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經營中其實有很多學問,而這些背后還有很多高明的手段,
看著很“傻”卻充滿智慧,既能讓顧客得到實惠,又能讓餐廳有收益。
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要研究消費者的心理。
想要賺錢,還是得想辦法讓顧客喜歡上自己。
如何讓顧客喜歡上自己呢?
送你幾個好用的經營套路!
01
聰明的菜單
紛繁復雜的菜單品類反而會增加顧客選擇的難度,導致猶豫不決做不了決定。
這就需要在菜單上好好下一番功夫了:
? 精簡菜單
菜單選項過多,反而會使顧客不知所措。
當顧客糾結的時候,通常會選擇以前經常選擇的菜品,這就很不利于新品的推廣。
不如直接放出來最好的產品,讓顧客直接選擇就好了。羅列太多讓顧客自己選,其實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想選什么。
? 打造精品產品
利用爆品理論,推出主打產品,讓顧客直接奔著主打產品來!
? 套餐組合
做套餐組合,消除顧客的選擇困難。還可以節省雙方的時間。
02
定價的哲學
我們通常采用的就是9.9元,19.9元這樣的定價方式,而不會用10元,20元這樣的整數。
雖然只有一毛錢的差別,但在心理上就會給顧客以便宜了很多的感覺。
除了這個辦法,還可以設置一兩個超值的菜,這一兩個低價產品,
會大大降低顧客對價格的敏感度,會覺得這家餐廳整體的價格都不貴。
03
產品的技巧
人們在對事情做出判斷的時候,往往容易受到第一印象的影響。
比如,當你賣一碗面,價格直接定到18元,顧客潛意識里就會和從前十二三塊錢的面做對比,你的價格明顯高出了很多。
但如果自己來設置一個對比的價格,將毛利比較高的幾款定為18,
再選擇幾個價格稍微不那么透明的,價格定高一些。
比如定到22或者25。
這樣一來,當顧客第一眼看到22塊錢和25塊錢的面,再回過頭來看18塊錢的面,就不會覺得它太貴了。
在這里邊22元和25元的面并不是主推的產品,他們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讓18塊錢的面更好賣。
所以為了讓顧客更好地接受自己的產品價格,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專門做一些定價比較高的產品,形成一個價格錨,就是為了更好地推動自己的主打菜品的銷售。
04
符合與認知
在心理學上,消費者會受到促發效應影響。促發效應就是,前面的感知會影響到下一個知覺刺激的反應。
舉個例子,消費者看到菜單上代表價格的符號“¥”的時候,
接著就會引發心里比較復雜的情緒,在點餐過程中就會不自覺地計算著價格,提示自己要“悠著點”吃。
所以,聰明的商家就可在菜單上縮小價格“¥”符號,從而消除顧客對價格的過度關注。
05
組合營銷
商品的組合效應,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套餐。
最簡單的例子,一個漢堡20元,一份薯條10元,一杯可樂10元,套餐價25元。
請問你會選擇買什么?當然,是套餐購買。
其實,我們本來的銷售目標就是套餐。加入套餐,是為了讓顧客能有一個對比,從而感覺套餐更劃算。
如今餐飲店的經營細節已成了競爭的一個重要籌碼。
作為服務行業的餐飲業,如果不以顧客為本,不用心鉆研顧客的消費心理,不加強服務素質,要走得長遠將會很難。
當然,除了我們以上列舉出來的小細節,還有許多我們未曾發現的、更有創意的細節,這需要餐飲經營者不斷的去發現、去探索。
如果有更好的意見可留言與我們分享。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