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屆家居建材OTO營銷峰會上,通路快建董事長林翰先生在做“商業在變”主題演講時談到了“重新理解營銷”的話題,而首先提到的就是酒企的營銷方式
林翰先生說,最近有一家知名酒企的高管找他,說今年白酒廣告難做,以前做的那些好水,好糧,喝了不上頭這樣的宣傳方式效果越來越差,他覺得很不理解。而真正的原因是,商業在變,營銷在變,而這家酒企的宣傳方式還沒變過來罷了。
作為央視標王行業,白酒行業稱得上是傳統營銷的代名詞
眾所周知,五糧液,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劍南春,洋河等白酒企業長期把持著央視廣告招標的頭幾名,以往白酒利潤空間高,在價格不透明的時代依賴封閉式的禮品團購渠道依然可以大行其道,獲得高額收益。白酒黃金十年在營銷上依仗的是品牌建立的成功。在央視廣告轟炸下,五糧液,洋河等品牌家喻戶曉,甚至不喝酒的人都能聞其名。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白酒行業營銷卻受雙重打擊
互聯網時代下,第一個變化是市場價格趨于透明,拋Z策影響不提,這對擁有高利潤的白酒行業顯然不是好消息。酒仙網,也買酒甚至京東,天貓上的價格戰讓白酒行業的利潤大減,利潤的下降也直接影響了廣告預算的投放,自然在效果上就更差了。第二個變化是品牌塑造的方式在改變。小米是不是品牌?它未必有四大名酒,馳名商標等諸多頭銜,但是它卻有海量的忠實米粉。所以它雖然沒有名牌頭銜,卻在消費者中有口皆碑。而原來白酒塑造的像國窖1573這樣的高端品牌,是用于送禮的,也就是買的人不喝,喝的人不買。所以白酒企業就很難了解到實際的消費者。同時,白酒的文化底蘊和價值觀也不適合年輕人居多的社會化媒體傳播,所以也讓白酒行業的營銷效果大打折扣。
小而美,移動互聯網讓快速直接獲取用戶成為可能
原來企業注重品牌的塑造,是因為找不到用戶,只能通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搭建海量的終端網點來讓用戶找到品牌。而現在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企業能夠通過社會化營銷的方式直接找到用戶。而且每一個用戶自己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就相當于形成了一個輻射100-1000人不等的小型自媒體。品牌只要能夠創建有趣的內容,提供一定的利益,能夠在人群中產生共鳴,就有機會通過移動互聯網的社交圈無邊界地進行傳播。就像可口可樂掃微信送可樂,麥當勞微信送優惠券,將原先的廣告費用轉化為吸引用戶的誘餌,快速直接地獲取真實用戶。
共參與,用陪聊也能搭建成的如小米般牢固的粉絲帝國
作為新營銷時代下的佼佼者,小米的營銷方式并沒有特別復雜,無論是小米社區,小米微博,小米都非常注重和粉絲的互動,小米公司甚至設立陪聊團隊,每天的工作就是陪米粉聊天,看似聊天,其實是聽取米粉的建議,對米粉的問題給予反饋,如果說新營銷時代能夠快速獲取用戶,更重要的是通過移動互聯網能夠和用戶形成有效互動,將用戶的關系逐漸從弱關系轉化為強關系。從溝通和互動中,用戶獲得了參與感,而企業也牢牢地將用戶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變成了最忠實的粉絲和消費者。
以往的經銷商總是喜歡在當地做些紙媒廣告,買些露天廣告牌,而這些在未來的營銷效果將越來越低,經銷商只有重新理解營銷,擁抱自媒體,創建自品牌,才能夠重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新時代的營銷之路上走出一條康莊大道,花更少的錢獲得更好的效果。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