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比大米更普通的食物嗎?日本一家百年米店的第八代傳人橋本隆志,就把這種再普通不過的主食賣出了新花樣。
這家老店開設于1750年,叫作莊屋。20年前,莊屋經營陷入了困境。眼看就要開不下去的時候,米店世家的長子橋本挽救了家傳企業,成了同行業的耀眼明星。
米店在日本被稱為米屋,人們提到“米屋”時,往往還要在前面加個“御”字,足見人們對米屋的尊敬。在上個世紀,日本一直是保護糧食和銷售商的,開米店成了一樁旱澇保收的買賣,莊屋的生意自然也非常興隆。
可意想不到的是,1993年日本發生自然災害,大米大幅度減產。政府不得不改變現行保護制度,開放了大米的自由進口。由于廉價大米的沖擊,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喜歡西餐,開始疏遠大米,莊屋大受打擊,經營每況愈下。
這時,橋本剛從同志社大學畢業,就職于一家大通信銷售企業。看到家業危機,身為長子的他辭去工作,回家接管米店。
最初的七八年,橋本四處奔走,親自上門推銷送貨。
為了減少成本,他不得不裁掉員工,甚至辭退了親屬,但赤字還是只增不減。橋本幾乎陷入絕望。
他回憶起來,說這段日子是最痛苦的,“那種不得不拒絕善待自己親人的滋味兒,我再也不想經歷”。
轉機來自橋本的一個閃念。
他在給飯館送貨上門時,發現這里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大米。比如炒飯需要筋道的大米,但咖喱飯口感綿柔。
大米的味道是不斷變化的,即使是同樣的產地,也會因為天氣、料理方式等外在條件而不同。
橋本突然計從心來,不如自己開一家只做大米的飯館,用自家大米為顧客提供不一樣的味覺體驗!
2006年,橋本的公司成立,起名為株式會社八代目儀兵衛。他和弟弟一起開設了大米主題飯館——八代目儀兵衛料亭。
弟弟正在盛飯
他們研發出一套從前菜、酒水到甜點,全部使用大米卻帶來顛覆感的創意大米料理。
八代目儀兵衛料亭的大米都是橋本精挑細選的。橋本說:“好的產品必須經得住歲月的考驗。”
日本人本來就有匠人精神,橋本更是將其發揮到了極致。直到下鍋,這些大米要經過4個步驟的打磨。
第一步是選購,為了保證質量,他和大約60個農家簽訂了購買合同。
第二步要親自品嘗,他稱其為“吟味兒”,每天都要品嘗多種大米,嚴格篩選。
小新感到好奇,這真的吃得出區別嗎?
“如果你仔細品嘗,其實每款米的黏度、甜度,都是不同的,它們……”
橋本覺得,只要用心去體會,哪怕是最普通的米飯,也有讓人感覺到幸福。
橋本正在品嘗,面前放著的四碟米飯
第三步是對打谷脫殼的重視,橋本發明了獲得專利的脫殼方法,最小限度地破壞大米的味道和營養。并且為保證品質,所有產品都是收到訂貨后再進行脫殼加工,以保持大米的鮮度。
第四步是按照比例和種類,由橋本親自調成配方米,用來制作不同料理。
在八代目儀兵衛料亭,店里的食材全都是大米,包括餐前酒和甜品。你吃到的每一口美味,都是橋本精挑細選、親自調配出來的,連水的比例都有講究。
而他煮米飯,從不使用電飯鍋。他特意和公司設計了一款竹鍋,就為了受熱均勻,能煮出更有彈性、營養的米飯。
每一鍋米飯都是料理長親自烹煮的,
火候和時間太微妙了,
人算不好,只能時時刻刻地看著。
每一桌客戶都有自己的專屬飯鍋。
盛飯也是大講究,切一個十字刀,
手腕一彎,從縫里抖落出一勺米飯。
這樣盛出的米飯香軟蓬松、不結塊,
熱氣在縫隙里竄來竄去,
把香氣醞釀的更加誘人。
懂行的老食客會灑點芝麻鹽上去,一點點咸味更加勾出米飯的鮮甜,芝麻和米香打出一記重拳,直擊味蕾。
也有人喜歡用海苔卷飯來吃,大口咀嚼的樣子像《孤獨的美食家》里的五郎一樣自帶背景音樂。
這才第一吃,橋本家的米飯共有三吃。
再叫一碗就是帶鍋巴的米飯,稱為第二吃。
喀拉脆的鍋巴吃起來齒頰留香,
有些游戲的趣味。
最后,竟然是一份茶水泡鍋巴。據說每位客人吃之前都會納悶,這也是一道菜嗎?這也太坑人了吧。
