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上百道客人卻說無菜可點?五個屬性摸清菜單脈絡
不知烹友們是否碰到過這種情況,自己餐廳的菜品上百道,但是客人來就餐,還是覺得沒菜可點。反觀有些餐廳只有四五十道菜,客人還沒落座,點什么菜品心理已經有了數。這是為什么?
其實這是菜品結構的作用,菜品結構的設計實質上是菜品搭配和菜品功能性組合設計,結構設計合理,才能夠滿足合理的膳食。固化的菜品結構,還能保證菜品不會因為廚師的流動而結構發生變化。本期我們請到東方美食CTP講師魏斌,相信通過學習他的菜品結構表,肯定會讓你的菜單變得有菜可點。
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考慮:
1.味型屬性
味型屬性,是根據定位風味以數據占比確定菜品結構中的味型占比,如刺激味50%、復合味醬香味30%、清淡15%等,味型與菜系掛鉤,決定餐廳的風味代表。
2.原料屬性
根據經營的業態以數據占比固化菜品結構中的原料占比,如海鮮、牲畜、禽類、菌類等。
3.技法屬性
根據出品結構和廚房布局、廚師力量,固化技法結構占比,制定菜品的蒸、炒、燒、燉等各占多少。
4.利潤屬性占比
根據企業經營定位和毛利要求,在出品結構中固化毛利結構,這樣既能保障企業的利潤,也能保障顧客的利益,可以分為5—6檔。
5.功能屬性
根據企業毛利要求、菜品的盈利布局,來固化功能性菜品的占比數量,其功能屬性可分為爆品、王牌菜、引流菜、剛需菜等。
通過這五個屬性來固化菜品結構,具體用法可以參考下表:
出品結構固化支配占比表
小貼士 每家餐廳的菜品口味、原料、技法分幾種,各個種類占多少比例,都是各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的,上表只是提供一個思路、模板,讓烹友們學會一種方法。
以一家主打時尚菜的商超店為例子,面積在400平方米,菜品總量定在80道(菜品數量與餐廳的定位、選址、餐位數等有關)。其出品結構可以如上表設計。這張表怎么用呢?菜品中的比例固定好后,即使是新上任的廚師,也可以以此為依據,設計菜品的口味、烹調技法,能夠精準的做到缺什么就補什么,什么不行就換什么。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刪減菜品毫無依據。(參考下表)
400平米的商超店、80道產品為例
正如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問題,有的餐廳菜品上百款,點菜時卻一道都點不出來,這就是功能屬性沒做好的原因。一個好的菜單,應該有主有次,之前雜志曾提出過“金牛瘦狗論”很有意思。但我是將菜品分成了五種屬性:爆品、王牌菜、引流菜、盈利菜、剛需菜,分別介紹下:
爆品
爆品是菜品結構中的主心,是餐廳在市場上的標志,也是顧客對餐飲品牌直觀上辨別的標識。爆品菜的塑造就是對餐廳品牌的塑造,爆品菜設計可以強化顧客記憶、讓顧客轉介紹,形成最有效的口碑宣傳,比如大董的酥不膩烤鴨、旺順閣的魚頭泡餅,都屬于爆品類。
王牌菜
王牌菜是菜品結構中的骨架,王牌菜由不同的味型屬性、不同的原料屬性、不同的技法屬性組合成王牌系列。王牌菜制作要高品質,其適應廣泛,選擇性強,能夠滿足不同飲食嗜好的顧客群體,王牌菜品的設計可以增加客戶的消費黏度。比如雖然大董的酥不膩烤鴨是其爆品,但有的顧客可能不愛吃烤鴨,蔥燒海參作為其另外一款招牌菜,可以滿足不愛烤鴨人士的需求,這就屬于王牌菜。
引流菜
是指性價比極高的菜品,“三流價格一流價值”的體驗產品讓顧客感覺超值消費,增加客流量帶動菜品鏈的銷售。“透明食材低價賣”就是這個道理。
盈利菜
與引流菜不同,它屬于“三流成本一流價格”,比如隆重的上菜儀式、不常見的原料、特殊的裝盤等,給顧客超值的體驗,這些都是盈利菜的手段。
剛需菜
剛需菜多是地域性的習俗菜品,是滿足客戶“好吃后吃好”的生理需求的菜品。什么是好吃后吃好?如果說爆款菜品是滿足顧客的口欲,以新奇好吃為出發點,那么剛需菜就是用地域性的口味菜讓顧客吃好,最終讓顧客感到用餐舒適舒服。舉個簡單的例子,剛需菜對四川人來說就是吃完牛排后的一份毛血旺,對湖南人來說,是吃完烤鴨后的辣椒炒肉。
更多精彩
看的不過癮?
想現場聽到魏斌老師的更多關于菜品結構設計的高論嗎?
盡在東方美食ctp菜品贏利籌碼課程
9月25—28日
北京
與魏老師面對面溝通
報名電話:
18901068588 13331083823
13331083379 13331083863
13331083853 13331083963
13331083276 18901068600
18901061737 13331083872
13331083927 18901066399
↓↓↓識別二維碼,馬上報名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