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7餐飲年度報告》中提到,全國火鍋門店的增長幅度為14.17%,火鍋從業人員總數增長17.06%。在各個餐飲品類中,火鍋店鋪數排名第三,但營業額排名第一,22%的餐飲營業額都由火鍋貢獻,是唯一占到兩成以上的品類。
在這其中,80、90后年輕人數量突破4億,而這一群體外出就餐頻次比“80前”人群高一倍以上,74.5%的餐飲消費由他們貢獻,成為餐飲消費的主力軍。
截至2017年9月的監測,川渝火鍋在2350家火鍋購物中心門店中的比最高,達32%;其次是特色風味火鍋、自助火鍋/一人一鍋,分別占29.7%、18.8%;剩下的粵式火鍋等則占19.5%。
80、90后火鍋“粉絲”畫像
我們采訪了若干火鍋粉絲
聊了聊TA們對火鍋真實的感受
選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
供大家參考
No.1麗麗 25歲?單身美女,坐標?北京 工作?傳媒行業市場公關
編輯部:你平時多久吃一次火鍋呢?
麗麗:基本上每周都吃,我是火鍋的鐵粉,主要和朋友、閨蜜一起居多。
編輯部:選擇品牌的時候,什么因素會成為首選?
麗麗:說實話,在北京上班,我們都挺忙的,時間成本要考慮。我們一般會選擇位置方便的、最好的地鐵口直接上來就是的那種,便于下班直奔主題。另外,環境要寬敞一點的,起碼能坐得住,適合聊聊天。
編輯部:口味一般也沒關系嗎?
麗麗:火鍋口味大同小異吧!不要太次就行。其實我也有口味上特別喜愛的品牌,但排隊太久,懶得過去。我寧愿把排隊的時間,用在享受和朋友的見面聊天上。
NO.2 大雄 35歲?已婚奶爸,坐標?黑龍江 工作?在編公務員
編輯部:什么情況下會選擇吃火鍋?
大雄:家庭聚會和朋友聚會的時候,火鍋挺好的,我喜歡吃肉,媳婦喜歡涮菜。
編輯部:你比較在意火鍋店的哪些方面?
大雄:我覺得衛生挺重要,所以一般選擇起碼有點知名度的品牌。這兩年食品安全出了不少事兒,外出就餐還得多注意啊!
編輯部:除了這一點呢?
大雄:價格也要考慮,經濟實惠才是首選。
編輯部:你認為的性價比,是多少錢?
大雄:60—80塊吧!在這個區間里。
NO.3 曹曹 28歲?未婚白領,坐標?上海 工作?時尚編輯
編輯部:聽說你很喜歡吃火鍋?
曹曹:對,川渝火鍋、精品豆撈、芝士火鍋等特色鍋底,我都喜歡。
編輯部:那你覺得什么才是好火鍋的精髓?
曹曹:底料,底料要獨特,最好有秘制的。鍋底也要好吃,如果從工廠里搭著別家批量生產出來,在我的清單里會被PASS掉。還有就是菜品啊,因為火鍋的菜品本身就很匱乏,涮來涮去都是那些,如果誰家有自制的、特色的菜品,我會去嘗鮮。
編輯部:COOL!看來你對品質相當追求。
曹曹:是的,價格不是問題,開心最重要。
NO.4老陳 45歲?中年不油膩男,坐標?武漢 工作?教師
編輯部:多久吃一次火鍋呢?
老陳:不算太久,有時候和年輕同事一起。
編輯部:你喜歡什么味型的?
老陳:偶爾吃重慶那種鍋底,但不太能吃辣。清湯涮羊肉、豆撈、菌湯鍋這些,好像更適合我這個年紀。
編輯部:去火鍋店點菜,會首選“養生”類型的嗎?
老陳:這個因素會考慮進去。同時希望干凈一些,不要整那些花哨的、不實在的。還有我聽說有穿著比基尼上菜的,那些就算了,實實在在吃頓飯比啥都重要。
NO.5 波哥 0歲?攢錢買房準新郎,坐標成都 工作銷售
編輯部:成都的火鍋品牌太多了!
波哥:是啊,但我還是很認牌子的,基本上會固定幾個品牌去吃。
編輯部:什么情況下會選擇火鍋?
波哥:基本上隔幾天就會去,火鍋都是我們的日常了。公司里有時候中午點外賣,同事也要點“方便火鍋”,撕開袋子就自動加熱的那種。
編輯部:你覺得好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
波哥:味道肯定要正,要不然不去。另外店里面要熱鬧,要好耍,營銷活動是不是經常在我心里刷存在感等等。“新鮮感”也是很重要的,要給我經常去的理由。
8城市火鍋門店大數據
《餐飲經理人》更新于2017年12月底)
從總體門店數量來看,2017年底,比上半年有所減少。火鍋市場正在悄然洗牌,競爭逐漸加大是必然趨勢
在地域特色方面,廣州愛吃牛肉火鍋,成都和重慶對魚火鍋“情有獨鐘”
火鍋外賣在一線城市差別很大,北京上海尤其興旺,廣州和深圳則會遇冷。
在數據中發現,“火鍋自助”的占比并不小,且成為了單獨的購買形式,說明這一市場已被更多人關注。
火鍋業態的未來變化模式
1.地域細分、食材細分會越來越明顯。早期只是分為川渝火鍋、北派涮羊肉、粵式打邊爐。而如今隨著各地食材的挖掘、創新的誕生,火鍋市場將進一步細分。
2.伴隨著外賣“懶人經濟”的崛起,火鍋外賣市場也呈現出井噴的狀態,未來將持續發展下去。火鍋的消費場景,也逐漸多元化,二人世界、家庭聚餐,都愿意嘗試外賣形式的火鍋上門服務。
3.在吃法上,便捷的業態越來越成熟,冒菜、串串等,擺脫了對復雜鍋底的限制,更靈活的方式,便于火鍋的全民傳播
4.一人食現象蔓延至火鍋領域。呷哺呷哺剛剛誕生的時候,“單人臺式小火鍋”迎合了一批單人用餐的需求,開啟了新的就餐方式。而如今,這類單人小火鍋越來越多,一人食現象不再稀奇。
5.方便火鍋逐漸興起。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各大品牌都加入了方便火鍋的戰斗中,在飛機、高鐵、辦公室內,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方便火鍋出現,已然成為現象級網紅產品。“方便”是這個快節奏時代賦予火鍋的新意義。
6.各地“打假”成為未來重點。2017年,成都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連發聲明,澄清市場上存在的正牌門店和仿冒門店,一時間掀起了打假的風浪。火鍋市場,跟風、模仿無處不在,未來注定是品牌與品牌之間的戰爭,這其中,將會進行多次洗牌
7.創新的“產品”不能少。火鍋的涮品種類比較固定,加上很多鍋底都從工廠統一生產,導致顧客“吐槽”沒有新鮮感。未來,好的火鍋品牌會更加注重產品研發,進行微創新,以差異化的產品立足。
8.社交需求值得關注。由于火鍋的粉絲很多,其中女性的占比更是不容小覷。情侶約會、閨蜜小聚、朋友聚餐等,都紛紛把目光投向火鍋。由此,很多品牌摒棄了曾經“火鍋就是吃口味”的觀點,在氛圍、環境上加強升級,滿足不同人群的社交需求,這一趨勢值得關注。
東方美食近期好課
總有一個
適合愛學習的你
咨詢:13331083197
沒學夠?不要緊!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每日給你干貨好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0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