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短暫的150天內,書亦燒仙草以一天12家店的速度,門店數從3200家,增長到了5000家。內部經營員工、外部經營顧客,后端吸納資源,前端輸出體驗,創立13年的書亦燒仙草,有哪些值得學習之處?5個月開店1800家,復盤書亦的成長路徑
萌芽于一家小店,到5000家門店在全國蔚然成蔭,書亦的成長路徑對整個連鎖加盟行業,都有參考意義:品牌創始:書亦燒仙草,曾叫85度TEA。2007年創始人王斌從湖南來到四川,在成都開出第一家門店,2013年正式注冊公司。品類選定:由于商標問題,2017年更名書亦燒仙草,專注燒仙草品類,并完成品牌形象的整體升級。而這是書亦品牌騰飛的開始。升級轉型:2017年3月,開第一家改招牌、換裝修后的門店開出后,日營業額陡增,一天達到5000~6000元,周末能達到一萬多。走出成都:2017年,書亦走出成都,第一站選在了長沙。同步開啟全國布局,成立了華中大區,并組建華中運營中心、武漢管理中心、西安管理中心、長沙分公司。規模突破:2018年夏季,書亦燒仙草提出“半杯都是料”的slogan,切中了茶飲消費者的最大痛點,伴隨著新茶飲的市場紅利,書亦在正確的賽道,以平均1天3家的速度,1年開店1000家。發展加速:2019年,書亦繼續以燒仙草為核心,做產品迭代、外延,帶動燒仙草品類突破地域局限,成為僅次于珍珠奶茶的第二大品類。伴隨著品類紅利的增長,和品牌勢能的提升,書亦燒仙草進入倍速模式,門店數量已經達到3000多家。全國亮劍:進入2020年,書亦燒仙草率先從重創的餐飲業中蘇醒,營業額快速恢復。疫情好轉后,用5個月時間,完成了門店數量從3200到5000的飛躍,在成都、貴州,四川,云南,廣西,廣東,及湖南,湖北已形成了巨大的網絡。縱觀書亦的發展史,燒仙草是主線:從品牌定位到形象升級,再到產品迭代,都圍繞燒仙草一個核心, 做壓倒性的投入,重復精進、才最終重復成就符號,符號裂變為品牌。觀察過上百個品牌,見過形形色色的老板,我發現對餐飲業來說,想把規模做大,需要同時運用2種相反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做大生意的格局和做小生意的本分。書亦燒仙草,從精準的賽道定位、較早的供應鏈布局,以及門店的細節優化,讓我看到這2種思維模式的體現。
定位成功,茶飲市場也需要“優衣庫”
這兩家企業的一貫風格:堅持長期主義,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從產品上看,消費者對于高品質的追求從未停止,優質優價是他們共同的“殺手锏”。產品的質量可靠,品質可靠,能夠在第一時間建立消費者信任感,也是消費者持續購買的理由。其次是“基本款”。優衣庫的產品好在哪,是設計前衛?還是面料高檔?都不是,優衣庫賣的都是基本款,基本款永遠不過時。燒仙草這個品類,就和優衣庫的基本款非常相似:認知度高、適配性強、接受度廣。書亦圍繞燒仙草,提出“半杯都是料”的Slogan,不斷地迭代延伸,不斷地把品質做得更好,體驗做的更愉悅。
在體驗上,如果你經常去書亦的門店點單,就會發現,不管是調性,還是空間都沒有壓迫感,沒有急于去傳遞主張,也沒用繁雜的售賣引導,甚至點單小哥哥也不會熱情得讓你猝不及防。正如優衣庫“讓顧客像買周刊雜志一樣買休閑服”一樣,店員既不過分熱情,也不過分冷漠,為顧客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消費場景。高品質+恰到好處的設計感+強大產品力+精細的運營管控,讓書亦燒仙草和優衣庫共同傳達出了一種:我不是要做一些人的生意,我是要做所有人的這部分生意。不管是三頓半還是完美日記,價格親民、包裝好看、品質靠譜、情感溫暖,是這幾年消費者最愛選擇的品牌氣質,也是市場對茶飲版“優衣庫”的期待。
提前自建配送,解決“最后1公里”
