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三年,餐飲行業的“當紅炸子雞”非預制菜莫屬!
1:沒了疫情當“催化劑”,C端需求或許會快速萎縮
預制菜在餐飲行業出現的時間并不短,但以往的幾年,預制菜在大眾群體中并沒有受到太大的追捧。但隨著疫情的到來。線下餐飲門店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而預制菜卻在這時被廣大民眾所熟知并接受。
大多數喜歡在外面的餐館用餐,聚會的人,受到疫情的限制,不得不呆在家點外賣或是“自給自足”。但是長久下來,大家逐漸發現,相較于自己下廚或者點外賣,預制菜這一品類顯得更加便捷,實惠。與傳統的方便面等速食產品,預制菜的口感以及營養更加滿足大家的需求,而預制菜又比瓜果時蔬更加耐保存,所以就成為了大家瘋搶的產品。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60億元,同比增長20%。有專家認為,往后三年預制菜市場將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
但隨政策的放開,大家的社交活動不再受到限制,大家也不再被困于一室之內。大家開始在外面聚餐,游玩,社交,也越來越多的在外面吃飯。從前那種囤貨的需求就會快速萎縮,就像同樣興于疫情的火鍋食材超市,短暫地火了一把之后,如今只剩一地雞毛。
那么,在失去了“疫情”這個buff之后,預制菜的路還能像以前那么好走嗎?大家還會對相比于線下餐館而言口感和味道都不是那么好的預制菜買單嗎?這些問題是整個預制菜行業目前必須面對的。
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2023年,預制菜行業或將迎來洗牌期,對于許多預制菜企業而言都是一個難關。
2:網絡直播帶貨逐漸飽和,推廣宣傳費用逐年增長
隨著短視頻平臺,電商平臺的逐漸興起,直播帶貨的風潮也漸漸在各行各業中刮起。正因如此,本就發家于線上平臺的預制菜產業更是乘此機會撈了大波流量,因此預制菜也獲得了新的增長渠道。
一場直播賣出2.5億、單場銷量800W+、一夜漲粉450W,在東方甄選直播間爆火不久后,這是轉型預制菜賽道后的趣店羅老板交出來的亮眼答卷。
如果說“疫情”是為預制菜增加了一層強有力的buff,那么直播帶貨所帶來的紅利更猶如烈火中加的那把干柴。可以說,網絡直播帶貨為預制菜迅速打開了“破圈”的大門。
相比于線下商超、線上貨架等傳統渠道,抖音電商偏向于興趣驅動。經過劇情、科普、種草等視頻元素的二次包裝,直播將預制菜的價值直接地呈現在了顧客面前。許多時候顧客原本并沒有購買預制菜的打算,但是無意中刷視頻刷到了,就會產生消費沖動。
正因為如此,很多新銳預制菜品牌在抖音收獲了聲量和銷量,此前叮叮懶人菜合伙人在接受36氪采訪時,就曾透露產品最先在天貓上線,但銷量慘淡,整個2020年,品牌都沒有起色,后來團隊將陣地轉向抖音,才逐漸找到節奏銷售額日漸增長,自此便開始all in抖音,對方表示,“沒有抖音就沒有預制菜的爆發”。
,全國興起的直播帶貨風潮如臺風般席卷了各行各業,直播帶貨平臺已猶如戰場,直播帶貨所帶來的紅利也被蠶食殆盡。想要在直播平臺上推廣產品,必須負出高昂的流量推廣費,不少因無法負擔高昂宣傳費的預制菜品牌以及預制菜銷售商家正悄然推出這片戰場。
3:資本逐漸退場,對預制菜從“熱情”到“冷靜”
預制菜之所以近兩年頻繁進入到大眾的視野,背后還少不了資本的“追捧”。但是去年資本市場就已經是整體遇冷狀態,餐飲賽道投融資明顯減少,未來沒有了資本的助力,預制菜的虛火或許會變小。
從前年開始,預制菜概念股經歷過幾次集體爆發。珍味小梅園、三餐有料、尋味獅、望家歡等預制菜上下游各企業前后都在2021年獲得融資,IDG資本、美團龍珠、百度風投等資本都在預制菜賽道上押注。
《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洞察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預制菜賽道共發生72起投融資事件,披露融資總金額超10億元,涉及項目42個。其中僅2021年—2022年,預制菜行業融資事件就有20余起,融資金額達數百億元。
資本的青睞將預制菜賽道烘托得火熱異常,一波又一波創業者趨之若鶩。不過,預制菜并不是一個容易做的行業,許多資本進入預制菜行業后很快就受到重挫。
例如,曾經靠校園貸起家的趣店去年夏天高調進軍預制菜行業,一度將預制菜的熱度推向頂點,但不到兩個月就以失敗告終;而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創立的舌尖英雄去年初也大舉進軍預制菜,但只維持了半年就偃旗息鼓。
整個2022年,資本對預制菜行業的態度都顯得相對冷靜,根據IT桔子數據查詢顯示,2022年預制菜行業相關的零售品牌融資共7起。其中,除了珍味小梅園已經走到B輪融資外,其余品牌的融資輪次均還停留在天使輪。
小結:
隨著疫情的過去,政策的逐漸擋開,以及網絡直播帶貨的紅利期的過去,資本的撤資更是對原本就困難重重的前景潑了盆冷水。對于預制菜產業而言,前方需要面對的險阻太多了。預制菜想要在當下的環境中闖出更廣闊的天地,開拓更大的市場可謂是艱險重重。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