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星巴克上線了環保熊熊系列星杯,推出了可替代吸管的直飲杯蓋和紙質吸管。
去年,星巴克就曾表示,將從今年開始在日本門店棄用塑料吸管,改用紙質吸管,預計其在日本的1500家門店每年將減少使用2億個一次性塑料吸管。
中國每周就有4億份
外賣垃圾的產生
近兩年,中國外賣行業發展迅速,僅2019年上半年,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21億,由外賣所產生的垃圾,每周至少4億份。也就是說,每周至少有4億只一次性打包盒與塑料袋及一次性餐具被廢棄。
我們要知道,每一個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料傾倒入海洋,中國的塑料傾倒量大致占到1/3,位居全世界第一。若算起一次性餐盒的廢棄,每天使用的餐盒摞起來比珠穆朗瑪峰都要高了。
我國每天產生的外賣垃圾約350噸,一年就是12萬噸。由于回收利用渠道不暢,這些垃圾最終大多以填埋、焚燒的方式處置,不僅加重了城市管理負擔,也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僅僅是外賣就有如此可怕的數據,再加上一些在門店打包的一次性餐具,所產生的垃圾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所生存的環境。
紙質吸管能否全面代替塑料吸管?
星巴克曾宣布,想要在2020年之前淘汰掉塑料吸管。大多數的吸管都是由塑料制成的,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如果不回收,可能需要數百年才能分解。
此前星巴克就已經在中國部分地區已經推出過紙質吸管,但是評價并不是很好。剛開始對于用紙質吸管代替塑料吸管的使用,大部分消費者是喜聞樂見的,因為環保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但在嘗試過紙質吸管之后,吐槽卻比好評多的多。
因為紙質材料的限制,在消費者使用飲品時,吸管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軟,有消費者表示,配上紙吸管,感覺就像在吃紙。
此前麥當勞宣布在英國與愛爾蘭的1361餐廳全面使用“可回收”吸管,就曾被網友吐槽“像用卷筒衛生紙的芯喝飲料”,并且最后承認由于厚度的原因,推出的“環保”吸管尚無法回收利用,只能作為一般垃圾,通過燃燒處理。
真正想實現紙質吸管代替塑料吸管,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告別一次性餐具,
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
雖然紙質吸管還有提升空間,但告別一次性餐具已是刻不容緩。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正案》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或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的,旅館經營單位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經相關部門責令整改而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比此前的上海高了500元。
環境保護已逐漸融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來,雖然很多人再開始無法適應,但新的嘗試與改變已經來臨。
在環保方面,像日本、韓國等國家早早開始垃圾分類,日本的垃圾分類更是詳盡到可怕。所以,他們干脆推出可以吃的餐具。
日本愛知縣一家叫丸繁制果的公司,其原本是一家生產冰淇淋甜筒為主的公司,也就50個員工的小廠。但是自從2011年腦洞大開開始研發了食用餐具以后銷量猛增十幾倍。
他們最初生產是一種可食用的托盤,主要用于戶外活動中盛裝食物。后來又推出以燈芯草為原料的可食用的筷子,在使用時和正常筷子沒什么區別,吃完飯卻可以當餅干一樣吃掉。他們對環保食物餐具流程也相當的講究,其制作工藝保證了餐具長時間的防水能力,哪怕帶有湯汁的餐品也可以使用。
中國也已經開始進行迅速的轉變,如很多商家將外賣打包盒由塑料變為紙質打包盒,紙質吸管雖然現在還是有很多缺點,但肯邁出第一步就足夠得到肯定。
對于環保,每一個細節都是大事。環保餐具所跨出的第一步驟然困難,但消費者已經開始理解并支持這種“不成功”的嘗試。當整個社會開始行動,遲早環保餐具將代替無法分解的塑料餐具成為大勢。
總結
在疫情時期,當餐飲企業的“綠色”形象與消費者產生共鳴,也會以正能量的形象被消費者認可。
環保餐具只是環保路上的一個小點,對于餐飲人來說,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借鑒經驗,順應改變,積極應對,才是餐飲人應該做的事。
-今日互動-
如何看待餐飲環保?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
掃 描 二 維 碼
進 群 學 習 更 多 餐 飲 干 貨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問題
歡迎在群里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掃描二維碼查看直播回放】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Powered BY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