結果吃完后,都想讓老板單獨再來一份。而沒吃完的米飯,店員會捏成飯團,打包讓你帶回家當第二天的早餐。
橋本說之所以店里每一道食材都是大米,是想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大米真正的那個香甜。
有人說,這家店吃的不過是一個儀式感,小新卻認為,這是對每一粒米的尊重。
米飯不再是一日三餐里最平庸的搭配,它可以是最完美的主食。
食物是有記憶的,而我們的味蕾從來都不會騙人。
八代目儀兵衛料亭開始在日本爆紅。因為每天中午,只接待30位客人,為了吃這一碗米飯,預約甚至排到了兩個月后。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己有多久沒有坐下來“好好吃飯”,沒有用心體會過米飯的那一點甜。
在日本,還有一個專業的大米職人考試,拿到五顆星的人會被稱之為“大米大師”。
但考試要求相當嚴格,要鑒定大米的光澤、香度,還要品嘗大米的黏度、甜度,甚至是吞咽時的感受。
這樣高難度的考試,全日本也沒有幾個人能通過,橋本卻是其中一個。
為了推動了日本大米行業的復興,他絞盡腦汁邀請了跟自己一樣的大米大師,組織了每年一屆的全國大米評選。
每年從參賽的大米中,評選出日本當年最好的八種大米。
評選標準非常嚴格,他們品鑒大米的光、香、白,品大米的口感,感受大米的觸感、黏度、甜度,以及吞咽時候的感受。
因為賽制的專業,越來越多人農戶開始拿出自己的寶貝大米,很多商家用戶也會持續關注。
每次比賽一結束,
前幾名的大米會一下子成為“爆款”。
一個20年前差點崩盤的大米行業,
竟然因為一個人,
就這樣“起死回生”了。
橋本不僅守著舊傳統,他還懂得創新。
為進一步帶動消費,橋本又出新招,把大米變成了禮品。他幾乎為每一種需求的消費者都做了大米禮盒。小孩生日,送大米;新人結婚,送大米;高爾夫球賽獲獎,送大米……
禮品的包裝也別出新意,橋本跟一些生意不好做的和服店合作,用高檔和服布料包裝,并免費為顧客制作贈送問候簽,把照片或者書信一同封在禮盒中。就這樣,橋本的“賀禮”專用米成為日本人送禮的首選之一,成功躋身禮品市場。
橋本把禮品米玩出了花,
分成了各種類別:
孩子周歲米、孝敬爸媽米、棒球冠軍米……
頗有送禮就送腦白金的架勢。
甚至還研發出了鍍金米,
純金,可以吃。
他還跟日本伊藤園制茶公司合作,
推出最適合茶泡飯的米;
跟松下公司合作,
推出完美適配新款電飯煲的大米……
在推銷大米的同時,也幫了別人一把。
目前公司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大約15億日元。后來有很多電視臺來采訪他。橋本說的最多的,不是自己如何度過那段黑暗的時期,也不是自己如何成功的。
他一遍又一遍的回憶,小時候的自己,常常在農田里玩耍,最喜歡的就是秋收后,拎著籃子拾麥穗。
每次放學一回到家,他都會馬上放下書包,沖進廚房揭開鍋蓋,熱氣騰騰的白霧下,一粒粒飽滿的米飯,顯得特別可愛。
“我好害怕現在的日本孩子,以為大米是沒有味道的,好吃的只有配菜。”讓每個人都嘗到大米真正的香甜,成了他的愿望。
他走進學校,給學生科普他們每天吃的“大米”
橋本隆志,日本莊屋米店第八代傳人,將一間當初差點倒閉的百年米店,做到了現在銷售額15億日元的大企業,靠的只是一碗米飯。
而為了煮好這一碗米飯,他花了二十年的時間。
傳統不是因為“老”才珍貴,是因為幾百年來一雙雙傳承的手打磨出來的溫潤熨貼,是別的東西沒法比的。
有人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橋本隆志說:“因為,我只想做好一碗米飯。”
來源:Hey且慢(ID:hiboluofengli)、《環球人物》
點擊下列二維碼,直接訂購東方美食各類雜志
《餐飲經理人》
《烹飪藝術家》
東方美食會員專享,點擊有驚喜
訂購熱線+微信:13331083197
早訂閱,早受益!
豐富禮品抱回家!
先到先得,贈完為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