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升級的6種方法,農業企業應該向小米學什么?

    小米手機 2013年雙十一,小米當天銷售額突破5億,其中3.5億銷售在零時四分零五秒完成。
    于是,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詞曰“小米化轉型”,意指通過與互聯網創新,轉型升級商業模式。

    那么,對于農企來說,如何進行“小米化”轉型呢? 

    一、資產刷新
      “輕車簡從,多快好省”

      小米論壇上有人在建議小米自建工廠,說這樣才能更穩定的出貨,并且價格可以更低;在農業行業,大部分的農場伙伴告訴我,一定得是自有的農場生產才能保證產品的品質和安全。
      這里有兩個問題:產品真的可以更好嗎?價格真的可以更便宜嗎?
      農產品生產和手機生產一樣,都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是相對更復雜。產業鏈的分工合作才能將生產效率最大化,才能把成本控制到最低,這個道理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產業普遍存在,只是大伙被一些困難蒙蔽了而已。
      請相信,這個世界一定會趨向越來越精細化的分工合作。
      如果你還擁有大把的土地,建議你“化整為零”吧。不是轉賣,而是變換生產關系。把農民工與農場的關系,從打工和雇傭的關系轉變成專業承包與創業平臺的關系,進一步釋放小農戶的生產積極性。
      互聯網把傳統社會分割得支離破碎,要迎接這樣的市場,必須把自己拆分成小模塊組織去應對,否則一個得了巨人癥的患者如何趕得上現在的發展節奏?
      
    二、人群選擇
      “別把消費者當消費者”

      一說到粉絲,大伙腦海里浮現就是“忠誠消費者”,似乎是等同的。但事實上,粉絲和忠誠消費者差的不是一截兩截。粉絲中有忠誠消費者,但除此之外還有品牌傳播者和捍衛者兩種屬性。他們會利用自身的社會化媒體工具幫助你傳播,一旦發生危機事件,他們會第一時間站在你的一邊支持你。
      傳統農企原來的目標消費主要是政府與事業單位團購、商務送禮等,對真正市場化的人群感觸不深,所以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銷售一蹶不振,許多人至今仍未清新過來。
      建議傳統農企關注25—40歲這個黃金購買人群的需求。他們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的成長,他們中間會漸漸崛起中國未來的中產階層,他們的結婚生子等一切行為直接關聯某些行業的興衰。農業品牌的未來,與這個階層的消費息息相關。

    三、產品創新
      “你可以領舞,但不能獨唱”

      互聯網不是演唱會,而更像是一場群魔亂舞的舞會。小米手機深諳其道,以雷軍為首的“雷軍”們,通過一場場的粉絲見面會,網路社群,混入粉絲群中,與粉絲共舞,才造就了如此熱烈的社會反響。
      傳統農業習慣了獨唱。曾經我們開發的產品,要么高高在上孤芳自賞,要么躲在角落悶聲發財,都不曾與消費者近距離地接觸,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問問自己的產品經理,在產品的口味上有做過消費者調研嗎?我估計他連消費者是誰都沒找著過。
      你的產品會賣萌嗎?賣萌絕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現象,賣萌的背后是整個社會的扁平化,平等化,品牌平視消費者甚至仰視消費者取得疼愛。
      建議大伙,要學會關注的網絡熱點,借用公眾的關注度進行巧妙的產品創新,把自己融入網絡社群之內。

    四、品牌轉型
      “你的品牌不是你的”

      誰的?消費者的。這句話如果說在幾年前,是指品牌通過傳播在消費者心目中生產印象,形成購買,漸漸積累起品牌,所以說品牌是在消費者心中。
      但如今,又有另外的含義。互聯網把大眾分割成了無數個群體,簡單的年齡、性別已經無法區別出一個特定的人群范疇,而品牌構建的社群卻可以。小米通過自身的價值觀輸出,形成了小米粉絲獨特的人群特點:他們年輕不世故,錢不多但追求品質,喜歡網絡聚群,偶爾有些叛逆,但不至于離經叛道。
      互聯網時代的品牌構建的不單單是企業產品體系,而是消費者家園。所以,當央視以價格歧視攻擊星巴克的時候,星巴克的粉絲們在網絡上奮起反擊,那是因為他們在保護自己的家園。

    五、渠道升級
      “渠道本無形,用者有道”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不足以涵蓋渠道本身的意義。渠道本質是從賣家到買家的通道。
      當農產品的電商一片叫熱的時候,最需要警惕“天貓陷阱”。天底下人都知道的財富機會,那就不是機會。筆者看到很多的農產品電商,匆匆上馬,鎩羽而歸,特別是對于干貨堅果這個類目,流量成本過高,競爭白熱化,利潤率過低,長期投入而沒有明顯的產出,已經不是普通賣家所能承受。
      傳統農企的渠道形態不一,給大家三個建議:
      1.線上與線下的融合。

    比如生鮮,需要配套完善的線下體驗和服務點,而許多農企原有資源中就有強大的門店系統,可以嘗試進行O2O模式運營。
      2.從小而性感的網店做起。

    打造個性化的產品,提高用戶體驗,把老客戶、回頭率作為網店的生命線,而不是流量,這樣就避免了從平臺中不斷地購買流量而侵蝕利潤。
      3.網絡經銷體系。

    不是所有的傳統農企都適合自己做網店渠道,有好的產品基礎,進行適當的產品創新,打造強大產品力,然后交給別人去售賣,循序漸進地建立自己網絡分銷系統。

    六、微營銷創新
      “產品和消費者只有指尖的距離”

      如果你已經錯過了PC,那么請抓住移動互聯網的機會。
      筆者在運作品牌農業這個微信公眾號的過程中感受到移動互聯網的強大力量。本質上來說,無論是電視、電腦還是手機,都是人類的感官的延伸,人類通過這些延伸和世界進行互聯。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沒有一樣東西比手機更適合做這個角色。
      微信說:“再小的個體也有品牌!”微信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張門票,確實在手機端構建自身的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而每個品牌都可以在這個大系統里構建自己小生態圈。
      品牌即媒體。
      我是這么理解這句話的:當社會化媒體夠成熟的時候,一切通道都有了,這時候就需要流過這些通道的能量,而內容就是這些能量。所謂的微營銷,基于微傳播手段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構建品牌自身的內容體系。
      未來的品牌就像是一個會自我制造內容的媒體,不斷地在社會化媒體中發出自己的聲音,以此鞏固維護粉絲們的家園。每個農業企業都要嘗試去學會。
      農業是最傳統古老的行業,互聯網是最新最有力量的技術,筆者相信能把這兩樣完美結合,哪怕是微創新,也能發揮出巨大的效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5654.html

    (0)
    上一篇 2014年4月13日
    下一篇 2014年4月13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