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之路三十多年之后,粗放式的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下市場的發展,隨著行業發展的愈漸成熟,各大餐飲企業都需要做精細化處理。餐飲行業進入我國市場之后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近兩年才逐漸趨于平和,但是由于過于粗放式的發展,餐飲行業也留下了不少后遺癥,餐飲行業在享受巨大的發展成果時,也飽受著后遺癥折磨。
由于不少餐飲企業的規模小、品牌影響力弱、產品同質化嚴重、經營模式和品牌宣傳推廣雷同,此外同質化導致價格優勢不復存在,而團購價格戰卻越演越烈,造成盈利能力普遍都越來越弱,企業效益持續下滑。現階段,隨著餐飲行業的發展逐漸成熟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餐飲O2O模式對于餐飲企業來說也更加重要。在餐飲行業品牌林立的現狀下,恰到好處的營銷戰略也成為占據市場的關鍵因素。
一、突破傳統餐飲經營的瓶頸
目前國內的餐飲市場的結構也在悄然的發生變化,主要是因為: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城鎮化的發展將是餐飲行業快速發展的有力推手,尤其是二三線城市所占比例的大幅上升,這也為餐飲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的市場和提升空間。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創新,我國的餐飲品牌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在資源的整合、生產和創新能力、服務拓展等方面都有了很豐富的經驗,也就有了很強的競爭優勢,可以在餐飲行業中獨樹一幟。
雖然是群雄紛爭,硝煙四起,但是只有一些比較有實力又能夠快速搶占市場,獲得消費者認可的企業才能勝出,成為行業的領頭羊。整個行業也才會顯得規范、有序,也才能形成強大的競爭勢力。餐飲行業是一個需要資本介入的行業。企業只有做大做強,才有能力應對市場風險,所以發展至今,很多的餐飲企業都在不斷的壯大自己的規模。但是僅僅靠自身的積累、所謂的滾動式發展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這個時候只有借助外力,找最快速的方式實現擴張。那么,進入資本市場就是餐飲企業解決當前窘迫局面的最好途徑,不但可以解決資金問題、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還可以實現公司規模和經營范圍的擴大。
二、內部整合適應電商模式
傳統餐飲品牌企業長期積累的強大線下運營經驗、相對完善的門店管理、強大的菜品和服務提供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資源的整合能力、外賣配送能力、店面市場營銷能力等方面占有優勢。很多傳統餐飲品牌企業還沒有從電商迅猛的沖擊浪潮中清醒過來,甚至還沒辦法完全適應電商化的競爭環境及快速節奏,大都傳統企業還處于觸網及摸索階段,受電商沖擊及倒逼現在還在做線下布局優化、資源供應鏈等的整合及修復,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和洗禮,傳統餐飲一旦從上自下強有力的電商理念滲透,熟悉電商的平臺、渠道及運營規則,組建強有力的電商人才團隊,將能夠有效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運作。
對餐飲企業的運營進行適應電商化的改造,經營結構及營銷結構、決策體系進一步優化,做好餐飲O2O資源的整合,憑借線下的品牌及資金、資源、服務優勢,傳統餐飲企業一定會在餐飲電商的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任何的商業模式和行為都要最終回歸商業本質,電商將從價格戰、粗獷式經營到精細化運作,實力競爭趨勢明顯,餐飲企業需要從基本功、團隊運營、盈利能力、菜品設計、供應鏈、服務掌控能力、資金實力等方面全面提升自身實力。
三、“大餐飲”潮流洶涌來襲
當下,餐飲O2O概念被廣泛關注,餐飲企業正在通過與互聯網餐飲企業合作通過提升服務、升級經營結構強化市場競爭力來尋求發展。餐飲企業漸漸認識到,只有在傳統經營方式之外另辟蹊徑才能搶占市場先機。大餐飲理念將風行于餐飲與互聯網。“大餐飲”給人的直觀理解就是大而全,幫助餐飲企業打通互聯網的所有環節。也正是為此目的,我們看到互聯網自助餐廳、外賣O2O、餐飲ERP、餐飲CRM不斷崛起,這一個個概念亦成為了眾多餐飲企業的發展思路與策略。大餐飲概念必將成為餐飲行業未來的趨勢。
需要指出的是,走大餐飲之路,并不是要求餐飲企業擁有所有的菜品,反是要求企業不斷精簡并進行差異化組合。提升服務價值,輸出高附加值的菜品和服務,這將是未來餐飲產業的重要競爭點。當淘點點和美團紛紛跨入餐飲O2O領域時,餐飲行業的跨界號角也開始正式吹響。隨著行業利潤的逐漸壓縮,各大餐飲企業要想賺取更多的利潤,跨界合作是一大手段。
四、互聯網自助餐廳做先鋒
2014年互聯網自助餐廳模式的繼續攻入。互聯網自助餐廳是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溝通平臺,配合傳統網絡媒體和大眾媒體,通過有策略、可管理、持續性的線上線下溝通,建立和轉化、強化顧客關系,實現客戶價值的一系列過程。互聯網自助餐廳就是將線上線下營銷整合起來,線下引流到線上支付,線上引流到線下實體店面消費。
1. 帶來一定的用戶量:用戶量是未來世界的最核心資源,是最有意義但也最難以獲得的優勢,為了這個資產,即便采用犧牲直接利潤甚至采用免費的模式來獲得用戶都是值得的。餐飲行業存在的問題最需要重視的是回頭客,要具有壟斷性連接資源,就必須擁有足夠多的用戶量。
2.有效連接用戶:餐飲企業需要擁有足夠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段來連接用戶。很多傳統餐飲企業的電商轉型,由于品牌和用戶沒有連接能力的支撐,僅僅是靠購買團購流量來賣東西,這根本不是餐飲互聯網化而是促銷形式的進階。那些現在看起來低的成本和所謂收益,最終也會因為流量成本上升而煙消云散。
3.有效進行數字化運營:讓餐飲企業在連接用戶時就能直接完成下單結賬服務,這是在傳統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數字化則是在長遠看來最節約成本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餐飲菜品和服務若將數字化,則企業可全面掌控其進度和升級,同時通過用戶反映的數字體現來調整發展戰略。如果餐飲企業愿意和餐飲互聯網發展共振,那么銷售和服務將會更高效,對于消費者和企業來說是雙贏。
結語:在經歷了這一系列事件后,餐飲企業意識到了電商已不可逆轉地成為未來消費趨勢,餐飲 O2O模式勢在必行。餐飲企業將會發揮其線下體驗的優勢,展開O2O模式全新的探索,向電商之路邁出戰略性的步伐。
激烈的的市場競爭最終會使競爭力差的品牌和企業面臨洗牌,新的競爭格局也將產生,餐飲O2O商業活動必定要能達到滿足餐飲商家、消費者、餐飲信息化服務商三者的利益才能保證商業活動的健康長久的經營下去,任何偏離這一原則的商業活動最終都會走向消失。同時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消費者對速度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那么能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餐飲企業才能更加具備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處于競爭的強勢品牌之列。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