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辦婚宴,一張表提高上菜速度,五分鐘上齊菜,牛!



    年底,很多婚宴接踵而至,讓餐廳廚師們恨不得有三頭六臂,因此,如何順利并快速地完成整個婚宴,是不少后廚需要解決的問題。今天,幾位精通此道的師傅,就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大家可以看看,是否有值得借鑒之處。


    一年7套套餐,足夠了

    無論婚宴預定量有多大,一個城市的客人消費水平、口味是有共性的。所以,在一家店里,婚宴菜單的套數和種類沒必要那么多,7套標準足矣,這樣既能滿足客人的需求,又能減少后廚出菜的壓力,確保出品質量。


    我們的7套婚宴菜單一用就是一年,平時不允許改動。一般來說每年的11月份,我們會著手調整套餐中的菜品品種,至元旦前確定完畢。


    借著這個機會,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2015年的7套婚宴套餐:

    看過這個表格之后,你會發現,紅事會不同于其它小型酒樓那樣頻繁的出新菜,我們出新頻率相對較低。每年調整菜單組合時,我們主要考慮兩大方向:


    一是經典的婚宴菜必須保留,如白灼蝦、扒肘子、蔥燒海參等;二是變換菜肴賣相,從視覺上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比如傳統的“四喜丸子”賣相很普通,我們可以將4個大丸子變成10個小丸子,命名為“多喜丸子”。再比如“獅子頭”,肉料中間塞入一顆咸蛋黃,即為“懷胎獅子頭”。

    12條流水線,每組一年專做5道菜

    套餐菜單、零點菜單固定后,我們將婚宴菜品進行細分,即“定人、定崗、定位、定菜”。長春紅事會的廚房里共有130多名員工,除去涼菜、熟食師傅外,共有炒鍋師傅24名。


    大家都知道,宴會進行中,炒鍋師傅的工作強度和壓力是最大的,所以我們根據菜品類別,將熱灶分成了12條流水線。


    12條流水線分別是:魯菜一、魯菜二、吉菜、大連菜、龍江菜、川菜、湘菜、素菜、蒸菜、粵菜、融合菜、清真菜。每條線配主炒鍋師傅1名、副炒鍋師傅1名、打荷工1名、切配工1名。


    一般來說,一個套餐中一共有10款熱菜,除了蒸菜可能有兩款以外,其它各流水線一般只負責一款菜肴的制作(一個套餐中可能有的流水線不負責菜品制作,只負責協助其它流水線完成工作)。


    總的計算下來,每條流水線一年只負責制作五六道宴會菜肴,天天做,月月做,制作過程早已經滾瓜爛熟,出品質量、上菜速度自然也就有了保證。

    一道菜兩人炒,速度品質同時兼顧

    一道菜肴兩人炒,是我們與眾不同的出菜方法,兩名廚師搭配干活,其中一名是主炒,另一名是副手。


    副手主要負責菜品的前期熟處理(比如滑油、焯水)、簡單的烹炒(炒一些素料),以及與打荷廚師搭配,完成菜肴的最終造型;主炒廚師負責完成菜肴最終的烹調過程。


    以“西芹炒蝦仁”為例,介紹一下一條流水線的工作流程:


    開餐前,副手負責將西芹提前焯水,然后放在一個大的容器內控水;開餐后,副手取炒鍋先放入鹽、味精、清水少許燒開,淋入略多一點的濕淀粉勾成濃芡,然后將早已經控好水的西芹大批量翻炒均勻,出鍋分裝入多個容器內。


    而在副手炒西芹的時候,主炒廚師正在炒蝦仁,蝦仁炒好后放在西芹上,打荷工和切配工略微整理造型即可出菜。

    熊玖,北京宴行政總廚,2015年,他帶領后廚團隊成功包辦了黃曉明700元人的婚宴。


    要想讓婚宴順利進行,必須要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而且要讓廚師們都明確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什么時候把這些事情都做完。


    所以,我覺得列出一張明確的計劃單,把計劃單分發給相關責任人,同時把各項工作的時間節點列清楚,工作內容標詳細,才可能讓大家都做到心中有數。


    下面分享一份我們北京宴的宴會計劃單:


    設計簡單菜,讓烹飪變輕松


    在設計菜單時,我們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那就是菜品盡量簡單,易于操作。如果操作過程過于復雜,那么前期準備、后期烹調難度都很大。


    半成品原料,助推婚宴菜


    即便是菜肴能提前預制、我們增加了大量的蒸菜情況下,廚房的前期準備工作也是非常緊張的。這時候,我們必須借助外力,縮減大家的工作量。為此,引入一些半成品的食材非常關鍵。


    比如說豬頸肉,如果自己切片、腌制,耗時就比較久,且工作量非常大,與其這么繁忙操作,不如直接采購半成品的豬頸肉。現在很多廠家都在生產半成品原料,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前選好供貨商并合理備貨。


