加入,因此成為了明星投資賺錢的首選。

    明星自身的原因

    1.光環效應

    明星本身就自帶光環與話題,不論走到哪里,做什么都有無數雙眼睛在關注著。同時,他們還擁有一定基礎的粉絲群,覆蓋各個年齡階段和社會階層。上到媒體政界,下到百姓商家,背靠這種強大的公關資源,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名氣和影響力給餐廳帶來更多潛在的客源。

    比起一般的餐廳,“明星餐廳”在起跑線上就已經領先一步。

    ▲“孟非的小面”人氣紅火

    2.“過氣”痛點

    所有的明星從入行那一天起都會有這樣一個擔憂:我能紅多久?星途的“保鮮期”是所有明星的“痛點”和“軟肋”,這種危機感也使得他們要為自己開辟其他的生財之道,提前為自己的“過氣”買一份保險,為今后的穩定生活留一條后路。

    ▲明星的“黃金時期”通常有限


    為何明星做餐廳,總是死的多活的少?


    1.無法同時兼顧

    大部分明星的本職工作都是拍戲、唱歌,自然無法分身事事親為從事餐廳的管理工作。前段時間,包貝爾做老板投資的辣莊火鍋店被爆料鴨血是用牛血兌水而成,服務員稱“鴨血”從四川空運而來,但事后被證明這些“假鴨血”來自哈爾濱一鴨血加工廠。

    事件發生后,包貝爾隨即發微博回應,稱“知道實情后十分震驚”,“想對那些因為我走進餐廳的消費者誠懇地致歉。我本人也愿意接受大眾的監督,對接下來辣莊的運營以及管理進行嚴格的監管。最后我和辣莊會承擔起全部責任。”

    想來包貝爾平時也是因為拍戲無暇兼顧對辣莊的管理,但如果是以自己的名氣做賭注來開餐廳,只懂一味砸錢和賣力吆喝而不懂靠良好的口碑讓消費者更加滿意,結果也只有倒閉,出了事故可能還會影響自己的“老本行”。

    ▲包貝爾在“辣莊鴨血門”事件后通過微博發聲

    2.期望過高

    憑借自身的名氣和影響力,在投資初期明星老板們對自己的餐廳常常抱有很大期望,然而現實卻往往不盡如人意。以電影為主題的熱辣壹號,股東由最初的任泉、黃曉明、李冰冰擴展至黃渤、何炅、井柏然,門店從1家到15家,同時還在官網上開啟了全球合作加盟,計劃未來2-3年內開設100家新店,拓展海外市場及附屬品牌。

    但據了解,位于南京江寧區太陽城4樓的“熱辣壹號”火鍋店去年9月開業,剛開業時天天爆滿,但在打折宣傳期過去后,顧客大幅減少。相比于隔壁另一家餐館不僅店內火爆外面還大排長龍的熙熙攘攘,“熱辣壹號”的人氣遜色很多。有不少人在網上留言說,因明星慕名而來,體驗后感覺還是與心理預期有差距。

    許多明星只看到同行做餐飲“下海成功”,卻沒看到更多的是“死在沙灘上的螃蟹”。


    如何才能避免成為“先烈”?


    餐飲行業有句至理名言:“永遠要做行業的先驅而不是先烈”,明星餐廳也不例外。

    1.品質配得上名氣

    明星效應可以為餐廳帶來不少人氣,但如今大多數明星開的餐廳都是名氣大過了品質,徒有“空殼”,自然開不長久。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餐廳就像他本人一樣,足夠文藝。從餐廳裝潢到菜品都文藝得不行,比如他取的菜名:“我沒有吃過你的豆腐”、“來自星星的炸雞”、“一座城池”等等。然而這股文藝風沒刮多久,就多次因無證經營和食品安全衛生問題而遭遇關停。

    一個餐廳要想活得長久必然要注重口味與菜品的品質,畢竟,味道才是食之根本。

    ▲“很高興遇見你”餐廳的部分菜品

    2.摘掉“高高在上”的帽子

    明星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所開的餐館皆定位偏高。前期在租賃地點,材料,裝潢上大多喜歡擇優而選,給餐廳經營造成很大負荷,過分強調面子、排場是明星餐廳的通病。

    黃磊和孟非兩人在“黃粱一孟”的裝潢上下了不少功夫,整體裝修古香古色,細節之處也一絲不茍,很有高級餐廳的質感,甚至店里還配備了上百萬元的排風系統。但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高價的背后服務、口味都沒跟上,難怪客人要發出“不如去吃海底撈”的感嘆。

    明星餐廳不一定就要有多高貴,也可以打打接地氣的牌。畢竟我們都知道,“耍大牌”的明星往往不受人待見,而逗比親民的偶像更易獲得好感。

    ▲“黃粱一孟”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裝修風格

    3.易于接受的客單價

    相信所有人投資餐飲都不是為了只做一錘子買賣吧?動輒幾百上千塊的客單價老百姓們誰吃的起?除了“熱辣一號”,任泉最早在學校旁邊開的“蜀地傳說”已經發展成了連鎖。開張1個月就賺錢,3個月就排隊,十幾年來一直紅火靠的就是平民化的價格和大眾化的口味。現在看來,“黃粱一孟”的人均在火鍋品類幾十、一兩百的客單價中著實有點讓人“消費不起”。如果不適當調整,怕是真的要成“黃粱一夢”了。

    ▲“蜀地傳說”(上)與“黃粱一孟”(下)的菜單


    小結


    如今,越來越多的明星跨界餐飲行業,但大多落得紅火開場,草草收場的結局。他們做餐飲遠遠不止普通人投資開店那么簡單,背負著粉絲的期望、堵上自身的名氣,卻常因管理不善、口味不佳而留下一地雞毛。明星需要承擔的責任更多,畢竟,只靠“刷臉”火起來的明星餐廳,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關于明星投身餐飲行業的現象,各位餐飲人有什么獨到看法呢?

    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交流互動

    —————-End—–———–

    餐飲人必讀助推餐飲品牌化

    聯合設計機構推出餐飲品牌設計超值大餐

    ————————–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餐廳門頭設計 |餐廳取名 香天下 海底撈 |

    怎么彌補選址劣勢 合伙創業 |資本對餐飲的影響

    小龍蝦的未來趨勢 |餐廳選址

    廣 告






    轉載,合作請加微信:qingcai5678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32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1日 20:17
    下一篇 2017年6月1日 20: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