創始人王斌在行業普遍用三方配送的時候,決定重金自建配送團隊,實現門店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王斌告訴我,在品牌早期,因為第三方物流時效低、體驗不佳,無法配送上門,對品牌的跨區域發展造成限制。對于每個依賴供應鏈的行業來說,最后一公里都是痛點。京東、盒馬等品牌都在這方面有較大投入,并獲得成功。2014年,書亦創立7年的時候,整個行業處于初始階段,倉儲和配送都很粗放,彼時,王斌力排眾議把重金砸在自配送上,把加盟商當成顧客服務,自建倉儲物流。時至今日,書亦已經組建了100多輛箱貨車組成的車隊,在全國設置十六個倉,一個大倉覆蓋半徑200~300公里,倉庫面積從3000~5000平米不等。有人說,書亦的厲害之處在于,它能在高速開店的同時,保持產品品質的穩定。而能實現這一點,和書亦基礎設施的建設密不可分:實現全國門店自配送,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同時保證了物料的新鮮,還降低了損耗,讓加盟商無后顧之憂,這也是書亦老加盟商再開店率高的原因之一。這些布局也成就了書亦的核心壁壘,因為砸錢容易,但倉庫管理、人員調配、效率提升、車輛排班、路線優化,這種組織力的精進,不是一日之功。開一家精致的茶飲店,拼的是產品和創意;做連鎖企業則需要在產品之上,拼系統競爭力和行業格局。這是做大生意的格局。
“小生意的本分”:洞察細微需求
茶飲是大市場里的小生意,但這門小生意又存在著海量的需求與高頻復購。書亦通過控制供應鏈源頭做到了口味與效率的高度一致,同時洞察到了消費者對多料的細微需求。以“半杯都是料”的口號和和產品結構,精準的讓消費者get到“料比水值錢”的要點,在新茶飲高速發展的2018年,快速開店,實現規模化擴張。比如品類+品牌的門頭經典設計,簡潔清晰有效,而且普適性很強,不管是一線城市的購物中心,還是四線小城的街邊,這樣的門頭都能無縫融入,毫不出戲。比如菜單的規劃,有爆款型產品燒仙草,有流量型產品(顏值高,有帶動效果,能傳播)水果茶,有防御型產品(別家有的我也有)奶茶等,有利潤型產品仙草類。當然,有時一款產品兼具多種特性,比如燒仙草既是爆款、又有流量。
菜單清晰了然
比如人效的激發,將員工月薪制改成時薪制,并對店員進行股份制激勵。員工均需交錢入股,但公司會保證本金不損失。另外增加值班制,分成ABCDE五檔考核,連續三個月C檔,要交保證金,連續E檔,整店員工降級處罰。很多行業都有降維打擊,但聰明很難在茶飲界降維,因為茶飲需要的能力不是聰明。而是及時洞察消費者每一個細微的需求,在門店設計、產品策劃、人員管理每一個細節上做到極致,守住“小生意的本分”,一杯一杯地做,一家店一家店地開,沒有捷徑,也沒有僥幸。書亦的爆發,帶來什么啟示?
1、品類品牌化仍有巨大機會
燒仙草作為一個傳統小吃,如今成為了奶茶女孩們耳熟能詳的茶飲爆品,書亦燒仙草的引領至關重要。品類品牌化是餐飲界過去3年一直在進行的改革,吃火鍋能第一個想起來海底撈,吃毛肚火鍋能想起巴奴,老鄉雞、樂凱撒榴蓮披薩、喜家德蝦仁水餃……不管是以某種水果作為品類,還是以某種甜品入手,甚至是從乳制品做區分,只要能學到內核,品類品牌化仍存在巨大機會。2、下沉市場仍值得一挖再挖
綜合國家統計局與國泰君安證券研報的有關數據,除去一二線城市的3.9億人,三線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的人口規模將近10億——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數彰顯著下沉市場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書亦以10元以上的客單價,在下沉市場所向披靡,正說明了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正在發生,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不改變,對于有錢有閑的小鎮青年來說,他們也希望過更美好的生活,只是收入狀態,認知階段不同而已。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332.html