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飲市場持續高溫的時候,中式甜品也迎來了火爆期。
不過和“近親”茶飲的無限風光不同,中式甜品盡管也開遍了全國,卻依然沒有一個領頭羊。
中式甜品有著上千年歷史,但是近十年才是它的黃金時代。企查查數據顯示,2009年注冊的甜品門店數才只有929家,從2011年起門店數量開始爆發,到2019年甜品門店注冊量達16661家。而在中式甜品門店遍地開花的同時,其市場也呈現出眾多鮮明特點:我們以“2020年中國餐飲(細分品類)三甲品牌”甜品細分品類的投票品牌為例。其中港式甜品包括滿記甜品、許留山、果C益佰、聰少甜品、酒窩甜品、杏記甜品;臺式甜品有鮮芋仙、仙芋世家、豆花媽媽;廣式甜品有五條人糖水鋪。可以看到,三分天下的格局中,以港式甜品的發展速度最快、品牌最多、創新最頻繁、影響力最大;而臺式甜品憑借自己地道的“土氣”食材應用,闖出了一片天地。至于廣式甜品,其光芒則被港式甜品所掩蓋,二者的界限也漸漸變得難以區分。只有在南粵的大街小巷,那遍地的糖水鋪,才能展示廣式甜品的旺盛生命力。
夜晚街邊的糖水鋪
2、南北分野明顯,地域化趨勢明顯
從規模上看,盡管甜品店開遍全國,但北方地區的數量和南方地區不可同日而日。企查查數據顯示,廣東一地甜品店數量達13288家,占據了全國25.55%。而在北方地區,甜品店的數量相對集中在省會和幾個大城市。從產品上看,南北具有顯著區分。在南方地區純粹的糖水店居多;而越往北部,甜品店的產品線越雜,增加了很多烘焙類的產品。從門店類型來看,隨著近年來購物中心熱在餐飲行業的興起,曾經主要以街邊店形式存在的中式甜品店,也紛紛入駐城市購物商場,成為休閑餐飲的代表之一。中式甜品店的形象變得更加年輕時尚。3、新舊品牌勢能轉換、后浪洶洶
餐飲界競爭激烈,能夠數十年興旺的老字號并不多,在中式甜品中,叫得出名號的老牌子就更少了。近年來,在互聯網+和新茶飲的影響下,各種新式甜品品牌層出不窮。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存續的甜品企業近10萬家,99%是近十年注冊的。
12甜品品牌創立時間和門店數
挑戰眾多,中式甜品后繼乏力?
今年三月,一則“連鎖甜品店許留山因欠租遭入稟申請清盤”的報道將許留山這個60年老字號推上了風口浪尖。盡管幾小時后官方就發布了一則解釋,稱內地門店的營業狀況不會受到影響。但媒體報道顯示,其內地門店有3/4已經注銷,在營業的門店不足100家。不少餐飲人表示,雖然前幾年中式甜品店很流行,但是近幾年“明顯感覺下滑好嚴重”。疫情更是讓甜品店遭遇暴擊,數量出現暴跌——2020年1~7月,我國甜品店的注冊量是5550家,相比去年同比下降46.4%。與此同時,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開始逐漸浮出水面——盡管這些年新品牌層出不窮,但整個中式甜品品類甜品卻沒有多少特色和亮點,更沒有出現全國性知名大品牌,也就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領頭羊。在中式甜品發展停滯不前的時候,新式茶飲市場的火爆也在進一步沖擊和擠壓這個品類的市場。特別是隨著喜茶、奈雪、茶顏悅色、滬上阿姨、CoCo都可、1點點、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等品牌的崛起,茶飲的產品線一再更新細分,出現了燒仙草、楊枝甘露和五谷茶飲等茶飲細分品類,更是進一步模糊了茶飲和中式甜品的界限。當越來越多新茶飲門店在購物中心和街邊巷尾出現時,老式的甜品店,開始日益落寞。
喜茶等新式茶飲品牌也在沖擊著中式甜品
此外,中式甜品還直面西式甜品的競爭。法式甜品精美、日式甜品雅致、意式甜品獨特,都吸引了一大批擁躉。各大城市中,這些新式甜品店數量已經超過了中式甜品店。外部沖擊只是中式甜品諸多問題的一個方面,內部的隱患才是困擾著這個品類發展的根源:- 消費場景上,甜品作為非餐品,不能當做正餐吃,這就限制了很多消費場景。
- 消費習慣方面,甜品主要以年輕女性消費者為主,客群范圍受限。
曾經讓人驚艷的芒果撈、楊枝甘露,如今滿大街都是,早已不復往日光芒。中式甜品還有哪些想象空間?
1、一線城市消費升級,低線城市潛力巨大
從大眾點評中式甜品價格區域分布可知,分布在31個省會、直轄市的39497家甜品店,客單價50元以下價位的門店數量為36559家,占據92.56%的比例。
中式甜品價格區域分布
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成都、杭州、重慶、西安等新一線城市,已經出現更多定位高端的甜品店,消費升級現象明顯。而在這些中心城市之外,甜品市場還沒有飽和。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二三線城市,當地甜品市場才剛剛興起,同樣也有很大的需求。2、南方市場開始飽和,北方市場有待開發
以廣東省為例,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全省甜品店(剔除蛋糕烘焙類)共20004家,總量全國遙遙領先。而在北方市場,即使是甜品店數量相對較多的黑龍江省,全省甜品店也不過3379家,哈爾濱一地就占據1624家,獨占約50%。其下所轄的13個地市、區,最少的僅16家。在進入市場時,考慮到烘焙類面食在當地的群眾基礎,適當增加烘焙類產品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舉措。3、深挖細分品類,打差異化
各式糖水、燒仙草、湯圓、雙皮奶、芋圓、鮮果撈、鮮榨果汁、冰山、刨冰…..傳統糖水鋪產品能多達上百款,產品沒有明確的細分定位。而這或許是中式甜品的機會。4、打破消費場景限制,走融合之路
書亦燒仙草半杯都是料,是甜品飲品化的一個原型;7分甜將楊枝甘露飲品化了;TEA CROSS交茶點推出了“提拉米蘇奶茶乳酪”……這是茶飲和中式甜品的一個破界融合過程。
7分甜將楊枝甘露飲品化了,圖源七分甜官網
同樣地,中式甜品也可以借鑒這樣的趨勢,做一個品類大融合,如賣甜品也可以賣飲品,賣點心包子。目前,不少甜品店紛紛將小吃和奶茶的產品納入菜單。如香港米芝蓮兼賣熱狗包、許留山推榴蓮芝士餅,就是很好的一個嘗試。而甜品+烘焙+飲品已成為很多甜品店突破消費場景的出路之一。例如“許留山甜蜜站”,作為旗下分支,就是傳統甜品店升級為飲品+甜品模式。
許留山甜蜜站杭州天虹店。圖源許留山官方公眾號
5、塑造IP文化,品牌升級轉型
甜品的主要客群是年輕女性,她們時尚多元、注重個性、追求健康和格調,中式甜品要想抓住這些消費者的心,就必須要有針對性地做出升級改變。無論是門店裝修設計還是產品的研發搭配上,都應該做升級,改變以往那種古老陳舊的門店形象,打造專屬的品牌IP文化。8月18日,咖門2020新飲力新茶飲大賽成都開賽!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報名觀賽:
王牌店長特訓營:
多拉新、高復購,打造會員體系3講:
創意咖啡研發,從入門到精通: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13253329903(同微信)| 15565053720(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