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聚德:這只一年800多萬人次光顧的鴨,終于賣不動了?!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

    老北京順口溜中的烤鴨只有一只:全聚德。

    但這家馳名中外的烤鴨店終于賣不動了!


    全聚德剛剛發布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全年營收18.61億元,同比增長0.72%;凈利潤1.36億元,同比下降2.57%——這也是全聚德近3年來首次利潤下降!


    曾經的“國宴”品牌


     “全聚德”創建于1864年,即同治三年,當時美國的歷史還不到100年。

    創始人是河北冀縣人楊全仁,他對全聚德最有影響的推動,是創造了區別于傳統燜爐烤鴨的掛爐烤鴨,即依靠熱力的反射作用而非明火來烤制鴨子,這樣烤出的鴨子肉質鮮美,“全聚德”也慢慢成為“天下第一吃”。

    歷史的腳步走到1952年,中國迎來了公私合營的大潮,從話劇《茶館》中,依稀可以看見全聚德末代老板楊福來的身影。

    經過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全聚德最終形成了以烤鴨為龍頭,集“全鴨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體的全聚德菜系。

    建國以后,敬愛的周總理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鴨席選為國宴,那是全聚德的最好的時代。

    1993年5月,中國北京全聚德集團成立,一年后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全聚德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這也是中國第一例服務類中國馳名商標。

    2007年,全聚德成功登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的餐飲老字號企業。

    全聚德最輝煌的年頭應該在2012年:當年全聚德營收19.44億元,同比增長7.84%,凈利潤更突破1.5億元,大幅增長17.71%。

    但是,往者不可諫,百年老字號全聚德走向轉折的那一天還是如約而至。


    轉折2012


    突如其來的轉變出現在2012年底——那年的冬天,對很多餐飲企業而言,都是難以言說的傷痛。

    就像歌手郁冬在《北京的冬天》中提及的:

    北京的冬天 飄著北雪

    這紛飛的季節 讓我無法拒絕


    八項規定的出臺,將整個高端餐飲業從炎炎夏日直接推向凜冬。

    那一年,湘鄂情巨虧,創始人孟凱遠逃海外;俏江南業績下滑,董事長張蘭凈身出戶;小南國經營困難,一年10幾億的營收只有1千萬的利潤,近幾年的利潤更是只有100多萬。

    百年老店全聚德也在劫難逃。

    2013年,全聚德營收19.02億元,同比下降2.13%;凈利潤大幅下降至1.10億元,跌幅高達27.62%。

    2014年,全聚德的營收跌破19億元,此后三年,其營收一直都在18億上下徘徊。

    2017年,全聚德迎來3年來的首次利潤下降。

    面對危局,全聚德不是沒有努力過。

    2014年,全聚德引入IDG資本和華住酒店,募集資金3.5億元, IDG成為全聚德的二掌柜。

    資本入局后,全聚德準備全面擁抱“互聯網經濟”。


    其一,2015年與重慶狂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鴨哥科技,研發烤鴨外賣產品,但最終因業績虧損,鴨哥科技停業。

    其二,2015年與百度外賣戰略合作,聯手打造全聚德外賣生態體系,但最終百度外賣也被別人收購了。

    其三,2017年初擬以現金收購湯城小廚,擬在休閑餐飲上尋求新的突破點。但收購最終沒有實現,還對自身品牌造成損害。


    2016年,包括董事長王志強、總經理邢穎在內的原全聚德高層離職,停滯不前的業績可能是他們離職的不二原因。

    多次轉型失敗后,入股4年的IDG選擇了“放手”,計劃從2018年1月起,半年內盡數減減完手中的股份。

    投資人都選擇了拋棄全聚德,說明事情全聚德的狀況,已經很不樂觀了。


    全聚德之痛


    作為一個經歷了150年的老品牌,在變化的時代面前,全力突圍的全聚德感覺到轉型之痛,那么造成全聚德困境的,有哪些原因?


    其一,吃的都不是回頭客

    北京本地人基本不吃全聚德,但是“全聚德”三個字對外地人和外國人的魔力不減:整個2017年,全聚德接待賓客804.07萬人次,同比上升4.35%——不得不說,沒有回頭客還能堅持這么多年,也說明曾經的全聚德有多成功——但與此同時,全聚德人均消費和上座率分別下滑了2%和3%,隱憂已現。


    其二,菜品創新不足。

    全聚德的名氣雖然大,但烤鴨口味的創新有所不足,在體驗和服務上也不太接地氣。比如說,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叫份全聚德的外賣,等送到時烤鴨都涼了,口感與現烤的相差甚遠。


    其三,價格偏高,降低了消費者到店的頻次。

    對消費者而言,一只烤鴨要200多元,一個套餐動輒數百元,怎么看都像是超前消費。


    其四,和健康飲食的趨勢相違背。

    烤鴨食品較為肥膩,雖有全聚德的品牌背書,但是不得不說,吃全鴨和現在追求的 “大健康”趨勢相違背,其業績不佳也是可以預料得到的。


    全聚德的轉型之痛,現在只是傷在皮膚,若不加以根治,恐怕就得侵入骨髓了。

    那么,全聚德還有救嗎?答案是肯定的!


    烤鴨不如鴨脖子吃香?


    在全聚德陷入困境的同時,一些食品企業卻做得風生水起。


    目前全國共有約50多家上市食品企業,其中,33家已披露完2017年年報,年報顯示:這33家企業中,凈利潤同比下降的有14家,凈利潤增長的有19家,其中凈利潤增幅超四成的有9家,好想你、三全食品、涪陵榨菜、煌上煌等凈利潤增幅靠前。

    比如說,煌上煌,人家是做醬鴨的,主業是買鴨脖子。

    一只整鴨,把它的每個部分切分開后鹵好、上醬,然后按次序整齊地排列在顧客面前,“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生意居然就這么好?

    整個2017年,煌上煌的營收同比增長21.35%;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長52.48%!


    為什么大家都愛吃鴨脖子?

    首先:選擇更多。

    化整為零后,鴨子的各部分各歸其位,顧客可以各取所需。在這里,鴨脖子代表的是多元化的服務,而不是像全聚德那樣只能點全鴨價格更高的套餐。

    其次,入味更香。

    有一些代表性的醬鴨品牌,入口如霸道總裁甜蜜的吻,不到三秒辣味上位肆意掠奪你的每一寸味蕾,就這么直接。在這里,鴨脖子代表的是個性化的服務,而不是全聚德那樣標準化的口味。

    第三,過程更享受。

    庖丁解牛般把關節咬開,任何一個凹凸都啃干凈,連骨頭都慢慢咀嚼干凈,吃完后獲得莫大的滿足。而不是像全聚德那樣,一只3斤的整鴨最后片出的只有一盤,讓你連靜靜地咀嚼、輕輕地回味的心情都沒有了。

    最后,價格更便宜。

    碰到網上搞活動的時候,三盒醬鴨不到70元就可以搞定,而在全聚德,這個價錢買不到三分之一只鴨!

    所以說到底,不是全聚德老了,是這個世界更新了,這個世界的消費者更多元化了!


    作為商家,唯有提供更多元化、更個性化的服務,才能逢山開路、遇河搭橋,否則,就等著時代狠狠把你拋棄吧!


    東方美食近期好課

    總有一個

    適合愛學習的你

    咨詢:13331083197


    沒看夠?不要緊!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每日干貨放送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070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4月8日 21:11
    下一篇 2018年4月8日 21: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