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著力發展“首店經濟”,激發餐飲市場活力;椰子水成茶飲爆款,仍難擺脫“小眾”地位;重慶市發布預制菜產業地方標準

    多地著力發展“首店經濟”,激發餐飲市場活力;椰子水成茶飲爆款,仍難擺脫“小眾”地位;重慶市發布預制菜產業地方標準

    多地著力發展“首店經濟”,激發餐飲市場活力;椰子水成茶飲爆款,仍難擺脫“小眾”地位;重慶市發布預制菜產業地方標準
    01
    多地著力發展“首店經濟”,激發餐飲市場活力

    春節過后,我國餐飲消費市場釋放了非常強烈的復蘇信號。為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全國多地近年來正加大力度發展“首店經濟”。

    “首店經濟”是指一個區域利用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國內外品牌在區域首次開設門店。自2015年被提出后,“首店經濟”已成為各地提升城市商業魅力的重要舉措。

    “首店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引導與支持。

    此前,深圳曾發布相關措施,多次提到要加快發展“首店首發經濟”,明確提出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在深新開設首店最高給予100萬元補助。

    北京方面則指出要提升國內品牌零售首店投資的支持比例,由原來的按照項目核定實際投資總額的20%給予支持,提升至50%。

    除此以外,成都、長沙、杭州、合肥、南京、沈陽、蘇州等多個城市均從政策層面鼓勵推動首店經濟的發展。

    “真金白銀”的政策扶持,為“首店經濟”的持續向好發展提供支撐,多地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多地著力發展“首店經濟”,激發餐飲市場活力;椰子水成茶飲爆款,仍難擺脫“小眾”地位;重慶市發布預制菜產業地方標準

    圖片來源:攝圖網

    廣州:一大批餐飲首店正“扎堆”落地

    2月21日,中國(廣州)餐飲產業招商大會暨投融資合作交流展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議上,費大廚廣州首店、呷哺呷哺集團新品牌“趁燒”廣州首店、澳門品牌gate12精釀酒吧廣州首店等一批餐飲投資項目現場與商業載體簽約,并有113家餐飲企業提出941個意向投資項目,預計投資金額超30億元。一大批餐飲首店正“扎堆”落地廣州。

    北京:2022年新增品牌餐飲首店470家

    北京日報據商務局數據報道,2022年,北京商業市場穩健發展,首店吸引力穩居第一梯隊,新增品牌首店812家;其中餐飲依舊是北京首店經濟中的第一大業態。數據顯示。2022年引入的812家首店中,餐飲業態共470家,占全年新增首店數量比重約58%。

    深圳:2022年新增餐飲品牌首店117家

    贏商大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共開出首店品牌321家,同比上升18.8%。321家品牌首店中,餐飲品牌首店117家,占比36%。其中中式餐飲首店品牌37家、休閑餐飲首店品牌37家、異國風情餐飲首店品牌29家、火鍋/燜鍋/干鍋首店品牌7家、餐酒吧首店品牌5家、燒烤/鐵板燒首店品牌2家。

    上海:2022年餐飲首店數量占絕對優勢

    上海被視為“首店經濟”的標桿城市,無論經濟實力,還是消費潛力,都是國際品牌首入中國、國內品牌孵化新品牌、嘗試新業態的首選地。據中商數據統計,2022年上海共計引入1073家首店。從業態分布看,餐飲業態首店數量占據絕對優勢,共747家,占比70%。

    縱觀各大城市首店數據,餐飲業態仍占“首店經濟”的絕對主力。

    相關政策下,全國各地的餐飲首店也開始呈現百花齊放。但是在首店生意如火如荼的背后,有業內人士認為,首店可能會紅極一時,但從品牌發展的角度,也不能操之過急,不能為了首店而去盲目開店。

    開一家餐飲首店,需要管理團隊具備跨區域運營、開發和物流配合等綜合能力。對品牌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從定位、選址到推廣、運營的全方位考驗。開設首店,并不是一次簡單的選址拓店行為,背后還需要從供應鏈、產品、營銷、經營管理等多維度進行考量。

