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平反論
所有的中國菜中,川菜是被糟蹋得最厲害的。
也許你不同意,當今各大城市,川菜館子林立,流行還來不及,談何糟蹋?但是,如果你吃過二三十年前或者更早時期的川菜,就會認同我的觀點了。
其實,在生活節奏愈來愈快的今天,八大菜系皆已走樣,川菜只是首當其沖罷了。走進任意一家川菜館,翻開菜單,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菜式是雷同的。首先,招牌菜部分千篇一律地寫著水煮魚和饞嘴蛙,以我的經驗,倒退三十年,像點樣子的四川餐廳,絕對找不到這兩道菜,從前街邊大排檔的江湖菜路數,難登大雅之堂也。
還有什么沸騰魚、干鍋蛙之類,吃來吃去,味道差不多嘛。號稱百菜百味的川菜淪落成百菜一味,年輕朋友照樣不亦樂乎,廚房里則是和他們一樣嘴上無毛的小伙子,在那些廚師技校學了幾招即出來混飯吃。所謂的幾招,無非是用大量的辣椒、花椒和蒜來熗鍋,難怪到了嘴里,單調至極點。
總要有麻婆豆腐、魚香肉絲和回鍋肉撐撐場面吧,這些菜看起來簡單,要做好沒幾下真功夫不行。但是聰明的商人發明出各式各樣的調味汁,把食材亂炒一氣,淋汁即成,當然少不了先用辣椒、花椒和蒜來熗鍋。
唉,給這些餐廳搞壞了,造成大家對川菜產生偏見。但是辣菜,在四川的飲食文化中,只占相當小的一部分。有些地方吃辣,為多殺幾碗飯,四川天府之國,只是出于豐富味覺的追求,層次有高低之別。
研究七十年代的川菜譜,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菜式一點辣椒也不下,這些菜用料之精良,工藝之繁復,不遜其它任何菜系,是真正的川菜靈魂。
摘抄部分如下。
肉類菜有:醬爆肉、脆滑肉、合川肉片、鍋巴肉片、榨菜肉絲、甜椒肉絲、蘭花肚絲、板栗燒肉、東坡肉、香糟肉、苕菜獅子頭、紅燒環喉、鮮燒筋尾舌、荷葉蒸肉、香炸蒸肉、四鮮肉脯、姜汁肘子、綠豆凍肘、冰糖肘子、奶湯雜燴、白菜肉卷、鍋燒肉、炸熘肉卷、軟炸蹄膀、軟炸酥方、炸桃腰、網油腰卷、炸扳指、叉燒乳豬、叉燒火腿、烤酥方、煙熏排骨、竹蓀肝膏湯、菠餃銀肺湯、肥腸豆沙湯、清湯腰方、冬菜腰片湯、蒸冬菜肉餅湯、清湯丸子、酥肉湯、毛牛肉、燒牛頭方、鍋酥牛肉、清燉牛沖湯、子姜炒羊肉絲。
川菜最高級的清湯,一鍋就要用到那么多食材
冷菜用傳統的九色攢盒裝之,保證九種食材、九種味型、九種刀工
水產菜有:清蒸江團、沙鍋雅魚、清蒸青鱔、清蒸烏魚、芹黃魚絲、糖醋脆皮魚、蔥酥魚、包燒魚、紅燒甲魚、醬糟酥魚、三色魚丸、清湯酸菜魚卷、蘿卜半湯鰱魚、金錢海參、肝油海參、翡翠蝦仁、軟炸蝦包、干煸魷魚絲、紅燒魚唇、雞皮魚肚、繡球干貝。
干煸鱔絲,川菜炒法沒有過油之說,皆是一鍋成菜
禽類菜有:熘雞絲、青椒雞絲、雪花雞淖、生燒雞翅、三菌燉雞、旱蒸全雞、扣雞、格子呢雞、熱味姜汁雞、八寶糯米雞、椒鹽八寶雞、叉燒全雞、鍋貼雞片、芙蓉雞片、金錢雞塔、網油雞卷、桃酥雞糕、雞豆花、番茄燴雞腰、姜爆鴨絲、熘鴨肝、紅燒鴨卷、紅燒鴨舌掌、芥末鴨掌、蟲草鴨子、枕頭鴨子、太白鴨子、豆渣鴨子、八寶釀鴨、白市驛板鴨、樟茶鴨子、香酥肥鴨、蛋酥鴨子。
成都名產太白醬肉
素菜類有:奶湯素燴、干煸冬筍、醬燒冬筍、軟炸蘑菇、麻醬鳳尾、胡蘿卜松、炒三色葫蘆、口袋豆腐、羅江豆雞、炒豌豆苗、蛋酥花仁。
其它菜有:雙面鍋貼豆腐、冰糖兔塊、雞蒙葵菜、雞皮慈筍、蟹黃鳳尾、干貝燒菜心、金鉤燒豇豆、鴛鴦鍋貼、炸春卷、紅燒什錦、白汁菠菜卷、白油膏丸、開水白菜、金魚鬧蓮。
龍眼甜燒白,傳統的內餡不是豆沙,你知道是什么嗎?
是不是讓你耳目一新?但是,在偽劣川菜大行其道,侵占市場的形勢下,十之六七幾近失傳也是事實。要是你發現哪家餐廳堅持在做,那么恭喜,這家店一定吃得過。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