    儀式結束前20分鐘,廚房起菜


    婚宴開始后,前廳和后廚的協調非常關鍵。我們的婚宴冷菜都是在婚宴儀式結束前幾分鐘才端上桌的,因為要確保菜肴的口感、顏色和溫度,所以把握好起菜時間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在婚禮儀式結束前20分鐘,我們就要準備起菜了,因為光起菜的時間就需要10—15分鐘,如果是等婚宴儀式結束后再開始起菜,那肯定會空場了。


    婚菜前三款,至關重要


    作為一桌婚宴,不管熱菜是10款還是12款,最重要的永遠是前三款菜。前三款菜品質、檔次和形式有保障了,剩余的菜品都是次要的。


    所以,設計菜單也好,烹調和上菜也罷,前三款菜一定要重點關注,頭菜一定要格外重視,所以我們也都是安排隆重的上菜秀,讓食客感受到整桌宴席的“隆重”和檔次。

    長沙小天鵝國際公館出品總監,對宴會的設計和管理研究很深,百余桌的宴席,菜品全部上齊絕不超20分鐘。


    菜單設計有技巧


    要想讓菜品快速上桌,首先要合理搭配各類菜品。對于如何合理安排菜單,除了口味要豐富、技法多要樣外,我還有兩個特別的原則:


    1、按檔口安排菜品

    即菜品種類必須與每個檔口的工作量是“平衡”的。現在我們熱菜廚房一共有四個檔口,分別是燒臘檔口、粵菜檔口、湘菜檔口和蒸菜檔口。蒸菜檔口又分為粵式蒸菜檔口和湘式蒸菜檔口。除了燒臘檔口外,我會把剩余的菜品均分給這三個檔口。

    比如在我們的宴席中熱菜一般有12款,我會安排燒臘拼盤1款、蒸菜3-4款(粵式蒸菜1款,湘式蒸菜2款)、煨菜1款、燉菜1款、燒菜1款、炒菜4-5款(其中粵式炒菜2款、湘式炒菜3款)。


    2、蒸菜多一些

    在整個宴席的過程中,爐灶師傅的工作量是最大的,所以我們會多安排一些蒸菜給蒸菜檔口以緩解爐灶師傅的壓力。即便如此,我們還采用了一些小竅門,來簡化蒸菜檔口的勞動強度。


    如蒸全雞、蒸扣肉、蒸肘子等菜品耗時比較久,我們采用的加工方法是開餐前將它們預制接近十成熟,然后在蒸箱或保溫箱內持續保溫。客人點菜后,大家要做的就是拉出保溫菜架,直接推著上菜即可。

    還有一些粵式的蒸菜,比如蒸鮑魚、蒸扇貝,我們都是提前將原料加工好,擺入盤中,淋入蒜蓉料,開餐前幾分鐘,一起入蒸車蒸制,淋入提前加熱好的味汁,即可上桌。


    燉燒燜煲菜70℃保溫


    燉、燒、煲、燜四類菜品是一定要有的,但是它們的烹調時間都比較長,所以不管是哪類菜品,我們都在開餐前提前加工制熟,并按照每份菜肴的用量擺入容器內,再逐一放在多層不銹鋼架子上擺放整齊,最后連同不銹鋼架一起推入保溫箱內,70℃恒溫保溫,這樣減少再加熱這個流程,達到快速出菜的目的。


    雖說我們的燉燒燜煲菜在存放過程中都處于保溫狀態,但是熱度肯定不能達到最佳品嘗效果。因此,這類菜品在上桌時,我們都會搭配卡式爐或者酒精爐,上桌后給它們繼續加熱。


    還要特別說明一點:由于燉燒燜煲菜都是需要提前加工的,所以在選料方面要格外留意一點:容易出水或者容易變色的素料,比如萵筍是絕對不能使用的。如果要選擇素料,最好選擇筍或者蘿卜。


    干鍋菜快捷做法


    在設計婚宴菜單時,我總要列出一兩款干鍋菜。比如干鍋牛蛙這道菜,我們都是提前將牛蛙斬塊、碼味、油炸,然后跟配料一起裝入鍋仔內。起菜時,我們只需要將提前預制的湯料燒開,澆在每一個鍋仔內,上桌后讓菜肴自行加熱即可。菜品溫度有保障,菜肴制作又簡單。


    開餐提前5分鐘,打個時間差


    雖然我們在菜單設計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數十桌,甚至上百桌的宴席同時上菜也有些忙不過來,如何解決呢?


    我的方法是宴席開餐前5分鐘,大家都開動起來,按照上菜順序開始烹制菜肴。



    寫在最后:

    婚宴做的好,最要前廳后廚的緊密配合。因此各崗位位的績效考評尤為重要。點擊下面的二維碼,你可以看到餐廳所有崗位的考評標準和表格,拿來就用,用了就有效果。

    識別二維碼

    更多干貨等著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1905.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月23日 22:02
    下一篇 2018年1月23日 23: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