    在紅餐網看來,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發展特色,有的城市偏年輕化、時尚化,而有的城市則更注重文化氛圍。所以只有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才能更有力地打造好首店,營造出更為和諧的營商環境。

    *本文轉載自紅餐網

    02
    椰子水成茶飲爆款,仍難擺脫“小眾”地位

    新茶飲發展火爆,在檸檬茶成為新茶飲細分領域的黑馬后,椰汁或椰子水產品也被越來越多的品牌看中。

    以椰汁為拳頭產品的歡樂家日前回復投資者提問稱,正在組建To B(面向企業端)業務團隊,搭建業務框架,發展方向包括咖啡、茶飲、烘焙、餐飲后廚等賽道。

    在新茶飲與咖啡賽道上,椰子系列成為爆款之一,也讓許多椰子水專門店發展起來。美團美食與咖門聯合發布的《2022茶飲品類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椰子類茶飲專門店同比增長66.5%。不過,從行業角度來看,椰子水產品依然是新茶飲賽道的小眾,其超過20元的定價也讓許多新茶飲愛好者更傾向選擇其他品牌。

    椰子水產品集中出現

    新茶飲市場同質化嚴重,已成為行業公認的問題,因此小眾賽道開始崛起。新茶飲品牌開始將椰汁與椰子水運用到產品中,奈雪的茶、喜茶、古茗、茶百道、樂樂茶、瑞幸咖啡等品牌頻頻上架椰子系列產品。

    新京報記者在各個品牌小程序看到,奈雪的茶目前有生椰拿鐵、霸氣生椰龍眼、熱霸氣生椰龍眼3款椰子系列產品,喜茶有生椰芋、椰椰芒芒、寒霜龍眼椰、熱生椰芋、生打椰拿鐵5款,茶百道則有隱藏款·黃金椰椰烏龍、生椰西瓜、生椰鮮桂圓、芒芒生打椰、黃金椰椰烏龍5款。

    從上述品牌的布局來看,產品以椰乳調味為主,相對椰子水的“不常規”味道,椰乳產品經過深度加工,更符合現代年輕消費者的味蕾體驗需求。

    但在新茶飲市場上,椰子水也以其獨特味道,吸引眾多粉絲,以椰子水為主要產品的專門店因此誕生。新京報記者在大眾點評搜索發現,北京已開出多家椰子水專門店,涉及cococean椰子水、gulugulu椰子水、LuckHaHa好運椰·椰子水等品牌。

    此外,有多個椰子水相關品牌近年獲得融資,如聚焦鮮萃椰子水的“蔻蔻椰”連獲2輪數千萬元級融資,“好運椰”獲得數百萬元融資等。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椰子水品類經過近5年的市場培育,進入產銷兩旺狀態,消費場景進入全方位多元化的周期。從增長空間來看,整個椰子水品類相對會比較樂觀,隨著消費升級,椰子水品類還是值得期待的。

    仍處于小眾發展階段

    《2022茶飲品類發展報告》顯示,椰子類專門店發展持續增速,市場發展空間仍待挖掘。椰子產品2021年同比增長也達到高位,無論是銷量還是銷售額,同比增長都在300%以上,2022年增速放緩,銷量同比增長也有望達到78%。

    雖然椰子類產品發展迅速,但供應鏈已成為擺在新茶飲品牌前的一大問題。智研咨詢發布數據顯示,從進出口方面來看,2015—2021年中國椰子汁(椰子水)的進口量遠大于出口量,說明中國椰子汁(椰子水)對外依存度比較高。2021年中國椰子汁(椰子水)的出口量為1145.8噸,進口量為76871.7噸,進口量是出口量的67倍。公開資料顯示,“蔻蔻椰”在東南亞擁有近8000畝的合作椰園,“椰夠夠”也與泰國3家大椰林場達成合作關系。

