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米之內開三家星巴克,背后有什么開店邏輯?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曝光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明星炒作就是一個持續增加曝光率的過程。而曝光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一件事紅不紅。


    事實上在男女朋友上你就能看到高曝光率帶來的好處。如果你喜歡一個男生或女生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時不時的出現在他身旁,甚至你都不需要和他有什么交談,就可以通過這種策略獲得好感。




    餐飲行業中,曝光率的應用也是很常見了,比如有些餐飲品牌的廣告會在商圈中很多地方出現,又或者頻繁的出現在網絡上。比如在2018年,海底撈的網紅吃法紅遍了整個抖音,如此高的曝光率就為海底撈創造了很高的營收。


     500米之內連開三家星巴克

     

    眾所周知,我們在選址開店時都會先觀察目標周圍的品類、消費能力等因素,如果一條街上火鍋店的數量很多,那么你再開一家火鍋店就會增加很多競爭對手。因此,很多人在選址的時候會規避熱門品類,或者采用提前布局的方式,降低閉店風險。



    然而,星巴克卻并沒有這么做,而且還玩起了“自相殘殺”的戲碼,這是怎么回事呢?



    比如在上海一號線的陜西南路,出了地鐵口不到500米的距離,相繼開了三家星巴克,這樣的開店行為,確實讓不少人感到費解。難道開店的人不知道周邊有其他星巴克嗎?這不是自己搶自己的生意?



    無獨有偶,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些街道,兩邊開滿了同一品類的餐廳,比如川菜、小龍蝦等等,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嗎?這背后,又有著怎樣的開店邏輯呢?


     同地區開多店的邏輯是什么?

     

    其實,正如文章開頭所說,這樣的開店方式,是為品牌增加了曝光率。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顧客逛街的時候經常看到這個品牌的門店,那么自然而然的就會覺的這個品牌應該很火,不然哪可能開這么多家分店。


     

    而在那些比較火的商圈,或者消費力旺盛的區域,門店數可能更多。比如剛才說到的500米內連開3家星巴克,就是通過開多個店面,占據了大家的消費空間。



    當你每走幾步,或者轉過一條街的時候就看見一家星巴克的店,這樣當你想要去找個地方坐坐的時候,星巴克就會浮現在你的腦海里,這就是持續的曝光帶來的好處。從企業擴張的角度來看,這就叫做“侵略式”覆蓋擴張。



    現在餐飲品牌化的戰略逐漸成為主導,再加上投資規模的持續增長,于是很多餐飲品牌走的路線大多都是營銷造勢然后迅速開店,占領市場的模式。我們可以發現,像我們熟知的奈雪的茶、喜茶、瑞幸咖啡等知名品牌都是走的這個路線。



    拿喜茶為例,它能夠從一個小店成為如今排隊現象的代名詞,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優秀的產品,另一部分就是“侵略式”擴張。不過,它與星巴克不同,星巴克更多的是以店面的形式擴張,而喜茶則是在互聯網上瘋狂擴張,提升了曝光率。



    站在營銷學的角度,侵略式擴張很像7次法則。何為7次法則?就比如你在追求一個女孩,你們第七次約會時的表白成功率最高。



    好比最近有一款護頸儀很出名,這個品牌的護頸儀出現在了各個主流的視頻軟件上,諸多的網紅大V都在給護頸儀做廣告。一次兩次你可能覺得僅僅是廣告而已,但是當你七八次還看到不同的人在推廣它時,你就會感覺到,這個品牌的護頸儀是不是真的很好。



    餐廳也是同理,早上出門看到一家咖啡館,下了地鐵又看到同樣品牌的咖啡館,來到公司樓下還有這家咖啡,這一次又一次的重逢,會在你心智中留下深刻印象,這就是侵略式覆蓋開店的目的。


    回歸星巴克的開店邏輯。我們發現,深耕市場,更密集的門店,更優秀的選址比大范圍廣撒網要更加優秀。通常我們去逛一些比較火熱的地方的時候,很容易發現,星巴克會爆滿沒有座位。而在這種熱門地區多開幾家店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大城市現在都在進行多中心發展,這也加速了星巴克之類品牌的發展。像上下班必經的地鐵口、晚上散步路過的社區店,周末購物的商場等地方,都可以看到星巴克在不斷的加強開發。

     


    各類不同的門店類型,如商場店、社區店、街邊店、寫字樓店把所有的業態全覆蓋,最大范圍的吸納顧客,占領消費者的各種消費場,讓消費者們不管是逛街、上班還是回家都能被星巴克覆蓋到。打造星巴克帝國生態鏈,通過持續不斷的曝光,占據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讓人們再也不能離開星巴克。



    除此之外,多個同樣的品類開在同一地區,也是一種聚焦的表現。比如上文說到一條街有多家川菜或者小龍蝦,多家門店產生的凝聚力,會加深顧客認知,當顧客再想吃小龍蝦或者川菜時,就會優先想到這一條街區,為這條街的整體加大了客流量。


     開店越多,成本越低?

     

    邊際成本遞減,對于商家來說很重要。隨著產量的上升,單個產品的成本逐漸下降。現在在餐飲業中,但凡是連鎖品牌,基本上都擁有中央廚房,自建供應鏈。所以,隨著附近可支持的門店數量越多、規模越大,工廠的固定費用率不斷下降,盈利能力也就隨之增強。



    以星巴克為例,它的原材料主要由一些甜品、鮮奶組成,這些原料對于冷鏈要求很嚴格,所以物流的成本就會上漲。


    而多個店面在同一地區,就會變相的減少倉儲和物流的成本壓力,讓單個店面賺取更多的利潤。



    所以,對于連鎖大品牌來講,應當在一個城市多開店,深耕市場,占據主要市場節點,在人流密集地增加自己的影響力。而不應當太早在全國開店,這樣效果反而不太好。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餐飲品牌即便有實力在更多地方開店,卻依然停留在某一區域發展的原因所在了。


    閱讀更多往期精彩內容

    投票|2019紅廚帽餐廳川菜榜單火辣出爐!(文末福利)

    如何像海底撈、西貝、巴奴一樣成功?優秀連鎖品牌有這7點共性!

    新手如何開店?開店選址的3大黃金法則

    支招!如何開一家脫穎而出的餐飲店?

    快餐“變慢”開始現炒!顧客因何掏錢買單?

    這家店如何做到 3個月加盟店新增100家,總店面數突破3000家

    5大模式讓餐廳利潤倍增!這些秘訣你應該了解


    商務合作轉載聯系:13331083197(同微信)

    想看更多實用指南 請購買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月刊

    雜志訂閱聯系:13331083197(同微信)

    也可長按二維碼付款訂閱,僅僅2步即可完成,當天支付隔天快遞

    2019年雜志全面升級

    • 各類火爆餐廳案例、營業額倍增技巧、人才管理思維

    • 看趨勢,看風口,培養跨界整合的能力

    • 探討營銷、模式、技術、組織力、供應鏈,幫助你跳出固有餐飲經營思維

    • 為各類餐飲企業和創業者提供多元化賦能

    • 給我在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232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4月27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4月27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