    原材料需要進口無疑會增加品牌方的成本,因此成本較高依然是制約椰子水產品發展的問題。

    在“好運椰”的點單小程序頁面,新京報記者發現,椰子水產品單價基本在25元以上。在cococean椰子水的點單小程序頁面,椰子水產品價格基本維持在30元以上,gulugulu椰子水產品價格也在26元及以上。

    事實上,新茶飲的主流價格帶已經降低。2022年初,奈雪的茶多款產品宣布下調價格,全面告別“3字頭”,價格降幅最多達10元。喜茶也宣布完成產品全面調價,2022年年內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飲品類新品。兩大頭部品牌降價后,大部分產品售價在20元以內,與古茗、茶百道等品牌幾乎處于同一價格帶。對比椰子水專門店產品的高價格可知,椰子水的消費群體依然屬于“小眾”。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新茶飲市場已經從藍海發展成紅海,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價格較高的新茶飲品牌也受到了價格戰的壓力,因此頭部品牌開始考慮要適配更多的消費人群,價格下調是一種選擇,但不是唯一的道路。

    此外,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使用新鮮椰子,門店當場打開使用,存在食安風險和標準化操作難度。但如果使用高溫滅菌椰子水,已經喪失較多鮮度和風味,與新茶飲強調的“新鮮”背道而馳。

    《2022茶飲品類發展報告》顯示,奶茶類產品在茶飲賽道中仍然占據核心位置,同比增速和茶飲趨于一致;果汁類產品則訂單量有所下降,2022年訂單量同比下降17%,椰子水產品依然是小眾。

    朱丹蓬表示,椰子水在整體新茶飲行業中,與主流產品差距較大,產業鏈的完整度還是處于非粗放以及初級階段。但從未來3年左右來看,整個產業鏈的完整度是可以補強的。

    *本文轉載自新京報

    03
    重慶市發布預制菜產業地方標準

    為預制菜生產經營者依標從業、監管部門依標履職提供全面、清晰指引,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8日發布預制菜產業相關地方標準和文件,這為重慶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預制菜生產經營標準化、規范化明確了目標路徑。

    在相關地方標準發布會上,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市市場監管局等相關處室負責人分別介紹解讀了《預制菜產業園區建設指南》《預制菜生產加工行為規范》兩項地方標準和《預制菜生產經營安全監管標準體系》工作指導性文件。

    這其中,《預制菜產業園區建設指南》從預制菜產業園區的總則、選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區建設等5方面提供了建設指南,為預制菜產業園區的高標準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了標準依據。《預制菜生產加工行為規范》對預制菜的分類,生產加工的基本要求,選址及廠區環境要求,廠房和車間,設施與設備,衛生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生產過程,檢驗,貯存與運輸,產品召回及風險防控,人員管理與培訓,管理制度,記錄和文件管理等方面的生產加工行為進行規范,在符合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力求規范與發展齊頭并進、有效鏈接。

    此外,工作指導性文件《預制菜生產經營安全監管標準體系》遵循源頭準入、全程管控、質量安全可追溯的要求,以食品安全標準為基礎,相關強制性標準為補充,對現行有效標準進行了全面梳理,收錄安全監管標準1607項,為重慶預制菜產業從生產加工企業、批發零售市場、餐飲服務企業到餐桌全鏈條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標準依據。

    近年來,預制菜產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未來前景廣闊,重慶梁平區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正在著力建設“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重慶市市場監管部門和梁平區在已有合作基礎上,將進一步完善機制,抓任務落實、抓招商選商、抓品牌宣傳、抓風險防控、抓問題研究,在2023年將推動梁平區打造地方特色預制菜標準體系、加強品牌專利培育、持續推進食品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完善預制菜生產加工行為規范體系、加強市場銷售預制菜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強化中央廚房類餐飲經營者行為規范,逐步完善覆蓋從田間、進車間、到餐桌的全鏈條預制菜產業標準體系,推動梁平以及重慶預制菜產業走在全國前列,打造全國有影響力、有競爭力的預制菜產業新高地。

    ?

    *本文轉載自新華社客戶端

    ?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922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6日 04:13
    下一篇 2023年3月6日 05: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